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城市形态类型学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以赣州南市街为例

时间:2024-05-31

李金芳,陈金泉

(1.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赣州 341000;2.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赣州 341000)

引言

城市形态类型学主要研究物质要素,对城市的历史特征演变极为关注。该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传统城市建成区、街区等的规划编制当中。20世纪中叶以来,欧洲形成了两类专注于城市形态的学派,分别是形态学和类型学。20世纪80年代,穆东用“形态类型学”命名两种学派融合形成的研究框架[1],此后,形态类型学理论在西方得以发展。21世纪初,中国开始引入形态类型学,并有学者对该理论进行系统的阐释[2]。当今中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规划已由增量规划转为存量规划,今后会越来越重视城市的保护与更新。目前国内城市更新理论研究呈现多元合作的趋势,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构建跨学科、跨地域平台成为新的研究方向[3]。本研究对城市形态类型学理论进行梳理,并进行南市街历史文化街区案例研究,为探索更多能够运用于城市保护与更新的理论。

1 城市形态类型学理论概述与新研究要素的构建

1.1 城市形态类型学概念与分析方法

1987年,穆东首次引用意大利建筑师埃蒙利农的术语“形态类型学”,用以命名融合形态学与类型学后所形成的新研究框架[1],但截至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总体而论,形态类型学主要研究物质要素,通过剖析平面物质形态和分类归纳不同阶段建筑类型,发现城市形态演变的潜在规律[4]。

城市形态类型分析法的主要步骤可总结为:划分形态历史研究阶段,确定研究尺度和研究要素,分析总结各时期形态要素的特征,提出对应的引导、规划策略。其中,形态历史研究阶段主要根据研究对象发展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进行划分;城市形态研究尺度普遍以建筑与地块层次、街道与街区层次、城市层次及区域层次进行4级划分[5],研究要素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形态类型特征分析主要围绕不同阶段的各要素展开,并进行总结;引导与规划策略是为后期发展提供概念性引导和具体的设计方案。

1.2 城市形态类型学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主要聚焦于形态类型学的理论介绍与构建、案例研究和规划实践[6]。20世纪90年代起,有学者尝试发掘形态类型学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应用性[7],但仅应用于法国。到了21世纪,理论、案例和实践3个方面的研究全面展开。其中,实践应用最成功的是法国梅纳西地区,其尝试通过形态导向区划完成用地单元的划分及管理细则,甚至完成区划编制[6]。

国内形态类型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主要围绕理论和案例研究展开。自2008年起,学者开始在研究、总结西方形态类型学已有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探索适用于中国传统城市的新研究框架[2,6],以古城镇、村庄、历史街区等为研究对象的案例研究不断丰富[7-11]。也有学者通过实践探索,研究形态类型学应用于城市更新改造中的可行性[4]。本文从部分学者的研究框架中提炼研究要素,进行归纳、总结(表1)。

综上所述,形态类型学研究现阶段正处于理论与实践全面发展时期,但是仍未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与学科术语。

1.3 城市形态类型学新研究要素的构建

城市形态类型学已有的研究要素大多层级分明,且层级之间存在包含关系,但是涵盖范围不一,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基于此,本文构建一个新的研究要素系统,由区域、城镇、三维空间、街道网络和街道、街区、地块、公共空间、建筑8个要素组成(表2),试图统一该理论的研究框架。研究要素的确定大多依据学者的已有研究以及城市形态学、建筑类型学理论中提及的研究要素,包含了从区域总平面到建筑的范围,并对每一个研究要素的定义进行界定。研究要素涵盖4个层级,区域要素属于区域层级,城镇、三维空间、街道网络和街道、街区属于城镇层级,地块、公共空间属于街区层级,建筑要素属于建筑层级,层级向下包含。

表2 城市形态类型学新研究要素系统

城市形态类型学为传统城市物质层面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指导依据。明晰传统城市的发展脉络,有利于提炼传统的历史特征并进行保护与延续;总结传统城市物质要素的变化规律,有利于在延续传统形态类型基础上明确更新方向;此外,城市形态类型学遵循城市的发展历史,对发掘城市自身特色、避免发展同质化具有积极作用。

2 南市街历史文化街区形态类型分析与保护、更新

2.1 南市街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南市街历史文化街区(简称“南市街街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历史城区东南部,街区范围分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图1-2),面积共为14.86 hm2。本次研究范围为建设控制地带边界以内区域。街区内现有5处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3处,市级2处,传统街巷4条,历史建筑若干。街区整体风貌保存良好,但是也存在私搭乱建、人流稀少等现象。为了维护街区风貌,运用形态类型学方法剖析其物质要素的历史特征,并用以指导后期保护与更新工作。

街区始建于宋代、繁荣于明清、巩固于民国、衰败于近代。因此将形态历史研究阶段确定为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今3个阶段。本文的研究对象及层级为街区,主要对其街道网络和街道、地块、公共空间、建筑等要素展开分析。

2.2 街区形态类型特征

2.2.1 街道网络和街道

街区内最早的街道是形成于宋代的南市街,随后以其为核心,明清时期形成了杨判巷、府隍庙背巷、忠节营巷、贺家坪巷以及五道庙街,鱼骨状街道网络大体形成(图3-a)。民国时期,街区内仅增加了南市街中段东侧蔬菜塘以及与五道庙街垂直相交的街道(图3-b)。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南市街东侧新建海会路,其南段取代了五道庙街北段,街区南侧新增两条南北向街道(图3-c),街道网络格局延续鱼骨状。明清与民国时期街道类型大体一致,以房屋或院墙为边界,均为生活性道路,路幅宽度为1.5—8 m不等,且同一条街道的路幅宽度变化丰富,街道空间由于边界的变化呈现出不规则曲线或折线形态。街道根据路幅宽度的不同大体分为街道和巷道。街道路幅宽度为3—8 m,两侧为1—2层的坡屋顶与赣派建筑,建筑开口大多朝向街道(图4-a);巷道路幅宽度为1.5—6 m,两侧建筑1—2层,建筑直接向其开口或是院墙临街(图4-b)。新中国成立后至今,街道功能转变为交通性道路,路幅宽度也拓宽至4—12 m,街道空间变成规则的曲线或折线形态,两侧建筑变成平屋顶形式,开口也不直接朝向街道(图4-c)。

图1 南市街街区在赣州市历史城区的位置

图2 南市街街区保护范围

图3 街区街道网络演变

街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维持着鱼骨状街道网络,街道形态类型主要有街道、巷道、现代街道3种类型,街道空间由不规则变为规则形态,路幅宽度逐渐增大,街道两侧建筑高度增加约1倍、屋顶形式由传统变为现代。

2.2.2 地块

明清时期,街区的地块分布呈现点线状结合的特征,慈云塔、文武庙等文化建筑,以及部分居住建筑在地块中部呈点状分布,以“亦吾庐”商氏民居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主要沿南市街西侧线状分布。地块形状由相邻且属性一致建筑的外轮廓确定,大体呈纵向不规则矩形,面积为200.8—3 969.9 m2(图5-a);民国时期,已建设地块大多分布在文庙以北区域,且以居住建筑为主。除了在原有地块基础上扩张外,还在南市街东侧以及明清时期居住建筑周边新增地块。地块形状呈纵向、横向不规则矩形,面积为47.7—4 063.3 m2(图5-b);新中国成立后,街区北侧继续开发,西侧与南侧开始建设,地块功能得以丰富。杨判巷以北、府隍庙背巷以南区域开始增加小学、教堂、卫生防疫站、沿街商业等公共服务以及商业地块。地块根据属性以及道路界限进行划分,形状大体呈纵向与横向的不规则矩形,分布方式为混合拼接,面积为902.2—21 927.5 m2(图5-c)。

街区地块由北及南、由东及西发展。地块分布特征由民国以前的点线结合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混合拼接,地块功能在文化、居住类的基础上,增加了公共服务类以及商业类等。地块面积呈增大趋势,形状大体表现为纵向与横向不规则矩形两种类型。

2.2.3 公共空间

图4 街区街道形态类型

图5 街区地块演变

由于当地居民对佛教和教育的重视,形成了慈云塔、文庙、武庙周边的集聚性活动空间,文化建筑前的空坪作为公共空间延续下来。民居沿街道由外及里建造,且大多开口朝向街道,街道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居民日常交流的空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地块的建设,慈云塔、武庙位于厚德路小学内部,大大降低了居民的可达性,广场类公共空间仅剩文庙前广场沿用至今。南市街由于沿街零售商业的兴起而维持了以往的人流,仍有居民驻足交流,其余街巷的人气则大打折扣。

街区公共空间主要包含广场、街巷两种类型。广场位于文化建筑正前方,呈东南—西北走向,形状大体呈纵向矩形;街巷主要是明清时期已形成的传统街巷,其中南市街利用率最高。

2.2.4 建筑

街区建筑形态类型分析主要从建筑类型、形态体量、功能以及布局形式等方面入手(表3)。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是明清时期延续至今的天井式建筑,天井数量1—3个不等,形成2—4进厅堂式住宅。明清时期,居住建筑的形态体量大多为长进深的大体量矩形,文庙作为公共建筑呈大体量“L型”和大开间矩形特征。民国时期,随着土木结构建筑兴起以及采光需求增加,发展为大开间的小体量矩形。新中国成立后共有两类:居住建筑在延续民国特征的基础上,呈现为大开间的大、小体量矩形;公共建筑延续明清时期特征为大体量“L型”配合大开间矩形。建筑功能由地块演变可知,随着居民日常需求的增加,经历了文化、居住、公共服务、商业等功能的累加。建筑布局形式至民国时期大体有居住建筑的沿街分布和公共建筑的院落式分布,新中国成立后增加了行列式以及行列式与院落式糅合的混合式布局。

表3 街区建筑形态类型分析

综上,街区建筑代表性类型为天井式,形态体量分为3种:长进深大体量矩形,大开间大、小体量矩形,大体量“L型”+大开间矩形。建筑功能主要涵盖居住、公共服务、商业等,布局形式共4种:沿街式、院落式、行列式以及院落与行列的混合式。

2.3 基于城市形态类型学的街区保护与更新

2.3.1 街道网络和街道保护与更新

街区街道网络历经3个时期延续至今,维持了鱼骨状网络。现代街道在第3个时期开始出现,经历了功能、路幅宽度、形态空间、两侧建筑层高与屋顶形式的变化,但是仅有少部分位于街区建设控制地带,对街区整体影响较小,暂不考虑整改。

后期建设街道应以街道、巷道为基准,避免形态空间的变化,以维持路宽不等的不规则折线或曲线传统街道形态。现状街道、巷道部分路段路宽不足4 m,无法满足现代交通与消防需求,应在不破坏传统建筑的原则下,以最大覆盖面拓宽路面。街区北侧建筑密度大,建议着重在府隍庙背巷以北区域加密路网,提升居民出行便捷度;疏通街区南侧断头路,提升交通便利性(图6)。新规划街道与传统街道之间需延续层级分明的街道网络。

2.3.2 地块保护与更新

地块点线状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街区北侧、东侧,是自发形成的,并延续了3个时期,形状大体呈纵向与横向的不规则矩形,面积较小,需要进行保护,并作为后期地块更新的参照标准。混合拼接分布特征主要位于街区南侧和西侧,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点状居住建筑的扩散以及公共建筑的规划建设形成的,没有经历完整的类型变化过程,地块形状类型未改变,仅面积变大,因此不属于需要保护与更新的范畴。

厚德路小学分布在文庙武庙地块两侧,不利于学校的独立管理以及武庙的对外开放,建议将小学西侧地块并入东侧 ,原地块置换成公共性较强,且不影响武庙进入性的公共服务地块或公共绿地;位于杨判巷与府隍庙背巷之间面积较大的地块,可伴随路网加密进行二次划分,从而与传统地块相协调(图7)。

图6 街道更新示意图

图7 地块更新示意图

2.3.3 公共空间保护与更新

文化建筑前广场与传统街巷作为街区的两类公共空间,经历了3个时期并延续至今。广场位于文庙正前方,形态大体呈矩形,面积较大,是居民主要的聚集场所;传统街巷路幅宽度变化丰富,同一条街巷中,路宽较大处更易成为人们进行日常交流的空间,南市街作为街道也比其他巷道更具人流量。

公共空间的原有设施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而导致人流量锐减,建议在广场上增加桌凳、健身器材、电子屏幕等现代设施丰富空间功能,同时注意设施的材质、色彩等与传统风貌协调,电子屏幕播放内容也应该侧重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历史记忆的唤起。街巷拓宽改造在不影响交通与消防需求的前提下,建议在街巷较大节点空间两侧放置小石凳以供休憩交谈,街巷两侧建筑墙面也可挂置街区老照片,增强居民认同感。

2.3.4 建筑保护与更新

街区的天井式建筑作为典型建筑类型,从明清延续至今,形态体量中的长进深、大体量矩形和大体量“L型”+大开间矩形两种类型贯穿始终,商业建筑功能对比居住与公共服务功能,到了第3个时期才出现,沿街式、院落式建筑布局形式从明清时期沿用至今。

天井式建筑内部的厅堂组合形式与外部的赣派风貌、形态体量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闲置天井式建筑可置换为街区历史展览馆、历史生活体验中心、传统文化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建筑,在利用中保护,并带动人流量。以文庙为代表的形态体量与布局形式,适用于指导大多公共服务建筑的规划设计,其中的大开间矩形则是明清之后居住建筑的雏形,是居住建筑形态体量的参照。街区大多为居住建筑,公共服务与商业建筑在种类和数量上应适当增加,闲置建筑可更新为儿童与老年人活动中心、传统手工艺品商店、老照片摄影店等。现代时期出现的行列式、混合式建筑布局形式对沿街式、院落式传统布局造成了一定的肌理破坏,后期规划的建筑应采取沿街式、院落式布局为主。

3 结语

基于城市形态类型学探析城市研究要素不同时期的形态类型,能够有效指导城市保护与更新工作。本文构建了形态类型学研究要素系统,适用于传统城市的区域、城镇、街区、建筑等层级。应用到南市街历史文化街区,对其街道网络与街道、地块、公共空间以及建筑的形态类型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延续街区鱼骨状街道网络,加密路网并维持不规则折线或曲线的街道空间;调整厚德路小学一分为二的地块现状,进而增加公共服务地块或公共绿地;在广场、街道加设现代设施以提升服务质量;沿用天井式建筑以及文庙的建筑特征指导传统居住建筑与公共服务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希望能够为统一形态类型学研究框架提供参考,为城市保护与更新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案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