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TRIZ理论在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研究

时间:2024-04-24

陈 坚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浙江宁波 315599)

1 TRIZ理论概述

TRIZ理论是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1946年由苏联创新发明家阿奇舒勒提出,在总结了人类发明创造活动规律基础上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提出的为创新活动提供方法与思路指导的理论,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从总体上概括了创新活动的基本法则,为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和方法论遵循,有助于对问题进行技术性分析、梳理和思考,找到突破点,且在资源上对问题进行解决,还可对技术未来的发展状态做出评估,进而加强创新问题的解决效率。较传统的创新方式具有完善、高效、全面、系统的特征,被称为“神奇的点金术”,是当前全世界公认的指导创新实践的最佳工具。国内外研究和实践都已证明,用TRIZ理论指导实践将加快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将TRIZ理论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对于提升创新型人才竞争力具有实践意义。

2 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

创新创业能力是以创造性人格形成作为根本、以创新创业素质形成作为中介和以创新创业关键能力形成作为支撑的人格-素质-能力系统,是一个人在奋斗过程和事业追求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总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能有效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经验、技能等能力素质,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尤其普遍缺乏颠覆式创新的能力,如有研究者指出当前教育培养人才的问题:“‘我们许多大学正试图用19世纪的方法来培养21世纪的学生。’这反映了当前高校固化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学不能用’或者‘学不够用’的尴尬处境。”

2.1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偏颇

传统教育中,过于强调教师主导地位,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学生是受教育者,单一的、他主的被动的学习接受知识,缺乏主动质疑、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虽然,当前大学生在高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被尊重和重视,但传统填鸭式地教学方式依旧大量存在,尤其在基础课程学习中,久而久之,缺少创新的思维和想法、怀疑能力较低。

2.2 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上不够灵活

传统教育中,强调高度集中统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执行“统一化”的教学管理和培养模式:统一标准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大纲,规定教材、教学管理和评价;忽视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专业设置上搞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各学科间知识点重复性高致使教学内容重复,相似专业和相互关联的课程配套安排缺少应有衔接,相较于科技的快速更新,高校教材普遍缺乏相应更新,存在知识老化、内容重复等多种问题,“老龄化”的教材滞后与现实脱节,特别是实用性强、内容变化大的学科往往慢一拍,知识跟不上实际应用发展的步伐,学生很难了解到最新、前沿的技术,同时,高校教学实践更加趋向于理论方面的建设,减少了把先进知识与实用技术有机融合的机会,开设的基础实验课程中的实验多数为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较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不够与时俱进

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学生作为客体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被动学习,缺少主动地探究知识点或自主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对课本依赖性强。只是不断地被动接受知识,而不去思考它的真正意义,往往局限于教材提供的理论,易形成思维定式,机械、习惯地思维对创业者来说较为不利;对一些权威学术或作品缺少批判质疑,使得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受到制约,在实践中缺乏举一反三应用能力。

针对上述高校教育的问题,我们需要使用TRIZ理论去进行解决。

3 TRIZ理论应用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

3.1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增加知识储备

TRIZ理论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用过程中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增加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有着非常大的优势,TRIZ理论提供了怎样去系统、准确地分析问题而且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科学方法,而这种创新的思维培养体系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各高校引进TRIZ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让学生去进一步了解TRIZ理论的概念以及它的体系架构,日后在进行创新活动中可以利用该理论提供的直接的或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信息,以此来填补学生知识、信息的有限性,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TRIZ理论不仅能指导人们更加高效地开展创新,更重要的是能为人们在产生创新思维后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和实践素质。学习、领悟和应用这种方法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创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创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可以培养的,通过系统地教育培养创造性思维、聚合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使青年学生具创造性的意识和人格,增强学生的创业创富实践本领,让每一个大学生具备发明家、创业者的潜质,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

3.2 有助于大学生快速并准确的解决问题

当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时,往往偏向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或是创业能力的培养,当大学生在进行项目过程中出现新问题时却无法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TRIZ理论当中的物—场模型作为描述、分析和实现产品功能的重要工具,应用该模型帮助实践者快速、准确地分析和发现核心问题,快速高效地解决了问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以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时,常常会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混淆,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传统教育使得大部分学生存在功利心理,片面地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参加各种竞赛,可在赛后即停止自己的项目,止步于实践的开端,缺乏创业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这不仅缺失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还失去了学习如何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机会。创新创业教育,既意于创新,也意于创业,创业则需将串行思维转变为创新能力,也就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相互结合。当代大学生在TRIZ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通过遵循TRIZ理论揭示的技术创新路线,更好地把握创新活动规律,针对性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自身核心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3.3 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更具科学性

掌握TRIZ理论后,可增强对创新活动中所具备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主动对创新意识进行规划和管理,其通常是进过一个系统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的核心,然后用于一些形式化的手段,比如使用TRIZ理论中的原理、方法以及原则等将问题有程序化地解决。在这个当中,TRIZ理论其实是将一个非常复杂的解疑过程,转化为一个科学化的程序运行过程,这使得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也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创新就是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过程中得出的启示,是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下,找出问题,运用TRIZ理论的科学化地解决问题,从而使得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因此,在高校教育顶层设计过程中,明确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自觉地渗透TRIZ理论并以其为指导,改革传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有助于我们探索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业激情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

4 结语

TRIZ理论是解决创新性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的过程中找到科学化的探索方向,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TRIZ理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甚至对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高校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在TRIZ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专业学科特色,从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过程评价、实践育人等方面进行综合系统改革,构建起全面的创新创业教学理论实践体系,进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人才培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