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1
申开梅,王景泉,贾风平(.平顺县青羊畜牧兽医中心站山西长治047400;.汾西县畜牧兽医中心山西临汾0500;.平顺县北社畜牧兽医中心站山西长治047400)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
申开梅1,王景泉2,贾风平3
(1.平顺县青羊畜牧兽医中心站山西长治047400;2.汾西县畜牧兽医中心山西临汾031500;3.平顺县北社畜牧兽医中心站山西长治047400)
小反刍兽疫是因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而引起的一种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山羊、绵羊及野生小反刍动物。本病的临诊特征为发病急剧、突发性高烧、高热稽留、结膜炎、坏死性口炎、腹泻、肺炎及口鼻流出大量黏脓性分泌物。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以空气方式传播,呼吸系统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文章重点综述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措施,为今后有效防控小反刍兽疫提供参考。
小反刍兽疫;诊断;防控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16.7.022
小反刍兽疫是我国农业部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也是国际兽医局OIE法定必须报告的疫病之一。山羊和绵羊对该病敏感,野生动物偶尔感染,未见有人感染该病的报道。该病于2007 年7月,首次传入我国西藏地区,且疫情传播快、跨度大、风险高,对养羊业危害极大,也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严重威胁。所以,必须对该病的有效诊断及防控措施引起高度重视。
1.1易感宿主
本病的自然宿主是山羊和绵羊,山羊高度易感,且不同品种的山羊易感性也有差异,绵羊次之,野生动物中野羊易感;牛呈亚临诊感染,并能产生抗体,猪可通过实验性感染,但不向外界排毒,且不能引起疾病传播,所以牛、猪在本病流行学中无意义。
1.2传染来源
患病和隐性感染的小反刍动物,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及组织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是主要的传染源,处于亚临诊状态的小反刍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大量病毒通过咳嗽和喷嚏形成气溶胶污染了空气,粪便和尿液中病毒污染了地面、饲草、饮水等。因此,小反刍动物聚集混合及育肥等因素会增加该病传播机会。
1.3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经直接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染,其次是消化道传染(母羊发病前1~45 d还可经乳汁传染),也可经精液和胚胎传播。目前尚无间接传染病例报道。
1.4流行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雨季和干燥寒冷季节更易暴发,且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在老疫区为零星散发,易感羊群发病率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当易感动物增加时,即可发生流行;新疫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幼龄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因病毒毒力强弱、感染动物的年龄、流行经过、气候以及饲养管理条件等不同而出现敏感差异性,自然发病多见于山羊和绵羊,绵羊一般较轻微,山羊临诊症状比较典型。本病潜伏期一般为4~6 d,发病急剧、高热41℃以上,持续3~5 d,临死前体温下降;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卡他性结膜炎,口、鼻腔流黏脓性分泌物,并很快堵塞鼻孔,常打喷嚏,呼气恶臭;嘴唇肿胀,上皮坏死,外周结痂性病变或小瘤,口腔、颊、齿龈、舌等黏膜充血或溃疡坏死或干酪样病变;肺炎、支气管肺炎,类似羊的支原体肺炎;严重腹泻;显著死亡率;母羊常发生外阴炎、阴道炎,并伴有黏脓性分泌物,孕羊可发生流产。
尸体病变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肉眼可见的病变;鼻腔内膜充血,浆液性或奶油样黄色的分泌物,腔内糜烂有时有溃疡坏死或有干酪样分泌物;肺脏有暗红或紫色病变区,质地坚硬(早期硬化),主要分布在肺前叶和心叶,胸腔积水渗出性胸膜肺炎;脾脏、扁桃体出现坏死病变;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变软;皱胃黏膜出血或坏死;肠黏膜出血或糜烂变化,尤其是盲、直肠交界处典型的线条状出血是该病的特征性病变。
根据本病的流行规律、典型症状(高热、大面积死亡、大面积发病、一泻二流三糜坏)和特征性病变(肺尖肺炎病变、肠道出血斑马纹样外观)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在生物安全3级以上实验室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病原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鉴定、中和试验、对流免疫电泳、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核糖序列测定;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电泳、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等。依据临诊特征和病理变化及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为阳性,即可确诊为小反刍兽疫。
5.1预防措施
养殖场要做好平时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场前应彻底消毒,建立并实施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小反刍动物种群;严禁从疫区引进小反刍动物,对外来的小反刍动物必须隔离检疫,做好监测工作,经过4~5周的观察,确认健康无病后才能混群饲养;常发地区要拟定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搞好受威胁地区的免疫接种工作;定期杀虫、灭鼠,粪便污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5.2控制措施
发现疑似小反刍兽疫患病动物后,应迅速隔离患病动物,污染的地方进行紧急消毒,同时加强各环节的消毒工作;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一经确诊,对患病动物及其同群动物全部扑杀按规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动物尸体、排泄物、被污染或可能污染饲料和垫料、污水等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强化检疫监督,加强饲养、运输、市场、加工等流通环节的监管关;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各项防疫工作杜绝疫情蔓延;治疗本病无特效药物,注射疫苗是主要手段,一旦发现立即通知临近单位做好预防工作;疫区及受威胁地区的易感动物全部实施紧急接种,尽快建立免疫保护带,迅速控制疫情。
该病的危害相当严重,是OIE及我国规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因此加强国境检验、加强动物及产品检验监管、强化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诊断、早控制”是防止该病传播和蔓延的关键措施。■(编辑:赵晓松)
[1]预防兽医/中国兽医协会组编;王春仁等.2012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单元强化自测与详解[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4):267-268.
[2]兽医传染病学/陈溥言主编.5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294-29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