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例的治疗分析

时间:2024-05-31

臧洪英

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猪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以发病急、传播快为特征,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危害。本例以日照市某猪场的发病和治疗情况为参考对本病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旨在通过本例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给广大养猪场对于本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治疗

1发病情况

日照市某猪场,养殖有600头猪,其中有230头仔猪,于2017年10月22日发现有个别仔猪出现拉稀等情况,次日有仔猪出现死亡,20天共死亡67头仔猪。

2临床症状

仔猪表现为呕吐和腹泻,最初个别仔猪出现呕吐现象,随后发现有仔猪开始出现腹泻情况。最初拉稀为白色的稀便,随着病程的发展,粪便变为黄白色或黄绿色的稀便,并且散发出腥臭气味。病猪也逐渐出现脱水症状,表现为口渴、虚弱、消瘦,喜欢卧地不起,行走摇摆等。接着就开始出现有发病仔猪衰弱死亡。尤其是日龄较小的猪,死亡数量相对较多。

3病理变化

对死亡仔猪进行剖检,可以看到仔猪的胃底部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坏死灶和出血等情况,而且在胃里可见有乳凝块充满。肠壁也不同程度的变薄,在肠道内可见大量的灰白或黄绿的,含有气泡的液体。小肠的肠系膜淋巴管内发现有乳糜存在。取一段空肠的肠段,在低倍镜下进行镜检,发现肠绒毛变短和萎缩,肠道的上皮细胞可见变性和坏死。

4疾病诊断

通过对猪场发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实验室检验,最终确定猪场仔猪发生的为传染性胃肠炎。

5治疗措施

本猪场为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由于是病毒,没有合适的有效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只能根据仔猪的发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首先将发病的仔猪和其他猪进行隔离饲养,保护其他健康猪不受到发病猪的感染,并对猪舍和周围环境进行带猪消毒,以减少病原的传播。其次是针对发病猪,根据脱水情况进行适当的补液,补液一般使用葡萄糖氯化钠溶液,采用饮水或静注。对拉稀严重的病猪采用硝酸铋和苏打的混合物在水中溶解后供病猪饮用,缓解其腹泻程度。在此基础上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控制继发感染。本猪场使用的是氟苯尼考注射液进行肌内注射,根据发病猪的体重计算使用剂量,15~20mg/(kg·bw),1次/2d。并对发病严重的病猪灌服庆大霉素注射液,使用8万lU的量进行灌服,2次/d,连用3d。使用本方法对病猪进行治疗后,效果良好,除了有2头仔猪发病过于严重而死亡,其他仔猪逐渐恢复健康。在采取本方案后,未出现新的病例,已发病猪除两头死亡外,其他也在5d内全部痊愈。

6预防措施

通过对本例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对饲养管理情况的了解,由于本次发病猪场之前没有免疫过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由此可以确定本次发病是饲养管理中出现纰漏而导致病原微生物有机可乘,而感染发病。所以总结此次的病例经验和教训I,如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或许可以避免此次发病。

6.1疫苗免疫

传染性胃肠炎是可以通过疫苗接种的途径建立保护力的。主要使用的疫苗有弱毒冻干疫苗和二联灭活疫苗。疫苗应该在母猪怀孕后生产前的20d左右进行免疫接种,接种后可以减少仔猪出生时的感染率。仔猪在出生后应及时接种疫苗,一般是在仔猪出生后的2d内接种疫苗,可获得保护力。

6.2加强饲养管理

猪舍应该要做到勤打扫、勤消毒,保证仔猪能够顺利吃到初乳,并且确保猪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在此基础上要注意通风和减少贼风的侵入。如果发现有仔猪异常应及时进行检查,发现发病应尽早隔离,减少疾病的传播范围。

7小结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病也随即出现变强和变复杂的趋势,严重影响到养殖业的发展。猪传染性胃肠炎作为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对仔猪的危害尤其严重,直接导致仔猪的发病和死亡,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日照市某猪场发生的疾病进行研究,经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最终确诊为猪传染性胃肠炎,通过对症治疗,缓解了发病症状,控制住了病情。此次病例可以为广大猪场敲响警钟,仔猪应注意预防传染性胃肠炎病,一旦发现有病猪症状表现类似,应及时隔离治疗,以尽早控制病情,减少损失。

猪副伤寒即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

1.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和某些健康带菌猪,病原菌存在于肠道中,可由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菌。

2.传播途径健康猪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饲料和水源而感染本病,病猪也可以通过交配或人工授精将病原传染给健康猪。

3.易感动物各年龄段猪只均可感染本病,其中以2~4月龄断奶仔猪最为多发。

4.流行特點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猪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概率高。一般呈地方性流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