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健康视角下山地小城镇滨江街道空间优化探究

时间:2024-05-31

徐若璨,戴 彦,2

(1.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30;2.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4)

引言

据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调查显示,中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例为33.9%,20—69岁居民经常锻炼比例仅为14.7%,成年人经常锻炼比例处于较低水平。虽然我国居民近几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但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缺乏身体活动成为多种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1]。同时,2020年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死亡统计数据表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2]。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造成的城市空间拥挤,人们久坐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严重影响着公众的身心健康,国民健康问题已成为公众焦点。

2019年颁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从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的角度对健康重大行动进行规定,提倡全民运动,旨在改善国民身体素质,并要求在2022、2030年两个节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超过37%、40%。人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依赖环境提供的“供给”[3],适宜的环境更能吸引人群出行,增加其日常运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群免疫力[4]。滨江街道作为承载城镇人群生活出行、社会交往的公共活动空间[5],具备生态性、美观性的特点,对人群具有强烈吸引力,易激发人群活动意愿。但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旧城街道空间存在环境脏乱、功能单一、空间局限、设施缺乏等与城镇生活节奏不统一和更新缓慢的问题,不能满足城镇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亟需从健康视角重新审视滨江街道空间的品质提升,助力健康城市建设。

1 相关研究

1.1 健康街道内涵

“健康街道”概念源于健康城市和公共健康,是健康城市有机发展模式的空间细化。国外学者认为健康街道是以慢行出行方式为主,通过减少汽车使用,改造周围环境,实现社交互动和城市美化[6],为人们提供生理上安全舒适、心理上愉悦快乐的生态性城市街道[7]。健康街道的设计也会对地方社会、经济和环境健康发展带来积极影响[8]。谭少华[9]等人通过研究居民的步行环境,认为健康街道应满足居民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需求。葛岩[10]等人将健康街道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健康街道仅针对个体层面的“促进市民身心健康”,广义健康街道还包含社会层面的“促进街区健康发展”,即街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可持续等,并将健康街道的评价分为“街道健康水平”和“街道健康公平”两个层面。综上,健康街道是以慢行为主,通过营造健康活力空间,承载社交活动和舒缓人群身心健康,实现城镇社会、经济、环境健康发展的街道网络系统。

1.2 健康街道的空间要素构成

街道空间是营造活力氛围,承载人群活动的基础。国外现阶段已有较为全面的健康街道设计导则,而国内颁布的街道设计导则,虽未明确指出街道设计与健康的关系,但以打造高质量街道为理念导向,通过优化建成环境、提供活动场所,间接引导人群出行,也是构建健康城镇的一部分。笔者从街道的空间要素构成着手,通过整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4项健康街道设计导则及政策[11-14],和部分国内现有街道设计导则[15-18](表1),提取健康空间要素可知,健康街道的空间设计主要以行人需求为核心,侧重于街道的包容性和受欢迎程度,倡导慢行交通,在空间要素方面涉及植被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衔接、街道多样性、土地混合度、智慧体系构建,且应避免规则化的定量标准导致“千街一面”的现象。

表1 国内外健康街道设计导则概述

1.3 滨江街道与公众健康

街道作为城镇生活空间,能够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促进人群健康。街道能够鼓励人们更多采用步行方式出行,激发漫步、跑步和骑行等休闲与运动健身活动,增加运动量,减少肥胖病症及与之相关的慢性疾病的发生。吕飞等人通过对活动场所的布局研究得出健康活动场所的适宜建设区临近城镇的滨水景观资源[19]。因而,拥有水资源的滨江街道更具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蓝绿空间营造健康环境。滨江街道是由水体、绿植交织形成的微型生态系统,宽阔的江面视野、周期性的波涛声、高植被覆盖率、丰富的绿植构成,可以消除人的精神紧张,舒缓心理情绪。水体与绿植能释放负氧离子,可改善微气候[20],其中绿植还具有过滤空气、降噪、防风遮阴的特点,为人群营造了舒适的活动环境,引导人群主动前往。

(2)滨江街道承载日常活动。滨江街道向不同人群提供健身康体场所和设施,为开展健康行为提供物质空间条件,激发多样户外活动。人们在此进行活动会促进积极的认知,进而释放压力、舒缓心情[21],同时也能调动公众社交积极性,促进社交健康,有利于形成街区生活的共同价值认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改善人的健康状态做出积极的贡献。

1.4 山地小城镇滨江街道特点

山地小城镇受山、水、地形条件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其人口产业聚集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普遍落后于平原地区[22],滨江空间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活动空间。以重庆为例,通过对重庆沿长江、嘉陵江、乌江分布的小城镇滨江街道的梳理,得到滨江街道受地形条件影响呈现出两种空间形式——渝西低山丘陵、渝中平行岭谷区域的开阔型滨江街道空间,特点为滨江路面宽、开敞空间较多、景观良好,可承载多种滨江活动;渝东南、渝北中山区域的紧凑型滨江街道空间,特点为滨江路面、街道空间狭窄,承载的活动较为局限,建筑挤占江面空间(图1)。山地小城镇滨江街道空间主要由水体、护坡、自然岸线、滨江绿道、滨江路、临街空间、头排建筑、山体组成(图2),具有以下特点。

(1)空间立体。滨江街道空间不仅在水平方向存在连续性,而且由于山地小城镇地形变化大,依托层状地貌、防洪护坡、跨江大桥的垂直方向也是山地滨江街道空间独有的特点。堤坝空间、桥上桥下空间为人群活动提供新的可能,多方向多层级的特点为打造公共活动空间提供了空间承载基础。

图1 开阔型、紧凑型滨江空间示意图

图2 滨江街道空间构成示意图

(2)生态脆弱。滨江空间虽然生态环境优越,但因山地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切割密度大,小城镇的滨江空间又较为局促,例如重庆地区暴雨频率高,且处于三峡库区范围内,因此滨江空间呈现出整体生态脆弱,韧性不足,抗灾害能力较差的特点。其中洪水、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是较常见的几种灾害类型。

(3)业态低端。由于山地小城镇自身所处环境限制,经济发展水平与大城市有一定差距,过去对滨江街道的规划大多出于交通需求,导致街道两侧的业态分布上普遍以餐饮类业态居多,整体呈现出低端且单一的特点,土地利用混合度低。

(4)功能欠缺。以往山地小城镇滨江街道的规划建设缺乏前瞻性,普遍呈现出滨江路面以车行为主,缺乏对慢行体系的考虑;建筑前区和滨江步道较少考虑当地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配置。由于滨江街道的传统设计更多考虑景观功能性,健康要素的置入还不足,因此滨江街道的活力较缺乏,滨江街道的设计也缺乏对全年龄段人群的考虑。

2 健康视角下山地小城镇滨江街道空间更新内涵

综合国外健康街道的空间要素构成、山地小城镇滨江街道特点以及国内街道设计的特点,从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活力3个维度,提出山地小城镇滨江街道空间更新的8个要点:交通连续性、景观生态性、空间适应性、慢行安全性、设施包容性、智慧便捷性、主题多样性、功能多元化(图3)。

图3 小城镇滨江街道空间更新维度、要点及要素构成

2.1 健康环境——引导健康行为

2.1.1 交通连续性

人群对于健康交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便捷可达性[23]和连续性[24]。在滨江街道空间中表现为滨江街道可达性、滨江路畅通性、慢行网络完整性3个方面。滨江街道应以慢行交通为主,鼓励公交车代替私家车出行。连续闭环式交通网络、便捷慢行换乘系统为人群进行长久的步行、骑行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可以依托水体资源构建完整的水陆慢行体系,增强滨江空间与陆地的互动。

2.1.2 景观生态性

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循环可持续的,通过过滤、阻隔有害物质等手段来保护居民健康[25],合理搭配各种植物,构建复杂、稳定的生态绿化体系,才能达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26]。滨江街道空间的景观生态性涵盖了水陆空间的生态循环系统以及滨江建筑风貌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植物配置需兼具美观性、多样性与生态调节功能,实现水陆空间的微气候调节,缓和自然灾害冲击力,增强自然修复力的功能。同时,滨江建筑风貌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城镇天际线与背景山体的融合,建筑轮廓的绿植柔化,能为人群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避免硬质化城镇建筑带给人的冰冷感、冲击感。

2.1.3 空间适宜性

城镇缺乏足够的健康活动场所,或者此类场所被设置于不适宜的区位和环境中,则健康活动场所对健康活动的主动式干预将会减弱,无法起到对有效健康活动的促进作用[15]。打造公共活动场所时,应预留开敞空间,严控视线通廊;结合周围地形,塑造横向、纵向的立体活动空间,如攀岩、滑板、门球等;在不宜建设区域应保留其原有生态环境,禁止过度建设侵占滨江岸线。滨江街道的空间尺度应贴合人的感知,不宜过大过小,部分活动场所可通过植物配置增强场所私密性。充分利用桥下空间、堤坝空间、驳岸码头,根据其空间特性规划健身活动设施,活化滨江灰色空间。

2.2 健康服务——保障人群需求

2.2.1 慢行安全性

安全感与舒适感会影响人群对街道的总体满意度,进而影响步行活动[27]。安全且适宜步行或骑行的环境,对各类人群都具有包容性,尤其对于老年人、孩童和残障人士[14]。人群安全需求除保障慢行活动不受快速交通影响,维持良好的慢行路面状况,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照明等方面外,还应注重亲水空间安全性、周边地质灾害防控以及地面高差处理。通过保障慢行安全性,提升慢行体验对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促进作用[28]。

2.2.2 设施包容性

完善的服务设施能促进环境的公平与包容[29],对健康社会的构建产生积极作用。基础服务设施应满足各类人群日常休息、健身锻炼、游憩交往等多样化活动需求。其中,遮蔽、休憩、健身设施尤为重要,因为人们更倾向在可停下来休息的地方产生社会交往;老年人、行动有障碍人群以及陪伴幼儿的人也都依赖休憩设施,以便中断较长的步行或骑行[14]。恶劣的天气会影响人的行动能力,老年人和具有严重健康问题的人易受到温度过热的伤害,遮蔽设施不仅可以保护人们免受阳光伤害,也能在恶劣天气提供遮挡物。体育设施则需考虑老年人、行动有障碍人群等特殊人群的需求,保障人人平等享有现代化城市的健身设施,实现全民健身设施与健康城市的协同发展[30]。

2.2.3 智慧便捷性

《南京市街道设计导则(试行)》中指出街道物质要素的配置和分布、设计制作品质、智能化水平等对于提升出行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信息智能化能为出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智能服务[16]。网络的便捷性、数据的直观性、信息的实时反馈,便利了活动人群与管控部门。借助网络大数据,提供数据监控、精致服务、精明管控等服务构建智慧出行、安全维护、生活便捷的智能化街道,可以精准服务各类人群,营造舒适的活动环境。

2.3 健康活力——丰富活动内容

2.3.1 街道多样性

公共空间内能否拥有满足人们特定需求的属性和特征,是它能否促进各类活动行为的重要因素[31]。保持街道生活功能、物质空间形态和空间氛围的丰富多样,能满足人群多样的心理需求[32],以多样性不断充实滨江街道建成环境,赋予滨江街道新活力、新意义,为人群活动提供多种选择。

2.3.2 功能多元化

土地的混合布局能缩短人群的通勤距离,鼓励居民以步行或骑车来代替驾车,从而有利于公共健康[33]。《健康街道解读:构建健康街道的方法导则及应用》[34]也指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的区域相较功能单一的区域更具吸引力,商店和餐馆能激励步行和骑行的出行方式;咖啡店、书店、餐厅和公共场所,是产生社交活动的重要因素,可促进人群交谈、静坐或与他人散步;毗邻街道的公园和广场等开放空间能对体育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此外,丰富的业态不仅能服务出行人群,还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3 健康街道与滨江空间的案例分析

3.1 伦敦健康街道

伦敦健康街道设计,旨在减少交通、污染和噪声,创造更具吸引力、交通便利和对人友善的街道,让每个人都能锻炼身体和享受生活,最终改善人们的健康。

3.1.1 水陆交通串联发展

伦敦泰晤士河的水上交通,将社区与位于关键商业、住宅和旅游中心附近的码头连接起来,减少了游客和居民对汽车的依赖。同时,为鼓励居民步行、骑行以及使用公共交通,码头还设有专门的慢行系统服务设施,例如单车租用点和停放点。从而将水上交通与陆地交通合理串联,形成完整的慢行体系。

3.1.2 注重街道使用体验

伦敦健康街道通过“街道满足各类人群需求”以及“人们在街道上选择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两项指标衡量健康街道设计是否符合标准。通过设置公共汽车专用车道、骑行者保护空间,依据上学放学时段开放街道通行来保障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出行的便利,为行人提供安全空间。道路的设计和管理确保对所有人开放,人行道必须平整,便于所有人通行。即使道路在施工,也需保证能够使人安全、舒适地骑行和步行。

3.1.3 街道功能多样性

景观方面,通过对建筑前区空间进行景观优化,店铺橱窗装饰,提供活动场所,定期举办活动增加街道的趣味性;提供休憩的场所,保障弱势群体的需求,借助台阶、墙壁、花盆设置多样休憩场所,鼓励商店和企业提供座位。

3.2 潼南城区滨江空间

潼南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西北部。近年来潼南区以涪江为纽带,以产、城、景融合发展为主线,打造涪江休闲旅游度假区。潼南城区的滨江空间主要依托涪江资源进行建设,在构建健康城市与滨江空间的协调方面,主要通过完善慢行系统,活用灰色空间的方式实现建设健康城市目标。

3.2.1 完善慢行系统

在慢行系统设置方面,提出以“3 m探索步道,7 m健康步道,10 m慢速车道”的方式为居民提供3条线状的公共活动空间(图4),并且3条线均沿涪江两岸设置,形成长达20 km贯通的岸线。其中,“探索步道”普及潼南文化,叙说城市历史,串联工业遗迹,通过现代化设施和游人全方位互动,打造全方位互动的体验路线。“健康步道”是以体育运动、健康生活为主题的活力路线,4 m自行车轮滑双向道和3 m红土跑道,配备多样辅助健身设施和距离标志,为居民提供充满活力的林荫线状运动带。“慢速车道”是以公共交通和慢速机动车为主的滨江车行系统,缝合城市生活空间与滨江风景,统一配置人性化服务设施,营造个性鲜明、轻松愉快的漫步氛围。自行车道设置方面,各景观区段内分别修建单独自行车道,景观区段之间自行车道结合城市非机动车道设置。步道设计方面,突出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大力提倡步行交通,增加亲水性,改善滨江步行系统。

图4 慢行系统设置

3.2.2 活用桥下空间

潼南城区内尽管有多处跨江大桥,但每一处的桥下空间都进行了规划设计,且有各自的主题,如运动公园、湿地公园、蔬菜公园等,充分盘活了滨江区域的灰色空间。在运动公园的设计上,并非单调的基础场地建设,而是构建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场所。例如借助桥身形成的天然遮蔽场所,设置良好遮阴效果的篮球场。同时,充分依托堤坝空间的层级地貌,分层级布局运动场所,且种类多样,主要包括篮球活动场地、儿童游乐场地、广场舞活动场地、门球场地以及休憩场地。运动公园内设置便民服务店、公共厕所,并通过绿化景观、雕塑小品、运动铺装、桥梁彩绘等方式丰富滨江空间景观。

3.3 合川城区滨江空间

合川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市西北部。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打造特色滨江空间。

3.3.1 堤坝空间层级建设

合川城区滨江步道大部分邻水而建,且依托堤坝空间,采用分层级建设、绿带隔离的方式构建滨江步道系统,同时通过景观隔离、地面划分的方式将滨江骑行和步行道进行区分,保障步行者、骑行者的安全(图5)。

3.3.2 结合地形丰富街道功能

鸭嘴沿线的滨江空间外侧分布有小商铺,利用广场一侧的空间,结合地形高差采用内嵌式进行布局,合理利用滨江消极空间的同时,丰富了滨江街道的功能构成(图5)。

3.3.3 滨江公园主题多样

滨江区域50—100 m内基本建设成滨江公园,滨江公园的主题包含运动、湿地、传统文化等多种类型,且公园设计注重对合川区历史人文的挖掘与展示,融入了雕塑、传统古建等景观元素,形成了健康优美的活动环境。

4 健康视角下山地小城镇滨江街道空间优化策略

通过对国内外健康街道设计及滨水空间优秀案例的分析,结合健康视角下山地小城镇滨江街道空间的更新内涵,从“以‘慢’构街、以‘品’优街、以‘全’营街、以‘繁’兴街、以‘制’维街”5个方面,提出山地小城镇滨江街道空间优化的策略。

图5 合川滨江空间利用

4.1 以“慢”构街——慢行保障的交通体系

滨江街道鼓励以步行、骑行、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为主,划分滨江路路面板块,增设骑行专用道并配置相应标识。构建立体慢行网络,竖向网络上,梳理城镇腹地至滨江街道路径,提高路网密度,增强滨江可达性;横向网络上,禁止车辆长期占用滨江路面,阻挡重要通江慢行路径出入口,并依据周边居民活动倾向,封闭滨江步道上使用频率较少的通江出入口,扩大人流量较大的出入口节点空间,保持路径连续性;纵向空间上,强化滨江步道与跨江大桥的垂直联系,高差较大区域设置可容纳自行车的垂直观光电梯(图6)。

图6 立体慢行网络构建

4.2 以“品”优街——品质提升的健康环境

围绕“景观生态性、空间适应性”更新要点,景观塑造方面,秉承“尊重本地、水陆共建、多元融合”的植物配置原则,注重对滨江消落区的景观处理,陆地空间的遮阴避阳,丰富水陆景观体系;对风貌不佳的滨江街道,依街道主题整改沿街建筑立面与岸线护堤空间,协调城镇风貌,增强街道观赏性。空间适应性方面,要求滨江街道空间尺度贴合使用者感知,不宜过大过小;活用桥下空间、堤坝空间、亲水空间、建筑前区,构建多层级慢行体系,打造公共活动场所;因地制宜拆旧扩容,增加活动空间,严控视线通廊;局部滨江活动空间狭窄的街道,可依据道路使用情况分时段设置弹性空间,提供慢行活动场所,适应人群运动需求。

4.3 以“全”营街——包容完备的健康服务

以“安全保障全方位、设施需求全满足、信息智慧全覆盖”为原则营建健康服务型街道。从街道稳静化设计、慢行路径规划、照明设施增设、智能监控、应急救援方面构建全方位安保体系。设施配置原则上不应干扰步行流线,可将设施带与绿化隔离带结合布置;着重休憩设施、遮蔽设施(图7)、运动设施的增设,并针对骑行者、弱势群体的需求设置相应服务设施;植入智能设施,通过智能管控、信息交互、设施和城市家具的智能一体化改造实现街道“智”理,便利人群出行。

4.4 以“繁”兴街——多元持久的健康活力

构建“主题多样、功能多元”的多样化滨江街道空间,维持街道活力。依托小城镇自身文化要素资源,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方式,统筹规划滨江街道主题,配置相应城市家具,定期策划面向各类人群的水陆健身活动,如跑步、划龙舟、游泳等。

图7 结合建筑的遮蔽设施示意图

升级业态,整合土地功能。通过分析周边服务人群,助推单一、无序的低端业态向混合、有序的复合业态转变,丰富滨江业态结构,为人群提供多种就业岗位,助推城镇经济发展。滨江街道除包含商业、居住用地外,也应涵盖文化、体育、休闲等功能,适度允许、鼓励、扶持商业外摆和流动摊点,加大建筑前区空间利用程度,借助建筑空间实现功能的垂直混合[35](图8)。

图8 建筑空间垂直功能混合示意图

4.5 以“制”维街——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

街道空间的营建与优化应由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实现三方共建、共治、共享,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健康街道设计理念。通过搭建开放的编制平台,组织多专业、多部门、多地域研讨,以专家带领、多元合作、居民参与的方式,制定健康街道设计导则;规范监管机构,构建全方位健康街道监测评价体系,包含环境卫生、街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健康绩效评价,以此对后续街道空间优化进行调整与完善;对健康街道后期的营建,应做到实时反馈,政府宏观调控,统领大局,全方位、全时段掌握街道空间动态,并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做出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5 结语

健康城市的提出,是站在人类自我发展的角度看待城镇建设,为旧城更新指明了方向,也将是城镇未来发展的长期主题。滨江街道作为广受人们欢迎的公共活动空间,对促进人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仅从健康街道的角度,浅析了滨江街道的空间优化策略,如何更科学、合理地构造健康型滨江街道,实现城镇高质量发展,还有赖于各领域从业者的合作与努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