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针刺法治疗牛、羊中暑的探讨

时间:2024-05-31

王升强

摘要:在炎热夏季,农村分散饲养的家畜因条件有限,时有中暑发生。此病发病急,如施救不及时,任其发展死亡率很高。在兽医临诊实践中,笔者曾用针刺骨眼穴治疗牛、羊中暑数例,取得了“针到病除”之奇效,此法简便易行,无需要医药而见效极快。为探讨该穴的适应症和针法创出了新思路,以供同行参阅。

关键词:针刺法;骨眼穴;家畜;中暑;治疗

骨眼穴在《元亨疗马集》和金重冶著的《新牛马经》中都有叙述,但其适应症和施术方法与民间习惯差距甚大,医者无所适从。所以当前民间流于胡割乱治状态,因而人们对此穴不大重视。

1取穴和操作方法

取穴:据《新牛马经》记载,牛的骨眼穴位置在第三眼睑,左右各一穴。主治沉郁、热性病和结膜溃疡。

操作方法:需一助手将患畜头部固定,保定结实,使其不能乱动。另一助手用拇指和食指按于上、下眼睑的内眼角处,使第三眼睑外露。术者取两根消毒好的缝衣针,左手持针挑起第三眼睑,右手持针在被挑起的第三眼睑上点刺数针,使微出血,同时针刺耳尖穴,使其轻微出血。然后翻转患畜头部,对另一眼同法施术。

2机理分析

根据中兽医理论,中暑是感受风邪热邪,初则由表入里,传入血营,邪热蒙心,心神不清;继而热盛迫血,侵犯心营,心神扰乱,狂躁昏迷。按中医五轮学说(《灵枢·大感论》,内眼角属心。点刺瞬膜以熄火宁心,配合耳尖可解热宁神,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现代医学观点看,日射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家畜在炎热季节,其头部持续地受到强烈日光照射,初期则由日光中的红外线透过颅骨直接作用于脑膜和脑组织,即引起头部血管扩张,脑及脑膜充血,颅顶灼热,体温急剧升高,意识异常。重者后期又因紫外线作用,导致脑神经细胞炎性反应和组织蛋白分解,从而引起脑脊液增多,颅内压升高,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甚至引起自体中毒,心衰,卧地不起,昏迷或窒息。

三叉神经的眼神经支发出的神经纤维分布于第三眼睑,它是由桥脑的三叉神经核发出。针刺骨眼穴,可以通过三叉神经直接作用于桥脑中枢,促进中樞神经的功能恢复正常,同时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将体温调定点调到正常的阈值范围,辅以针刺耳尖,因为耳尖部也有丰富感觉神经纤维末梢分布,可与骨眼穴起协同作用,加之耳尖放血,对降低颅内压起一定的作用,所以针刺后见效快,效果好。

本法主要适用中暑初期由于脑及脑膜血管充血而引起的狂躁不安、意识异常阶段。如果病程延长,脑神经细胞发炎,组织蛋白分解,代谢紊乱,自体中毒加重,再单用此法治疗就不会收到这样显著的效果。其治疗应配合其他疗法。

3典型病例

例1:大埠沟村一农户饲养的一只奶山羊前来就诊。患羊躁动不安,忽起忽卧,盲目乱撞。检查:两目失明,皮温升高,体温41.8℃,心跳114次/min,呼吸浅表。问诊:患羊整日拴系于日光下照射(当日天气很好,无风)。诊断为中暑(即日射病)。用上法治疗后患羊站起,立即安静,未再起卧。10min后心跳降为84次/min,呼吸明显减慢,观察0.5h,情况良好。2d后追访,患羊未再复发,吃、喝和反刍都正常。

例2:罗车顶村农户李某因牛倒于途中前来求医。笔者到现场看到患牛右侧卧,四肢伸开,不住乱蹬,呈游泳状姿势,打抬不起。检查:体温41.5℃,心跳105次/min,呼吸浅表,皮温很高,口腔热红,耳静脉充血明显。问诊:该牛(公,2岁,未去势)性情狂暴抵人,畜主在途中驱赶时(当时气候炎热),该牛不断挣扎乱撞,10km路走了3h。诊断为中暑。用前法点刺骨眼穴和耳尖放血后,准备再对右侧施术。此时患牛猛地站起,无法再靠近施术(因牛性情狂暴)。令畜主将牛拴于树荫下,直至第二天清晨4点钟,患牛恢复反刍,吃草及喝水。2d后追访,未再发作。

4结语

针刺骨眼穴治疗牛、羊初期中暑,方法简便,奏效迅速,值得在兽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推广应用,笔者希望和广大同仁们共同试治,进一步总结经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