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吴陈舒 李平
摘要:构建湘赣边区域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是落实《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重要实践,是盘活赣边红色文化资源并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迫切需求,是湘赣边红色培训产业链条日趋成熟后的积极作为,更是“湘赣一家亲”理念的情感共鸣。但也面临红色教育培训产业化步伐较为缓慢、红色教育培训多业态融合发展程度较低、红色教育培训的共建共管模式不够明晰等困境。以江西省萍乡市为例,通过以红色名村建设带动场馆设施保护利用、打造“湘赣2小时红色培训圈”、探索干部教育跨区域合作共享体系建设、推动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产业链提质增效等路径,为湘赣边区域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的发展壮大提供建设性方案参考。
关键词:湘赣边区域;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合作示范区;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2.027
2020年12月,第五届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交流会在莲花县召开,湘赣边24个县区代表共同签署了《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正式组建。202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把革命文物、历史文物、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利用和青少年教育、干部教育相结合,依托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基地构建湘赣边区域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这从国家战略和政策层面进一步为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指明方向。
1共同体视角下的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协同发展思考
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共同体”概念,即通过某种积极的关系而形成的群体,统一地对内对外发挥作用的一种结合关系,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组合。腾尼斯的共同体概念同样适用于构建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共同体,即通过政策、情感、地理位置等多方积极关系而走向联合体的群体。
共同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解决问题”,直接原因是“合作和交流”。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育联合体构建的主要动力也是在于解决湘赣边碎片化的红色教育培训现状,在理性评估的基础上结成类似利益联盟式的互利共存的行动体,以期达到利益共同体的行动框架,最终实现经济效、社会效益。
1.1“资源共享”理论:构建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共同体的理论支撑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是红色教育培训的使命与职责。集政治、文化、教育、历史资源于一体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优质资源。引导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市场走向融入的一个资源因素便是湘赣边红色资源具有串联成线、组合度好等特征,同时也突出表现为缺乏合作抓手、内容同质建设、联系不够紧密、品牌不够统一等问题。湘赣边涵盖湘鄂赣、湘赣革命老区的中心区域,具有联动发展的巨大潜力,但在各自的区域内红色教育培训资源上又表现出“碎片化”与亟须同其他区域红色资源“共同拼接”的特征,通过湘赣边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和项目合作资源共享,有助于完成湘赣边红色资源的整体拼图连接。进而为统筹推进培训基地建设、联合开展培训课程研发、科学规划参观培训线路、优先利用培训资源等方面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共同体的集合式“拼接”,有力壮大了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行业和细分市场。
1.2政府的支持要素:构建湘赣边红色培训教育共同体的主导力量
湘赣边红色培训基于跨省联动等因素,涉及多方面、深层次、多部门的协调合作,需要多方共同发力完成。随着国家层面对湘赣边革命老区发展的战略部署,湘赣边省际联席会议等加强了协同合作,为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走向“集群”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相关要求,湘赣边区域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构建的具体举措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加强革命文物、历史文物、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利用;第二,青少年教育、干部教育相结合,开展湘赣边红色研学,打造一批区域研学品牌;第三,依托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基地构建大井冈山培训圈。
1.3民间交往动力:催生湘赣边红色培训教育共同体的内生源泉
加强湘赣边红色培训的交流交往,也是当地人民的热切期盼的结果。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的主体是学员,作为相亲相爱的江西老表和湖南老乡,湘赣边老区人民交流交往与协同合作的传统风格,自然是新时代构建湘赣边红色培训教育共同体的赓续发展不竭动力。湘赣边区老区人民在历史发展上历来交流密切,语言习惯、传统习俗等具有高度的包容度,具有深厚的情感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基础,具有湘赣一家亲的优良传统。
2构建湘赣边区域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意义重大
湘赣两省都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开展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合作,将有利于加强湘赣边各县(市、区)红色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共同探索构建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新模式。
2.1新机遇新理念:盘活赣边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迫切需求
湘赣边特有的红色文化、人文资源,被盘活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给罗霄山脉片区带来新理念、新信息、新的发展机遇。湖南和江西同为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红色文化交织、红色景点跨省连片,尤其是两省交界地区,是红色政权、革命军队和“第一军规”发祥之处。这片区域内曾发生秋收起义、平江起义、三湾改编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发展红色旅游区域合作空间巨大。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所立足的红色培训素材资源散落在湘赣边各个县区,加强湘赣边红色培训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具有迫切性和可行性。
2.2树立特色品牌形象:赣边红色培训产业链条渐趋成熟后的积极作为
湘赣边红色培训产业链条渐趋成熟性,成为红色培训教育联合体建设的品牌效应需求。湘赣边党性培训基地本着开放、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可以集中资源做好做活红色培训市场,更好地提升红色培训水平,樹立特色品牌形象。依托红色培训、红色旅游助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建设模式已经成为湘赣边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继续加大协同力度,有助于罗霄山脉老区人民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湘赣两地红色教育培训行业强强联手,通过保护传承好红色文化基因,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溢出效应,加强资源整合和区域协同发展,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构建红色文化链。湘赣边相关县区具有共同发展红色教育培训产业的强烈意愿,以红色培训推进湘赣边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模式具有可行性。
2.3国家政策利好:红色培训教育联合发展的战略支撑与政策呼应
不论是《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引导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与湘赣边区域协同发展,还是《“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要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党和国家对湘赣边革命老区发展是给予了高度关注与关心。随着《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的构建湘赣边区域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推动湘赣边界地区红色培训事业快速发展,已然成为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具体举措,是打造湘赣边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区、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政策引导,合力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溢出效应,加强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和区域协同开发,打造湘赣边红色文化品牌势在并行。
2.4地缘优势叠加:湘赣边红色培训教育题材共享体现“湘赣一家亲”理念
地缘优势上,湘赣边立体式交通网络为红色培训跨省跨区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地理和交通优势为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发展赋能。湘赣边革命老区拥有毛泽东故乡韶山、李立三故乡醴陵、浏阳文家市决策、中国工人运动摇篮安源、引兵井冈决策地莲花、三湾改编永新、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等标志性红色文化资源。实现了湘赣边干部教育培训的跨区域合作,对整合区域间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利用,对进一步深化湘赣边革命老区情感共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湘赣边区域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的探索困境
尽管湘赣边红色教育教育培训联合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诸多问题。
(1)红色教育培训产业化步伐较为缓慢。红色培训为湘赣边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如何以红色培训带动湘赣边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路径探索仍不够明晰,湘赣边红色培训产业化发展规模偏小、红色培训的经济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以红色培训助推湘赣边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动动力明显偏弱。
(2)红色教育培训多业态融合发展程度较低。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不仅仅是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的硬指标,还肩负着带动其他红色培训业态的协同发展任务。在湘赣边区域合作的大潮中,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必须与红色文化旅游、红色名村建设、“湘赣红”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等多业态携手并进的过程,而不单纯只是简单的红色培训的简单相加。
(3)红色教育培训的共建共管模式不够明晰。由于湘赣边地处江西湖南两省交界处,涉及多部门的管理协作问题。在竞合模式下,湘赣边各区县对打造湘赣红红色培训共同体的总目标是大力支持的,但涉及具体的利益分配问题上,各县区基于各自的发展定位,在落实上仍存在争议和分歧。尤其是在两个省际交汇处,如何协调好各县区红色教育培训的细化利益,在做大做强湘赣边红色培训大市场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好各县区的利益分配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4萍乡市落实湘赣边区域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的实践思考
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模式正从构想走向落地,湘赣边各区县也在积极探索新方式、新途径。萍乡市是湘赣边区域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萍乡市实践探索为例,为湘赣边区域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的发展壮大贡献萍乡方案。
4.1以红色名村建设带动场馆设施保护利用
以红色名村建设带动沿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秋收起义烈士陵园、莲花县湘赣省一苏一大会议旧址、红军学校、云程烈士公园等红色资源,深入挖掘汉冶萍公司、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安源矿山工业遗址、芦溪电瓷工业遗址、湘东南繁精神展示馆、棋盘山三年游击战争旧址等历史文物内涵建设。将红色教育培训与红色名村建设相融合,巩固提升萍乡市县两级党校和甘祖昌干部学院、安源“把一切献给党”党性教育基地、湘东区党性教育中心、芦溪乡村振兴学院、芦溪袁水源红色教育培训中心、上栗斑竹山党性教育基地等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支持打造为井冈山干部学院红色培训联合教学点,推广红色培训助推乡村振兴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的成功模式。
4.2打造湘赣边区域红色旅游品牌
(1)打造“湘赣2小时红色培训圈”。大力提升红色教育培训质量水平。地理区位优势将长沙、韶山、萍乡市区、莲花、井冈山联合形成了2小时红色培训圈。在资源共享、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后勤保障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共享机制。坚持以甘祖昌干部学院“一院两区”为阵地,主动与长沙市委党校、刘少奇纪念馆、湖南韶山管理局、韶山市委党校(韶山干部学院)、株洲市委党校、湘东区党员干部培训中心、安源党性教育基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湘赣边红色培训机构加强合作,积极把武功山、安源、杨岐山、荷博园等景区纳入赣湘精品旅游线路,主动融入井冈山大红色培训圈,优化提升“韶山—安源—芦溪—莲花—井冈山”、穿越湘赣边重走秋收路等经典培训线路。
(2)唱响“萍水乡逢·缘聚天下”特色文旅品牌。将红色培训融入文化旅游共生发展模式中。通过加强对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秋收起义烈士陵园、凯丰故里、王麓水烈士纪念馆、刘仁堪故居、甘祖昌将军故居、胡耀邦革命生涯第一站、列宁学校、斑竹山起义旧址、莲花一枝枪纪念馆、沿背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刘型展馆等城市地标、文博场馆等红色资源的宣传推介,唱响“萍水乡逢·缘聚天下”特色文旅品牌,夯实湘赣边红色培训的内涵建设。以系统整合思维挖掘整理萍乡市丰富的红色资源、感人的红色故事,串珠成线集成系列精品路线,举办红色文化旅游节,发行湘赣边文旅惠民卡,将萍乡建设成湘赣边乃至全国重要的红色教育培训高地、党史学习教育的打卡地。大力弘扬“安源精神”的时代价值,开展“文化+旅游+教育”的红色研学游,打造全国知名的湘赣边区域红色旅游品牌。
4.3探索干部教育跨区域合作共享体系建设
打造湘赣边跨区域合作党校。以赣湘边干部教育培训为载体,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实现了干部教育培训的跨区域合作,对整合区域间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利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共同开展特色课程培育、师资力量建设、研究成果转化、主体班次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打响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品牌。采取统筹规划、联合运营的模式,在井冈山、萍乡、长株潭地区分别设立基地。发挥中国井冈山干部培训学院的龙头作用,深入构建湘赣边界红色培训干部基地、罗霄山片区脱贫攻坚干部学院、湘贛边红色文化研究院等整合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的新平台、新机制,采取统筹规划、联合运营的模式,在井冈山、萍乡、长株潭地区分别设立基地,从而为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各县区搭桥牵线,完成整合提升。
4.4推动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产业链提质增效
红色培训产业是湘赣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以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共同体实践增强红色培训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一方面,加大对企业围绕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教育培训相关附属产业的支持。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红色课程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加强对教学师资的统筹和发展工作,提高培训课程的质量和数量,促进红色教育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延长教育培训产业链,丰富教育培训形式,在红色革命培训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体验项目。从点上、线上、面上三个维度破节点、攻难点,在优化升级景点景区的同时,丰富吃、住、行等业态,加快建设配套设施,提升全域旅游承载力,通过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体系和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备的红色教育产业链,使得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合作中的利益共同体价值得到彰显。
参考文献
[1]喻彬彬.构建湘赣边红色教育培训联合体[N].浏阳日报,2020-12-30(A2).
[2]郑荣林.《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公布[N].江西日报,2021-10-24(02).
[3][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3.
[4]马跃.冷思考:“一带一路”深层问题与关键问题梳理及求解[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277.
[5]苟海博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深化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研究[D].长安大学,2019:2.
[6]高国力.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走稳做实——《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解读[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249819658034037&wfr=spider&for=pc.2021-10-2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