时间:2024-05-31
穆华明 许素秀
摘要:猪肺疫又被称为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急、发病过程短、致死率高的特点。养殖场出现发病情况后,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诊治和治疗,会造成大面积的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猪肺疫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发病和高发病,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不科学养殖管理有很大联系。因此防范该种疾病的发生,首先应该改善养殖管理措施,切断病原的传播渠道。
关键词:猪肺疫;发病原因;诊断;防治
猪肺疫疾病的发病流行不受季节的影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潮湿多雨,气候突变和冷热交替的季节发病率最高。猪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农牧民群众一直坚持传统的养殖模式,户外放牧养殖过程中猪接触多种病原的几率大大增加,这就给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提供了条件。一旦养殖户没有做好猪群的整体管理工作,养殖环境较差,猪群身体抵抗能力不足,就会给致病性的巴氏杆菌繁殖产生毒素提供条件,从而造成病情快速传播蔓延,威胁到当地猪养殖产业的安全。对此就需要对该传染性疾病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分析,制定出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案。
1 发病经过
2018年4月13日,某养殖户养殖的猪群中先后有5只患病猪出现发病情况,患病猪表现为采食下降,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到41℃,鼻镜干燥,不断的流涎,出现腹泻症状,呼吸急促,精神萎靡不振。出现该种情况之后,养殖户将患病猪单独隔离,并将病情上报。截止兽医到养殖场进行诊治,病情进一步扩展,出现了两头死亡仔猪。养殖户反应发病突然,病情传播速度较快,短时间内蔓延到整个群体。养殖场的卫生环境不良,存在诸多应激因素,圈舍防寒保暖性能较差,不同年龄的猪混群养殖,养殖密度较大,猪群之间相互接触容易加重病原的传播流行。最为重要的是养殖户没有进行妥善的疫苗免疫接种,养殖存在很大的侥幸心理和随意性。
2 发病原因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细小两端钝圆的球状杆菌,大多呈散在存在,不能够正常运动,该种致病菌在自然条件下具有较弱的抵抗能力,干燥的空气当中仅能够存活2~3d,在血液、排泄物和分泌物当中能够存活较长的时间,阳光条件下短时间内就可以将其杀死,常用的消毒剂均可以将其灭活。猪肺疫在各地的猪养殖主产区广泛流行,除了危害猪之外,还可以危害多种畜禽。健康猪的呼吸系统当中存在巴氏杆菌,通常与宿主呈现共生状态,不会表现出明显的致病能力。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主要是因为猪身体抵抗能力下降,产生内源性感染。养殖过程中如果温度突然下降,偶遇风寒,过度劳累,饲料营养价值较差,养殖密度较大,卫生环境较差,诱发和促使大量巴氏杆菌繁殖生长,产生大量毒素引发毒血症。养殖场一旦出现一头患病猪,就会迅速向着整个猪群扩散蔓延,消化道感染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可以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损伤的皮肤、蚊虫叮咬也是该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类疾病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气温变化较大,阴冷潮湿的寒冷季节,发病率最高,常常呈散发流行或地方流行。
3 临床症状
发病之后,患病猪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变差,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十分迟钝,长时间卧地不起,鼻镜干燥,从鼻腔当中流出黏稠的鼻液,随后鼻液逐渐变成脓性,有时还能够看到少量血丝存在,大多数患病猪的眼结膜潮红充血,从眼角流出大量清澈的内容物,鼻颊两侧出现明显的泪痕。患病猪的体温升高到39℃,最高升高到42℃,呼吸急促,脉搏跳动急速,仔细观察能够发现患病猪的全身肌肉震颤,跟不上放牧节奏,采食欲望下降,直到停止采食。年龄越小的猪,受到病原侵染之后,表现出来的症状越严重,造成的死亡率越高。仔猪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腹痛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初期粪便呈现粥样,后期呈现水样,在粪便当中混杂有大量的黏液和血块,恶臭难闻[1]。成年猪大多呈现肺炎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听诊,肺部存在啰音,大多数患病猪呈现腹式呼吸、咳嗽、呻吟,部分患病猪的颈部、咽喉部位、胸前皮下组织会出现炎性水肿。
4 病理学变化
将病死猪解剖可以发现肌肉组织存在广泛性的出血现象,将胸前炎性水肿部位切开之后,从中流出淡黄色的液体,肿胀部位的皮下结缔组织存在胶样浸润[2]。病死猪的肺脏组织显著肿大,外观呈现黑红色、灰白色或者灰黄色,切面呈大理石纹路病变,肺脏气管当中蓄积有大量的泡沫状血色内容物。年龄较小的猪表现为急性卡他性胃肠炎,胃肠黏膜高度充血水肿,肠系膜淋巴结高度水肿,切面渗出大量暗红色的液体,腹腔当中蓄积有大量的渗出液。
5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死猪的肺脏、肝脏、心脏、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分别染色镜检,能够看到革兰氏阴性染色的卵圆形的短棒杆菌,两端钝圆,两极浓染。将采集到的病料分别划线接种到鲜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放置在生化培养箱内持续培养24h,纯化培养之后能够发现鲜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出了不溶血、灰白色、露珠状、边缘整齐的致病菌,菌落外观呈黏稠状[3],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了形态一致的致病菌菌落,由此排除了大肠杆菌感染。生化鉴定发现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能够发酵葡萄糖、甘露、醇蔗糖,靛基质、枸橼酸盐试验阳性,不能够发酵乳糖、麦芽糖,甲基红、硫化氢、VP试验、尿素酶试验、硝酸盐试验为阴性,由此可以判定,致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分离得到的致病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嘧啶高敏。
6 防治措施
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在防治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再加上该类疾病发病过程较短,发病急,致死率较高,确诊之后应该将患病猪单独隔离,并做好污染养殖场的彻底清理工作,每天消毒一次,连续使用一周。选择使用敏感抗生素,首次用药加倍,保证充足的药物浓度,抑制病原的繁殖生长,确保养殖安全。患病猪选择使用硫酸庆大霉素和磺胺嘧啶钠进行治疗,使用剂量分别为0.2mg/kg·bw和0.7mL/kg·bw,上述药物1次/d,连续使用3d为一个疗程。对于体温升高的患病猪肌内注射安痛定20mL,2次/d,直到患病猪的高热症状减退。通过采用上述手段连续防控5d,养殖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有个别的患病猪处于急性发病,经过治疗无效死亡,剩余患病猪恢复健康。猪肺疫是一种危险严重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主要和养殖户的不科学养殖管理和认知不到位有很大联系。对此,就要求当地畜牧兽医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及时革新养殖户的传统养殖理念和养殖模式,注重为养殖场构建针对性的防控技术体系,要求养殖户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疫苗免疫接种制度,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认真做好养殖场的清理和卫生消毒工作,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群体。及时清理圈舍当中的粪便和污染物,避免堆积发酵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保证猪群之间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免疫接种,选择使用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活疫苗和灭活疫苗,100kg以下的猪每头注射4mL,100kg以上的猪每头注射6mL,保证养殖场的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免疫接种之后,观察猪群的采食情况,饮水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保证抗体水平达标,养殖安全。
参考文献:
[1] 周学利,倪少江,吴义景.霉变饲料诱发猪流感与猪肺疫的混合感染[J].安徽农业科学,2006(17):4264+4266.
[2] 闫晓明.猪肺疫的诊斷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6(1):89.
[3] 张全胜.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7):13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