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南京市老年群体日常休闲空间及行为特征研究——以秦淮、玄武两区为例

时间:2024-05-31

苏 静,李超然,陈艳芳

(南京农业大学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南京 210095)

引言

根据我国现有的老年政策法规,老年人一般指60周岁及以上的公民[1]。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0周岁及以上的公民人口数占总人数10%及以上,或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这个国家或者地区就进入老龄化社会[2]。我国在1999年时,60周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首次超过10%。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人口共141 178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2.64亿,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占13.5%。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江苏省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之一,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南京市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根据人口最新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9 314 685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 275 870人,占13.70%,表明南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随之带来的就是养老问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成为大众共同关心的话题。

老年人退休之后社会角色必需转变,闲暇时间增多,休闲活动成为老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质量的休闲空间是老年人进行休闲活动的前提。一般而言,城市休闲空间是指向市民开放的大众休闲环境, 是满足人们在自由时间里按自足自发的方式进行畅神养性、缓解疲劳,并通过观光游览、兴趣参与、随机交往等多种逸乐活动方式的公共空间场所[3]。近些年,新闻媒体时常报道一些老年人因没有足够的休闲空间而与年轻人争夺篮球场,在小区跳广场舞与小区居民发生摩擦等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让城市休闲空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空间形态尽可能多元化以满足不同群体需要,充分满足人们对于休闲空间的需求,仍然是相关工作者需要认真且深入考虑的问题。

因此,本文立足于都市人类学,从空间人本化的视角出发,探讨老龄化社会对于城市空间的影响。在对南京市区范围内的公共休闲空间,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老年群体在户外休闲空间中的活动内容、行为特点,从而探索城市休闲空间,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化社会的时代要求。

1 相关文献回顾

休闲的实质是关注和关怀个体生命的存在质量,它是一种生命的状态,一种精神的态度[4]。城市休闲空间不仅是场所、建筑物和景观等的简单汇聚,而且是城市居民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创造的“人化”的休闲空间,是城市休闲社会关系的综合反映[5]。随着城市休闲的发展,人们对日常休闲空间提出了更高标准的需求,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求,而且需要满足精神需求。这使得学者们在研究城市休闲空间时更加关注人地互动的方式[6]以及居民休闲活动时的行为特征和主观感受[7]。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休闲空间的规划和配置提出建议,以提高居民休闲幸福感[8]。可以说,城市休闲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借助日常休闲空间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而城市休闲空间的建设也需要与特定群体的真实需求相匹配。

1.1 城市空间人本化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是城市休闲空间的价值所在[9]。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受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法国学者阿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中,就倡导运用人性化造型去改造自然地形,按照几何规则进行区位布置,营造美学化的休闲空间[10]。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研究从传统的城市景观研究,扩展到城市公共空间领域和社会属性的研究,强调“人”的认知,重视人居环境质量研究。与此同时,城市休闲空间的设计研究,也逐渐从“静态”走向“动态”,融入了“空间—时间”“环境—行为”等观念[11]。

我国早期的休闲空间规划主要是由风景园林师来完成的,较多关注休闲景观的艺术性和美学性,但是常常忽略人的多维需求动机以及休闲场所的身份性、价值性、阶层性和不同人群的亚文化特征等[12]。目前休闲空间的规划逐渐开始重视人本性、社会性等因素,在商业区、步行街道等城市休闲空间的规划中考虑人们出行、休闲的舒适性和互动性,凸显人文关怀[13-14]。但这些研究多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较少立足于休闲群体,针对居民休闲行为特征进行空间设计,可能无法满足人们对休闲空间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且研究内容多集中于分析流动性空间,从整体层面完善城市交通,对承载居民多种游憩、休闲行为的公园、广场等空间的研究仍有待完善。

总体来看,有关空间人本化建设的研究对休闲者的关注度还不够,尤其是针对儿童、女性、老年群体等弱势群体的研究,有待学者们的进一步关注。

1.2 城市休闲空间研究

休闲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进行休闲生活的主要场所[15]。城市休闲空间的规划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社会文明的程度。Mata的“带型城市”[16]、 Howard的“田园城市”理论[17]、Corbusier的“光辉城市”[18]等构想奠定了早期城市休闲空间规划的基础,但该阶段的休闲空间研究主要是为了建构整齐的城市环境,缺乏对休闲空间多样性的考量[19]。城市环境的压力使城市休闲物质空间的研究得到重视[20], Kevin提出的“城市意象”概念又为城市休闲空间研究提供了人性视角[19,21]。此后经过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的共同探索,城市休闲空间研究的内容和结构逐步丰富和完善[22]。当前国内关于城市休闲空间的研究仍以分析休闲空间的物理属性为主,从宏观层面探讨休闲空间整体布局,或是从微观视角对某一类别的休闲空间进行研究[5],针对城市公园、城市绿地以及城市广场等具体空间,研究其表现形式[23]、空间布局[24]、景观设计[25]及人们在该空间上表现出的空间行为[26-27]。这些研究为城市规划建设及分析人们的休闲活动行为做出了贡献,但较少考虑到不同人群对休闲空间的需求,以及这些需求如何与城市日常休闲空间进行对应的问题。

1.3 老年群体日常空间休闲活动研究

人口老龄化、空巢化使老年群体得到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老年群体的日常空间休闲行为,关乎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否充实、快乐,除了个人的心理、生理等主观因素,还取决于外在的环境。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感知能力等方面的下降,在出行上会表现出活动半径小、注意错峰出行、出行频率和时耗随年龄增大而递减等典型特征[28]。其移动性与日常生活会经历日常活动空间向外拓展、逐渐向社区及周边收缩、局限于家及住所附近3个阶段[29]。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从活动类型、模式、影响机制等方面对老年群体日常空间休闲活动进行研究[30]。结合老年人从休闲行为所获得的主观感受差异,从幸福感、生活质量等不同指标体系进行测度,对老年休闲质量进行评价[31-32],但很少从城市休闲空间的现状上对老年群体的需求和评价进行反馈。在城市日常休闲空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与老年群体休闲活动联系紧密的公园、广场、绿地、社区等休闲空间的建设少有问津。老年服务设施缺口较大,老年人的休闲空间不足、环境不佳、休闲环境狭窄拥挤等问题凸显激烈,从而引发一系列老年群体无处可去,与其他群体争抢地盘的社会现象。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质量理应得到保障。因而,基于人本主义理念,研究老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所生产的特定空间,深入探索老年群体的空间休闲行为特征,就显得尤为必要。

2 研究设计

由于老年人身心层面的特殊性,为了更加全面、准确、系统化地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文章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来收集资料。在访谈部分,研究者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段,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于正在进行休闲活动的老年人进行访谈。于2 0 1 8 年1 0 月1 2 日—2 0 1 8 年1 0 月1 6 日、2019年3月11日—15日以及2021年1月6日—11日三季度中各选取5天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为了统计出不同天气状况以及不同时段老年群体的休闲活动状况,研究者将一天分为以下4个时段进行调研:时段一:6:00—8:00,时段二:8:00—11:30;时段三:14:00—17:30,时段四:18:00—20:30。在调研地点选择:南京市的玄武区、秦淮区,两区为南京市老城区,老年人口多且相对聚集,相比于新城区更便于选取访谈对象,且调研数据更能反映出实际情况。具体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中心,呈放射性逐渐向四周扩撒,最终选定下马坊遗址公园、南京农业大学西门牌坊、玄武湖公园、月牙湖公园、钟山体育公园、莫愁湖公园6处作为调研地点。

本次调研对象由6处调研地点中符合特征的老年人(男女比例为6∶4)组成。访谈开始前研究者首先表明自己身份、此次访谈的目的以及基本内容,计划每位访谈者访谈时间为10—15 min,并在征得受访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录音,同时做好访谈笔记和观察笔记。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老年群体日常休闲空间类型和特征

老年群体作为社会活动中的特殊群体,其日常休闲活动的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等方面同其他群体存在一定差异,也使得由休闲活动所构成的老年休闲空间形成独特的类型。老年群体如何通过日常休闲空间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如何使用休闲空间?这是整个田野调查主要关注的问题。

3.1.1 由休闲活动构成的老年休闲空间类型

通过调查及研究发现,调研对象范围内的老年群体日常休闲空间包括4大类型,主要有:益智型空间、康体型空间、怡情型空间、交流型空间(表1)。

老年人进行日常休闲活动,其本质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研究重点关注老年人外出进行休闲活动的目的,对南京市玄武、秦淮两区6处研究地点的39位进行日常休闲活动的老人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分析访谈文本总结老年人进行休闲活动的原因,有90%的老人回答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防止患病;多数老人认为休闲活动可以消磨时间,避免无聊,并且可以通过进行休闲活动结交朋友,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还有一些老人认为进行休闲活动可以提升自我,增长见识。根据这些老人回答内容中涉及休闲目的的关键词及其内涵,在同一维度下将老年群体进行日常休闲活动的动机分为4类,分别代表健康需求、消遣解闷需求、社交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南京市玄武、秦淮两区老年人参加休闲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身体健康,同时老人情感上的需要也是促使其参加日常休闲活动的重要因素。

表1 老年群体日常休闲空间类型

3.1.2 南京老年群体的日常休闲活动空间分布特征

老年人选择的休闲场所主要集中于离家近的公园、街道、广场以及社区附近的小区,出行距离大部分都在离家2 km以内(表2)。95%的老年人表示离家近,出行更加方便。5%的老年人表示之所以来到较远的公园,是孙(女)子的要求,带孩子出来玩。同时,还有73%的老人表示,环境是他们选择休闲地时考虑的第一要素。

3.2 不同尺度下南京市老年群体日常休闲行为特征

时间是影响老年群体进行休闲活动的重要因素。老年人群过去投入工作的大量时间,在退休后均成为了空闲时间,一部分老年人选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日常休闲活动上,另一部分老年人选择将家庭作为退休后生活的核心。因此在时间尺度上,老年群体的日常休闲类型可以分为两类:日常休闲活动是生活的核心,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休闲生活只是生活的调剂品,只忙里偷闲进行日常休闲活动。

3.2.1 时间尺度下老年人日常休闲行为特征

(1)“每日必备”型的日常休闲活动

这类老年人充分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不被日常琐事所束缚,全身心的投入自己所喜爱的日常休闲活动中。在所采访的39位老人中,绝大多数的老年人认为日常休闲活动是自己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坚持每天(恶劣天气除外)参加日常休闲活动的老人在一半左右,休闲活动时长主要集中在1.5 h—5 h之间。表明大多数老年人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日常休闲活动,将日常休闲活动作为自己生活的核心之一。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两条:其一,这一部分老年人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了满足自己的健身需求以及继续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加入日常休闲活动;其二,老年人退离了工作岗位,社会角色发生转变,进而导致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产生人际关系缺失的感觉,引起孤独。参加日常休闲活动是老年人排解孤寂、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重获自信、找寻自我的有效方式(表3)。

(2)“忙里偷闲”式的日常休闲活动

一些老年人退休后的闲暇时间并不完全属于自己。在39位受访者中,部分老年人(身体条件允许进行日常休闲活动)表示自己没有专属的休闲时间,只能忙里偷闲偶尔出来玩一次。这类老人常常由于家庭的牵制,无法自由支配自己的闲暇时间。包揽子女家务、带孙子孙女等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只能趁着孙子孙女上学,或者子女周末休息时,享受自己难得的闲暇时光。另有一些老人和儿女住在一起,儿女会干涉他们的日常休闲活动,为避免家庭矛盾的爆发,老人们只好选择妥协。

表2 老年群体休闲活动空间分布

表3 老年人日常休闲时间段分布统计表

3.2.2 空间尺度下老年人日常空间休闲行为特征

空间是进行日常休闲活动的必备条件,是满足老年人健身、交友、消遣等需要的场所。老年人在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上与其他群体都有较大差异,因而在休闲空间的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独特性。

(1)空间上需要更多的休憩设施配套

老年人经常选择的休闲空间主要包括休息长廊、圆亭、木制或石制的长椅、桌子旁、绿荫下面的空地等。这些休闲空间都具有随意性的特征,几乎没有专门的配套措施,只能满足老年人最基本的休闲需求。相比为年轻人提供服务的篮球场,儿童玩乐的儿童休闲区,老年人日常休闲空间基础设施不够完备。

(2)出行距离多选择1 km范围内

从老年人休闲场所的选择可以发现,距离是影响老年群体选择休闲场所的重要因素。选择的休闲场所离家在500—1 000 m的老年人最多,其次分别是选择距离在500 m以内、距离在1 500—2 000 m以及距离在1 000—1 500 m的休闲场所,只有个别老年人会选择到2 000 m以外的休闲场所进行活动(图1)。

图1 南京市老年人休闲场所离家的距离分布图

老年人习惯在居住地附近活动,如小区门口空地、附近的公园、绿地、长廊等地。其主要原因为:①老年群体由于生理上的限制,如体能上的衰退,注意力、记忆里的下降等,导致老年人不适合进行远距离的活动。②老年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远距离休闲场所会的环境对老年人来说相对陌生,会影响其休闲活动的质量。

3.2.3 组织尺度下老年人日常休闲行为特征

(1)在人数较多的组织中存在核心人物

通过对老年人的访谈发现,在人数超过3人以上的休闲群体中往往存在一名核心人物,在技能型休闲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这位核心人物通常有两个特点:人际关系网强大和有突出的休闲技能。核心人物主要负责组织进行休闲活动、参加比赛和教授新成员技能,并且基本是义务工作。成员对于这位核心人员也基本认可,很少出现质疑情况,新加入者也会默认核心人员的存在,并且听从指挥和领导。当核心领导者能够满足自身需求且不侵犯自身利益时,老年人一般都会听其安排。

(2)群体人员流动性大,进入壁垒低

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群体规则性较强、进入壁垒较高的特点,老年群体的在进行休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组织规则较少。且进入壁垒较低,只要对此项活动感兴趣就都可以加入,即使还不熟悉这项活动,不会这项技能,也可以加入跟着老师学习。正是因为集体规则性弱,缺乏特定组织的维系,老年人会根据自身情况参与各项休闲组织,将个人而非群体组织放在第一位,所以很多老年休闲社会空间的参与者表现出高度的流动性。

(3)组织成员具有同质化倾向

兴趣爱好是组织群体构建的前提之一,老年人休闲活动的组织主要是因为兴趣爱好而形成的。同时像乒乓球、葫芦丝、放风筝、抖空竹等休闲项目需要一定时间的技能积累,还要求有一定经济投入的休闲项目,组织成员内部往往也有较高的同质性。老年人的生理状况也是群体同质性的原因之一,比如采访中发现选择散步的老年人身体多为生病的老人,跳交谊舞(运动量小,动作较为平缓)的老人中70岁以上的占大多数,60岁以上的老年人跳广场舞则会选择舞步稍慢一些的。

4 研究结论

中国正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的社会需求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也更加有利于提升社会的和谐程度。

本文是对城市老年群体日常休闲空间的探索性研究。结合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对老年人日常休闲活动模式以及老年人日常休闲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老年群体的日常休闲行为呈现出以下特征:

首先,在不同维度上,时间尺度下南京市老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可分为“每日必备”型和“忙里偷闲”式两大类;空间尺度下表现出对休闲空间质量要求低、休闲场所离居住地近等特点;组织尺度下日常休闲活动的内部成员流动性强,进入壁垒低,组织成员同质化程度高。

其次,南京市老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受个人身体状况、休闲技能、休闲空间及设施等限制。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南京市老年人缺乏专门的日常休闲空间,已有的休闲场所还存在数量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根据老年群体具体需求进行空间规划建设等问题。

5 老年休闲群体日常休闲空间的改善策略

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南京市的日常休闲空间建设缺乏人本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南京已经是一个城市空间建构较为成熟的城市,大规模改建空间不太切合实际,因此本文从政府、公众以及企业3个层面提出有关老年群体日常休闲空间的改善策略。

5. 1 政府层面

政府在城市建设中话语权最大,同时可信度也最高。因此,应当在政府主导下,依据实际情况对于现有的日常休闲空间进行改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现有的日常休闲空间进行分区建设,秉持以人为本的空间建设理念,在进行空间改建时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特点、休闲活动特点以及休闲需求。如老年人的日常休闲活动对于地面的平坦程度要求非常高,所以要减少城市公园、广场台阶过多、地面不平的问题,增加木制座椅的数量,建造数量充足的公共卫生间。同时也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在卫生间门口设立无障碍坡道,在内部建设无障碍卫生间,努力提高老年人的日常休闲活动质量。

5. 2 公众层面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老年人日常休闲活动的包容程度,不主动与老年人争抢休闲空间。在公共设施的使用上,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礼让老人。其次社会上的一些民间休闲活动组织可向老年人开放,组建老年人的队伍,与老年人共享场地和设施,缓解当前老年人日常休闲空间不足的问题。

5. 3 企业层面

企业对于社会的发展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老年人之所以选择到公园、广场进行休闲活动,而没有去收费的体育场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空间都是免费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的费用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过高。因此,一些体育场馆以及相关有条件的企业可降低对于老年人的收费标准,甚至对老年人免费开放。其次旅游业与老年人日常休闲活动联系较为密切,旅游企业应当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短程旅行,同时利用特殊节假日,如端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推出“家庭旅游活动”,引导子女与父母共同休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