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李文鑫
摘要:在实行全面乡村振兴的前提下,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已经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在生产力大力发展的情况下,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肆意掠夺必定会给人类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三农”问题该如何有效协调才能实现全面小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人类文明形态历经三个阶段,已经到了探索生态文明这一阶段。***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人和自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处理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农民与土地两者之间如何和谐发展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民;农村;农业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2.01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三农”问题作为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的主体就是农民,农民作为连接农业与农村之间的纽带,是必须且首要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同时在我国,五位一体总布局已经成了我国开展各种工作的基本方针,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处理经济与土地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针,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人类文明形态历经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如今的生态文明是一个进步趋势,同时处理好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我国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1土地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关系
1.1农业文明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最早的形态是农业文明形态。农业文明并非突然出现,它是一个长期各种活动之间的各种延续和整合。我国的农业文明作为传统文化的源头,同时也是我国血缘、氏族、親情扎根深处的地方,而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外化为各自劳作的土地私有制,内化则成为注重伦理道德的心理基石。这种农业也必须依靠自然界获得基础的能量来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人类必须依附自然界才能生活和存在。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依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而这一点在比农业文明更早的原始文明中更能体现出人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人类首先产生的文明就是以采集、狩猎和捕捞为生产方式的原始文明。而原始文明在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通过父权社会完成最初的私有化。而这种私有化的形成在土地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土地这一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并且获得直接劳动物的来源,就是在农业文明下人类生活和生存的工具。
1.2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历史的重大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形态由原先的分开的、局部的各个小团体逐渐融为一个世界的整体。世界大市场的逐渐形成也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基础,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世界市场把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系起来,各地区、国家的经济、文化活动都在不断地加深当中。从农业文明时期,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到工业文明逐渐认识到了大自然的某些规律,并且开始试图去“征服自然”“驾驭自然”。这不仅仅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工业文明的形态下,土地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劳作物的重要工具,而是逐渐变成了产生利益的重要的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大批农民由于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而成为没有生产资料的人,只能成为工人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工人就是这样一步步的成为资本家的奴隶,而那些占有着大批好土地的所有者,光是在家里躺着收租也能一辈子吃喝不愁了。在这种资本主义社会,任何生产资料都已经被量化为金钱,而农业文明状态下的农业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一种耕种方式,随着大机器时代的到来和小农经济的没落,工业文明状态下的农业也变成了资本化的农业,土地也变成了资本化,世界逐渐慢慢地沦为了资本的世界。
1.3生态文明
***曾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是继工业文明发展之后出现的一个全新的文明。从农业文明形态转变到工业文明,可以看到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生态所造成的破坏有目共睹。生态环境已经变得岌岌可危。而人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通过实践改造客观实在。被改造的客观实在也包括了生态环境。人类从诞生以来就在不断的改造客观实在,由于人类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力量,这种改造表现为破坏环境而不是保护环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所掌握的强大的毁灭生态环境的力量与缺乏控制自己运用这些力量之间的矛盾,也正是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根本矛盾,同时也是我们要发展生态文明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人类会破坏环境,而是人类最终会借环境之手毁了自己。生态文明就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被提出来了。
第一,要明确的是生态文明是一种充满历史改革性的全新的文明形态,而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对工业文明的改良模式,否则那就是“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应该是一场关于平衡好经济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变革。它意味着一个社会的全方位整体性变革,包括主流意识形态、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
第二,是要明确生态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这一词的概念从诞生起就充满了歧义。一是在文明结构领域,可以把生态文明理解为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列的某一个领域;二是把生态文明看作是与工业文明相对立的社会形态。
2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的割裂与融合
2.1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的融合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事实上就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界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统一体。由于人类的一切物质来源都需要自然界来提供,因此人必须把自然作为一个活动对象,对自然进行改造以获取自身需要的一切能量来源。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农业文明初期,农业、农民、农村是属于一种和谐共处的状态,人由于对大自然感觉到神秘和深不可测,对大自然有着敬畏之情。在这个时候人与自然以人作为一种特殊的介体,实现了这种间接的统一关系。而在这种初期的农业、农村、农民这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怎样造成的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从采集文明到农业文明是怎样转化的一个过程。一万年前的农业革命,人类将自己置于所有其他动物之上,人类逐渐告别了狩猎采集,取而代之的是畜养种植。人们不需要再过度担心找不到食物甚至让自身成为猛兽食物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渐的改善劳动工具,提高劳动效率,文明在这个劳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同时农业的优势在于农业生产方式培养了人类更为复杂的社会组织和更有效率的社会结构。加上农业社会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人口数量,农业社会的族群开始逐渐挤压采集社会族群的生存空间。农业文明代替采集文明的方式,使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人类文明就以此为开端,在这种精耕细作的耕作文明中,人类逐渐认识到自然能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来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因此人类在这个阶段与自然达成了暂时的和解,不违农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符合土地栽种的培育方式,使我国农业能养育无数生灵。农业不仅仅是在生产方面给人带来了有利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人的其他方方面面。在农业生产措施上,天地人三者充分发挥和谐能动作用,人发挥聪明才智对土地充分利用,对土地精细加工,进行作物改良栽培,让地肥沃等,不仅形成与发展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优良传统,而且形成了中国人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重视耕读、勤俭持家的淳朴家风。农业成为农民赖以生存的工具,农村是农民生活栖息的家乡,一切的人类生活就这样在农业文明社会中和谐的进行着。
2.2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的割裂
人类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但又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是动物无法拥有的。这种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人类在不断地进行生产实践活动中在慢慢地改变自然,使自然界成为人化的自然。这种人化的自然在工业文明形态下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工業文明下,人开始对自然有了一种索求无度的趋势。在工业文明社会下,农业、农村、农民这三者呈现出互相割裂的状态。
农业不再是普通生产粮食的农业,农民也不再是指代表种菜种田的农民、农村也不再是农民生活的农村,它已经有的新的意义上的经济价值,一切都已经开始变成可以用金钱来衡量所有的东西。农业、农民、农村都已经资本化。农业产量的增长可以带来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加不可避免地带来经济规模的扩大;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可以让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商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本。资本家的联合是常见的和有效的,工人的联合则遭到禁止并会给他们找来恶果。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工人的农民,就这样被迫离开了农村,前往城市谋求生计。一些由于年龄、身体、性别被迫留下来待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就这样形成了一个内卷化的小型社会。传统的农业部门有着大量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农业部门转入工业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发展的未来是向好还是向坏发展,其答案就在我们脚下的土地里。
在工业文明形态下,农业发展正迎来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体现在使用技术上,大量的新型产品的使用让农作物获得了很快的增长量,高度的机械化、规模化、自动化的农业模式免去了更多的人力使他们进入工业部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打工人”,这种模式虽然给我国带来了农业产量成倍的增长,但是在自然环境方面付出的惨痛代价是巨大的。大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大自然的退化,像是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温室气体的排放等问题层出不穷。二是体现在属性上。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属性转变为具有多功能属性的代表物。农业作为人与自然连接最为紧密的行业,本来应该具备多重功能,只是在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局限性所以只有生产功能。农业除了具备生产功能外,还应具有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功能。
2.3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的再融合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中华五千年不断传承下来的农耕文明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三农”问题的提出,对于我国来说它不仅是一个经济层面上的微观问题,更是处于一个国家层面的宏观问题。自2012年中国生态文明战略开始之初,就在国际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充当着引领潮流的主担当。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和谐的处理好遇到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目标还是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个文明形态,对农业的发展要求更加严格起来。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是互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路径在农村范围有下列几条。首先是生态建筑实践。近年来,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对生态环境污染非常大,这个问题已成为新农村生态建设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建设排污设施、沼气池等解决生态建筑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其次是生态经济问题。农村之所以留不住劳动力,正是因为农村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在现行的生态文明战略下,必须大力发动农村群众回乡创业,积极开办乡村中小型经济企业,实现“两型”农业的发展。最后是生态思想建设问题。这也是很难去解决的一个问题,要通过宣传来改善思想。在生态文明时代,农民在自身所处的农村就能获得生产资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结语
目前,人类社会已然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既分享经济所获得的利益,也共享环境破坏所得的恶果。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从自然中获得生存的物质基础,也获得自然带给人类的反噬。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从最开始的原始文明到如今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两者之间其实从开始之初就是一个整体。人类的生存发展基础都由自然提供,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经之路。在以往追求经济快速得到发展的时期就必须实行工业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走工业化道路时往往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思路,这种传统的思路也使得这些国家得到了自然的报复,以至于自食恶果。实际上,人类拥有的大部分的自然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用完了就没了,遭到破坏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体系不可能仅依靠如今的科学技术就能够恢复到原先的和谐状态。生态问题的最终矛头还是指向了人,只有人类从自身做起保护自然,才能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所谓生态文明建设,实质就是回归天道。把资本关进笼子里——这就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结果下,农民、农业、农村三者之间才能实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5-19(01).
[3]田松.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环境危机无法得到有效解决[J].绿叶,2011,(06):19-2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5]郭晓雯,张红玉.论农耕文明演进中农业文化的优良传统[J].农业与技术,2020,40(07):173-175.
[6]胡美伦.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J].财富时代,2020,(08):1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