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1
徐国栋,王犇,刘伟
(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天津 300402)
笔者曾对猪颈部肌肉注射感染及坏死进行了总结,该病的发生与猪病防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直接相关,注射部位的局部坏死组织、药物及其溶剂、感染的微生物不仅影响了局部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还可能随时扩散到全身其它部位致病,甚至一跃成为发病猪群的第一致死病因。近年来,该病仍时有发生,在某些猪群中造成的病死率极高,严重时病死率几乎接近100%,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就该病的防治要点进行探讨,以避免过度人为干预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回顾2013—2017年间来诊的病例,在忽略同一病猪多病因共存前提下,对诊断结果中有“颈部肌肉注射感染及坏死”记录的病例进行累加统计;此外,因不合理注射或口服用药将导致全身性药物中毒的发生,也反映出滥用兽药的现实情况,则按上述方法对发生药物中毒、颈部肌肉注射感染及坏死合并药物中毒的病例进行统计。计算上述3类猪病在普通病例中所占的比例,并绘制趋势图,结果见表1和图1。
表1 猪颈部肌肉注射感染及坏死、药物中毒发病情况调查表
图1 3类猪病所占比例随时间变化趋势图
从表1可看出,在全部病例中,猪颈部肌肉注射感染及坏死病例所占比例在5.09%~21.32%间,平均比例为13.11%;药物中毒病例所占比例在6.94%~14.71%间,平均比例为10.35%;以上两种疾病同时发生时所占比例在1.16%~5.15%间,平均比例为2.10%。从趋势图可以看出:2013—2017年间,颈部肌肉注射感染及坏死、药物中毒、颈部肌肉注射感染及坏死合并药物中毒的发生比例有缓慢但稳定的上升趋势,尤其2015年后这种趋势较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养殖者兽医卫生操作随意和滥用兽药的现实。
总结该病对猪造成的危害,主要有:①颈部注射局部药物大量积存、肌肉及其它组织坏死、蜂窝织炎出现、空洞形成。②颈部坏死组织、药物源毒性物质、非疫苗源微生物从局部向周边甚至全身扩散,其它部位组织器官受损,生理功能障碍,病猪出现食欲下降或不食、体温升高、生长速度减缓等症状。③多病因共存时,病猪病情加重、防治难度加大,继发其它疾病。④疫苗免疫失败。疫苗或其它兽药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后,会引起局部组织的病理过程(如变性、坏死、蜂窝织炎、疫苗源性肉芽肿等),最终导致疫苗免疫失败。⑤猪群发病率、病死率明显升高,治愈率低。
科学使用兽药的理念很重要,养殖者要正确看待兽药与猪只机体的互作关系。所谓“万物皆药,万物皆毒”,在某种程度上讲,任何兽药都会影响猪只正常的生理功能,只是在“不得不为之”的情况下才对猪只实施人为干预。此外,在兽医操作过程要牢记无菌观念。养殖环境中各种微生物无处不在,如果在兽药注射过程中缺乏无菌操作观念,很容易造成这类疾病的发生,在人为打破“猪群-微生物共存界限”情况下,条件性致病微生物甚至非致病微生物经过注射途径直接侵入颈部肌肉及其周边组织,各类微生物在动物机体局部良好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并经此途径播散、致病。
2.1.1 准确诊断猪病,合理使用兽药 只有准确把握病因,合理选择和使用兽药,才能避免该病的发生。在对各类猪病的诊疗中,如果对某病例预后良好,则经3~4针的注射治疗或紧急免疫3~7d后,即应显示出明显疗效,否则就需要考虑诊断的准确性、兽药选择的准确性以及耐药性问题。所以,当连续注射药物不能控制病情时,应立即停止治疗方案,重新审视病情并及时拟定新的治疗方案。这里有个特例,需要提醒养殖者注意:养殖者在母猪颈部肌肉注射了标记为口服用益生素的活性微生物群,用以新生仔猪腹泻的防治,不仅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还使部分母猪失去使用价值甚至死亡,这种方法应引以为鉴。
对于多病因共存的病例,应查找致病或致死的首要病因,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施治,使用1~2种兽药注射,最多辅以经其它途径给予的1~2种兽药是最佳用药原则,笔者不建议联合使用多类或多量兽药注射到病猪同一部位的治疗方案。
2.1.2 不使用质量差的兽药,慎用注射途径损伤较大的兽药 有些兽用注射液,其中含有大量未完全失活的微生物,实质上造成了人工接种微生物的事实;有些种类兽药,经注射途径反复或大剂量给药后对猪颈部组织的损伤较大。临床防治中,应选择质量可靠、安全的药物使用,要避免通过颈部肌肉注射途径连续多次、大剂量给予刺激性药物。
临床中常见的造成颈部肌肉注射感染及坏死的兽药有:①头孢类抗生素。同时可能存在肝脏中毒的病理过程。②三氮脒。同时可能存在尿路结晶、膀胱极充盈、尿液中有絮状或团状物的病理过程。③磺胺类药物。同时可能存在皮肤黄染、肾髓质和肾盂内有结晶、尿液内有絮状或团状物、肝脏损伤的病理过程;在此提醒养殖者的是磺胺类药物是抑菌药,若使用的此类药物中含有未失活微生物,则可在颈部肌肉等组织中复壮、繁殖、扩散,此时,可能出现沿注射部位向四周(尤其颈部到前腔近地端)皮下扩散的胶冻样物质,还可能存在全身性感染过程。④中成兽药。如双黄连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若药物中含有未失活微生物,将出现以注射部位为中心的、向四周皮下组织扩散的药液及红(黄)色的胶冻样物质。⑤油佐剂兽药或疫苗。如油佐剂的恩诺沙星注射液、常规口蹄疫灭活疫苗等。短时间反复在同部位大剂量注射的结果将导致颈部组织中出现大量分散的微油滴包囊和肉芽肿,这将影响再次注射的药物或疫苗的吸收。例如临床中观察到同种类疫苗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免疫后,猪群不出现免疫后减料、体温升高等常见免疫反应,暗示着免疫反应微弱,本次免疫的疫苗效力将明显降低,甚至出现被免疫猪群发病。此外,当前新申凡纳明(914)、吖啶橙注射液等兽药已少用于兽医临床,在此不赘述。
2.1.3 严格执行兽医卫生操作针头或针筒不消毒、用一个针头或针筒先后注射不同兽药、注射部位不洁等原因,将导致非兽药源的颈部肌肉注射感染及坏死发生,因此,养殖者应充分认知注射前针头和针筒的消毒、避免注射部位不洁等兽医卫生操作细节的重要性。
当猪发生颈部肌肉注射感染及坏死发生后,应立即停止同部位再次注射任何兽药;当同时发生全身性药物中毒时,应停止使用任何非疫苗性兽药,同时饮水中加入葡萄糖、VC或赖氨酸等增强机体的解毒功能,期间还可以在饮水中加入气血双补或滋阴类的中药进行调治;当同时有传染病发生需要紧急免疫时,可以应选择臀部等部位进行注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