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数智化背景下“1+X”证书与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融合研究

时间:2024-04-24

刘佳莉

摘要: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热点,数字化、智能化推动产业转型不断升级,企业对适应当下经济发展、产业转型、行业变化的人才需求更为强烈,尤其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对各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梳理目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剖析新的时代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以数智化的时代背景对会计职业发展的影响为基础,从人才培养标准的确立、专业课程的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梯形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进行数智化背景下“1+X”证书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研究。

关键词:数智化;“1+X”證书制度;高职会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3.083

近年来,高新技术发展迅速,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席卷各个行业,行业变革技术革新刻不容缓。在数智化的推动下,“会计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会计消亡论”等一度充斥网络。会计从业人员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会计职业发展和会计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大变革新格局的经济背景和形势下,会计人员必须要转变传统观念,跟紧时代技术前沿,完成自我革新和转型升级,才能以全新的姿态和面貌面对新经济行业形势下的巨变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急需进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革新,培养懂财务、懂业务、懂技术的智能财会人才。而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第一次提出的“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出路。

对于目前结合数智化时代背景会计专业如何培养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怎样的高职会计人才,必须要推进会计专业“1+X”证书的试点工作,要清楚目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要明确推进“1+X”证书制度对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会计职业发展的现实意义,要准确把握“1+X”证书制度与会计人才培养融合的核心要义。只有这样,才能把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这项职业教育改革新制度的融合研究贯彻落实好。

1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1.1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数智化经济转型需求不匹配

目前,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定位于专业技术技能层面,缺乏对会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意识。但是,数智化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下会计人才不能只局限于会计理论知识、基本核算技能,更应该熟悉和掌握新技术下会计与其他知识技能的融通,比如大数据财务、业财一体、职能财税等,拥有能够利用科学高效的新兴技术解决财务会计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大部分高职会计培养目标仍然停留在核算型技术人才培养,高职会计教学内容传统、陈旧与实际脱轨错位,传统课程和专业课程占比大、划分细、缺少新兴会计学科课程、数智化财务课程以及管理类技能培训课程,多以准则和法规的教学为主,注重核算型会计人才培养,对会计分析、管理、财务综合能力素质不够重视,难以培养出数智化经济转型所需要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无法符合用人单位的期待、无法满足数智化时代的社会行业需求。

1.2行业新技术需求与会计教学供给脱节错位

在技术革新、行业转型的推动下,很多高职院校在逐渐尝试将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融入常规的高职会计教学,在沿海和中部地区的高职会计学校最先开设了智能财税、数智会计、财务共享、业财一体、财务大数据分析等课程。但大部分院校仍停留在会计信息系统教学,仍然专注于传统做账软件的学习和操作,进行简单重复性的核算工作,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与财会教学还未达到深度融合,对于科学高效的大数据智能化课程不屑一顾,忽视行业需求,导致校内的教学供给与行业需求脱节错位。

1.3传统课程设置制约课程体系交叉融合

高职教育应具有服务区域经济的职能,应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程度高的专业人才,但技术更迭、商业模式变换、会计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够轻松被财务机器人替代,业财一体和财务共享的出现使会计的核算职能变得淡化,企业更加注重财务人员对大数据的处理、加工、整合的能力。而现行的高职会计课程,比如财务会计、经济法基础、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政府会计,过分强调会计相关性,各门课程之间又相互孤立、边界分明,有的课程甚至存在学期之间重复等弊病。这样的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新时代发展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匹配,在这样传统的课程体系下,教学与实践不符,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无法得到企业环境、业务流程、实操情景的模拟训练,也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因此,重构会计类专业课程体系是改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内容。

1.4教师队伍无法满足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

自2020年以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已经逐渐成熟,各大高校为丰富课堂教学手段,采用翻转课堂、在线教学、线上实训、微课慕课等形式的手段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教师上课管用PPT讲课,教学方法单一传统,课堂氛围兴趣不浓,学生参与度低,甚至存在学生盲目练习、教师照本宣科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与高职教师对于新技术、新内容的不熟悉,技能掌握不全面有关。另外,目前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年纪上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师资队伍没有体现出梯形师资队伍的优势,多数教师为刚毕业的研究生或者是年纪大的老教师,年轻教师缺乏企业实践和会计教学工作经验,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操实践的能力不足,造成教师层面理论和实践的脱离。老教师经验丰富,但是在对新兴技术的运用和掌握方面困难较大。

2数智化对会计职业发展的影响

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发展趋势为会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对会计职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很多繁琐重复性强的工作能够被轻松解决,但这也让会计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工智能的替代,大数据技术轻松获取资料信息,会计人员在会计岗位中必须要被重新赋予新的职能。

2.1数智化改变会计人员的结构

数智化时代,基础会计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技术轻松取代,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将企业一些重复的流程化的工作将被智能化的技术解决,比如报销工作、核算工作等借助AI技术、图像识别等技术可以轻松、快捷的得到解决。会计工作对历史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等基础核算性工作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会计人员真正从重复基础性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会计职能从传统的核算型职能向内控、战略等能创造更高价值的企业管理职能转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能仅仅具备基础核算能力,更多的是拥有组织、管理、应变、预测、决策的领导力。

2.2业财融合价值创造功能越来越明显

传统的会计工作中业务与财务是相割离的,很难有财务人员能够既懂业务又懂财务,但是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会计工作业财一体、业财融合得到实现,财务信息、财务数据得到有效整合,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传统财务报告提供和反映过去交易和事项,而数智化时代会计工作要求会计人员需要将企业业务模式流程深入了解掌控,在此基础上以前瞻性的方式对企业经营管理、市场环境、客户资源等进行建模,分析影响业务和市场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驱动因素,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会计人员要能够具有使用 AI、数据挖掘等技术,通过高效的数据分析获取前瞻性的见解,从而挖掘价值,创造财富。

2.3会计职业技能更广泛

数智化推动了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会计职能的变更导致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也在随之调整,其中管理技能和信息技术掌控力就显得愈发重要。

(1)管理技能主要是指管理意识、沟通能力、辨别力和领导力。其中管理意识就是能迅速了解客户并组织价值创造的能力意识;沟通能力即能够将信息有效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支持的语言表达能力;辨别力,就是能够对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资源、市场拥有职业敏感性,能够快速在大量的数据下进行有效辨别和判断的能力;领导力,是能够充分发挥职业专长,整合各个部门资源力量,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价值最大化的能力。

(2)信息技术的掌控能力主要体现在:①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能够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根据业务流程和财务需求,简单快捷的实现数据统计和信息整合。②具备一定的建模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高效利用信息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建模和分析,形成可视化的报表,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前瞻性的分析和部署。

3数智化背景下“1+X”证书制度与会计人才培养融合的要义

3.1确立市场需求型人才培养标准

3.1.1业务素养方面

数智化等新兴技术带来财会行业业务与业态模式的改变。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标准必须紧跟行业需求变化发展,与行业密切联系。市场需求导向性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输出质量的标准。因此,为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合适人才,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对用人需求开展贴合实际的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来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调整,对课程标准、教学体系、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部署,同时,还应当把“十四五”期间高校高质量发展作为基本主题,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改革。而“1+X”证书制度,为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它契合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高职教育决不能停留在基本财务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应该具备上岗就能实操的技能需求、数智化环境新技术运用,以及熟悉市场业财融合的能力。在数智化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不仅要懂财务,还要懂业务,懂人工智能,擅长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会计人才市场结构性需求的转变。

3.1.2职业素养方面

数智化时代下会计人才的道德伦理、价值取向、职业素养也是不可忽视。传统的人才培养倾向于对专业知识点、技能点的教授、学习,而对于人的价值品格、素养内涵的培养没有在日常的教学教育中深入融合形成一定的教育范式,形成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相统一的培养目标。数智化背景下“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确立的培养目标,必须要求三年的高职会计专业学习,授课教师应结合每门课程具体内容,结合“X”证书岗位实操业务内容深度挖掘其内在的思政元素、职业素养和应具备的思想品格,通过梳理、设计、融入教学设计。在“1+X”证书制度的融入中不可避免地会通过,例如小组讨论、头脑风暴、观点分享等形式的活动项目,可以借此形式将职业素养道德教育、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巧妙深度融入。

3.2重构课程体系深入课证融合

3.2.1重构课程方面

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能够快速适应市场行业需求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数智化时代的背景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兴技术的推动下对人才的高新技术掌握、数据分析管理、智能工具手段的运用的要求更高。所以,首要任务是对现有的会计专业课程进行重构调整。重构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针對高职教学中传统的,不符合行业需求的落后课程应该删除,比如会计手工账务实训课程、珠算课程等,增加适应新技术行业发展需求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中适当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数据挖掘、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跨学科基础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新兴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调整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将具有重复性的课程进行整合合并,并且对于管理决策方面的课程比例适当增加,如《内控治理》《创新创业》《风险管理》等,培养学生的商业意识、拓展学生的商业分析能力。

(4)注重大数据智能化新兴技术产业下的职业道德培养,在专业课程的职业道德建设模块必须强调学生的商业伦理、尊重隐私、数据安全意识等。

3.2.2课证融合方面

“1+X” 系列证书包括大数据财务、财务共享、业财一体等,各个证书与产业、岗位、需求对标分析,形成任务技能点的教材和学习资源,可以通过类似课程置换、重点内容强化、实操技能补充、深度广度拓展等方法进行融合。如可以将“会计手工账务”,替换成“财务机器人”“业财一体化”;将“会计电算化”替换成“财务共享服务”;将“纳税申报技能训练”替换成“金税财务应用”或“智能财税”。一方面通过加入仿真实操加深对原理、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全方位、全流程的掌握熟悉相关的业务和技术提供保障。通过增加适应新技术环境课程和证书,开设课证融合新课程,构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产业环境下相配套的课程,是将“1+X”证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题中之意,是打破传统教学中业财分离、财税分离的弊端,实现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技能与行业岗位接轨的新途径。

3.3优化教学组织实施

数字智能化的背景趋势下,高职院校教与学的教学组织模式不再局限于课堂,数智化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学习可以发生在无时无刻。课前,教师可以把知识性、概念性的内容、案例、背景等内容在一些智慧化平台如超星学习通、云课堂、雨课堂等,进行清单式的发布,学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主学习。这些智慧化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发问、共同讨论的环境,也为任课教师收集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提供可视化的信息,为线下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课中,教师根据业务岗位需求设计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训任务清单,实现模块化仿真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岗位实操技能,打破理论知识与实操脱节错位问题。课后,学生所有学习行为、轨迹、成果的数据都记录在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后台数据,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优化教学活动,实现科学的全过程培养。同时后台数据也为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很多辅助决策数据,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另外,在数智化教学趋势下,会计专业实训课不再是“教师操作,学生模仿学习”的教学模式,特别是“1+X”证书制度的推进,为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大数据网络的便利之处就在于,不再需要价格昂贵、安装复杂、对环境要求极其严格的财务软件,只要有网络,学生就能在各种智慧化平台、云平台、网站观看实操课程、直播讲解,真正做到学习效果、教学效果的立体化、可视化。

3.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X ”证书制度在高职会计专业的实施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还要能够对行业动态熟悉了解。对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重视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以便更好地胜任全新的教学环境,完成“1+X ” 教学目标。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以下几点:

(1)高职院校应加大与社会各界,尤其是与企业的联系,共同制定高职会计教师的实践培训工作,锻炼教师实操和将理论知识转化的能力,丰富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高职院校要坚持深化校企合作,“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邀请企业高管或者财务主管入校现场教学,或担任兼职教师,开展讲座交流,弥补校内会计教师实践不足的问题,巩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网络技术、计算机操作能力,应组织系统的学习培训,与“1+X”证书试点公司达成协议,证书智慧平台的技术人员定期与学校教师开展沟通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

(4)跨专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群建设,汲取融合各专业的优势,通过调研、研讨、梳理、整合,达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都得以改进与创新的目标,实现数智化背景下“1+X”证书与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付建华.财务数智化基础研究[J].会计之友,2021,(18):2-8.

[2]章君.“互联网+”人工智能视域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改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1):59-64.

[3]钟媛.“1+X”财务数智化视野下的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0,(11):109-110.

[4]闫晶晶.“1+X”證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06):113.

[5]包根梅.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探讨[J].会计师,2021,(12):116-11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