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智慧改变「懒人」生活

时间:2024-06-01

周末的早晨赖在被窝里,玩着手机就能指挥大小家电开工。美食烹饪动嘴就行,扫地机器人听你号令,家里温度随心变,洗晾晒动动嘴就能搞定。能靠嘴解决的绝不动手,能动手解决的绝不跑腿,「懒得理直气壮」就是「懒人」生活的最终奥义!

偷「懒」一时爽,一直偷「懒」一直爽!能靠嘴解决的绝不动手,能动手解决的绝不跑腿,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哲学就是要「懒得理直气壮」。

Part 1 睡眠篇

很多人都以为那些成功的高效职场人天生精力旺盛,加班到凌晨4、5点,眯上个把小时就能满血复活。

事实恐怕要让大家失望,小编跟一些大家眼中比较成功的朋友沟通过,有企业家,有咨询顾问,有职业经理人,有大学教授,他们工作效率应该算比较高了,但都不太能熬夜。

之所以能保持较高工作效率,是因为他们科学地管理了精力,把有限精力用到了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善于偷懒是说,能用工具实现的,从不用自己做,所以他们的工作生活充满了各种智能硬件、协同软件。协同办公的软硬件让他们的碎片化时间也能创造高效的价值,让有限精力发挥最大功效。这叫精力的节流。

保证睡眠,就是给自己充好电,保证尽量多的精力供给,这让他们每天都能有大段高效率的工作状态,面对重要总能状态在线。这叫精力的开源。

道理虽然简单,但小编发现,很多人都难做到睡好觉这件小事。

睡觉的重要意义

人一生当中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不仅影响人的生理机能,也会影响人的认知功能。

长时间觉醒学习工作时,脑内突触连接增多、增强,导致突触间隙饱和,阻碍随后继续学习工作。睡眠可以减弱突触连接到基础水平,为随后的学习记忆提供充足的空间和能量。而且,研究证实睡眠能够促进学习的记忆巩固(sleep-dependent memory consolidation)。

睡眠不足会通过损害神经元问的相互连接,进而造成记忆的缺损,导致错误记忆的形成,也就是说睡不够,会让脑子变傻。

更为严重的是,睡眠不佳与不足,会致使个体出现躯体不适、心理状态失衡、焦虑情绪等现象,甚至导致躯体疾病与心理障碍。

睡眠不足同时还会影响个体的风险决策,使个体失去理性,更倾向于风险寻求(risk seeking)。

谁能想到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睡眠这种古老的习惯,却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最优先于其他生理需要的基本需求。

现代生活的困境是,人们越忙碌时,睡眠便越容易成为首要牺牲的时间。

《中国睡眠指数调查报告》指出,2015年我国居民睡眠不足比例高达31.2%,高达37.8%的职场人士会因睡眠问题而影响到白天的工作效率。

睡觉的最佳时间

有些人之所以能睡好觉,并不是因为身宽体胖无忧无虑沾床就着。而是因为他们对时间掌控的比较紧,不让自己熬夜,因为熬夜对身体的损伤。通过补觉也弥补不过来。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的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不尽相同。许多生理过程都会呈现24-25小时的波动周期。但人与人的昼夜节律存在较大差异。每个人的睡眠类型(chronotype)会受自身生理节律(circadian rhythms)的控制,而影响其身体和认知功能的发挥,比如,猫头鹰式的“夜型人”(eveningness)就能較好地适应夜间轮班工作而较少受到睡眠剥夺的影响。

据研究发现有20%的人是晚睡晚起的夜型人,下午到晚上很精神,第二天不到一定的时间起不来床。还有10%的人是晨型人,到了晚上一定时间就撑不住。其他人多在二者之间。

但科学家还发现,无论对晨型人还是夜型人,早睡早起是一种最好的作息状态,因为即使晚睡晚起的人睡的足够长,他们在白天也更容易疲劳,且晚睡会导致额叶、颞叶、扣带回和胼胝体的脑白质完整性下降,这可能会降低人的认知能力,并使人更易受到抑郁症的困扰。

睡觉的最佳环境

当然。并不是说想睡,就一定能睡好。好的睡眠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轻微睡眠障碍的人,更加需要良好舒适的环境,温度、光线、声音、湿度可能都要处于适宜水平。

从环境光上,尽量隔绝外部光源,保持室内越暗越好,黑暗越有利于褪黑素的分泌,能更好保证睡眠质量。

从温度上,保证室内温度在18-24°之间,在可接受范围内,稍低的温度更容易入睡。

从声音上,尽量保持一个安静,科学研究发现,哪怕睡着后,人还是容易被轻微的声响干扰到睡眠质量。

从湿度上,要保持适度的湿度,北方的朋友深有感触,如果室内空气干燥,晚上会各种喉咙发痒、唇干喉燥,不仅晚上难以入睡,第二天嗓子也火烧火燎。

睡觉前的准备

即使身体很疲惫,但困意却像灵感一样,来的时候抓不住,就再也睡不着了。那些面对工作与生活压力,患有睡眠障碍的职场人们深有体会。

所以想要好的睡眠,还要尽量降低睡眠环境的准备时间,且保证平稳的心态。

有人觉得睡前运动一下睡得香,但剧烈运动会激活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心跳加快,平复这些兴奋症状需要2-3小时。

睡觉前我们还要有意识屏蔽掉消极的压力事件,那些萦绕在大脑中许多消极想法的睡前思维(pre-sleep intrusions),会让自己入睡慢、睡眠浅。

心理学家甚至发现,即使人们担忧睡眠不佳的结果,担忧本身也会影响睡眠质量,使入睡时间拉长。

所以,睡觉前我们要尽量让情绪减少波动,要给自己一个平缓的睡眠准备时间。

而说到平缓的睡眠准备,大家可能会想起五星级酒店舒适承托性的床垫、多功能的控制面板……

而在家里想要拥有五星级酒店般的睡眠体验,则可以选择“智慧卧室”。

智慧卧室可以联动空调、智能枕、香薰机、音箱、起夜灯、窗帘等网器,打造主动服务的睡眠空气场景。让你的卧室有了一个24小时全天候的智能管家。

当你走进卧室想要睡觉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通过智能面板来进行操作,只要按一下“就寝模式”,房间会自动关灯关窗帘,智能门锁自动开启安防模式,空调也会自动开启到夜间模式,实时监测睡眠状态,生成睡眠曲线,并提供专业睡眠质量改善方案,让你的睡眠更舒适更健康。

Part 2厨房篇

无论是一人居能做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是三四口甚至更多人的家庭,能够略懂营养搭配并自己掌勺,都能立竿见影提升每天的饮食品质。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外食族饮食质量普遍偏低

外食族无论是省吃俭用吃外卖还是土豪版本大鱼大肉,普遍都有一个搭配不均衡的问题。试着想想在外就餐的场景,有多少次我们能做到蔬菜(叶菜和瓜类)占到全部分量的一半?有多少次主食能做到粗細均衡?又有多少次我们蛋白质来源是植物和动物来源各一半的呢?想必答案比较令人失望。

西式快餐的缺点自不必说,存在过度加工和蔬菜严重偏少的问题。

即使是中式快餐,也依然受制于成本和习惯问题,有较大结构上的缺陷——精制主食过多,蔬菜过少,重油盐的问题。

这就是因为目前外卖和餐厅的菜肴设计依旧是以「味觉」主导,而「营养」并没有很快跟上来;而且受制于就餐人数和菜肴的分量,我们往往面临人少了没法多样化点菜,而人多了又没法控制合理的比例的窘境。

在外就餐烹饪方式也是硬伤

如果说搭配还能自己控制一下,那么在外吃饭另一个更难控制的硬伤就是烹饪的方法和烹调的用材。尤其是烹饪时用的油脂和调味料,几乎都是造成饮食失衡的重要因素。

因为餐馆通常为了口感和成本两方面因素,不仅油和盐的量用量比家庭烹饪多,而且油脂也很少会用到比较理想的种类(比如适合国人的茶籽油,橄榄油等高油酸品种);更不论还存在可能的食品安全问题。

所以在考虑上述两个硬伤后,在外就餐过多的主要隐患就是:隐性饥饿(热量多而某些营养素少)以及营养素不均衡(比如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等)。所以要想彻底改善这个饮食,自己下厨还真是最好的办法;可是现代「干饭人」时间少,精力不足经常面对买菜+做饭+洗碗这三连那是有心无力,这该怎么解决呢?

实力懒的第一招:智能冰箱用来储存食材,减少买菜次数并保存营养。

买菜难,难在耗时多;而且新鲜蔬菜还不能储存过久(营养损失较严重),所以每隔几天就需要采购一次。所以有一个聪明的冰箱能够尽可能延长蔬菜的储存期就是解决居家买菜难题的重要办法。

蔬菜在贮存过程中,影响品质和营养素的最大问题就是:温度和水分保持。其中温度过高会严重影响总保质期,让微生物滋生而营养素被消耗。而水分的流失不仅影响口感,还会顺便带走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因此优秀的冰箱要在这两方面下功

实力懒的第二招:智能灶台和烤箱让你烹饪极简化。

除了在储存方面让科技代劳外,烹饪的过程一样可以把最耗精力的部分交给智慧厨房场景的灶台和烤箱。比如烹饪其中一关就是关于火候的控制把握,而如果植入了智慧厨房场景后,通过简单的语音和非常简化的操夫,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冰箱除了能智能保持恒温之外,还突破性地有了「冷藏干湿分储」和「阻阳干湿分储」两个极其有利于食物营养素保存的条件;让新鲜蔬果水分尽可能保存,而干燥的食物难以受潮——真正做到合理储存。

其中「湿区」能保持90%湿度,让我们「敢于赖得买菜」也能吃上水润的蔬果。而「干区」则是通过独立的送风系统来让制造一块干燥区,确保需要冷藏的干货也能妥善保存。作就能把烹饪的过程「程序化」,让我们省下更多的时间用来搭配菜式,和精调口味;其中喊一喊就能启动的烤箱和挥一挥手就能开关的抽油烟机也是让我们的「懒」发展到极致了。

实力懒的第三招:洗碗还有机器代劳,彻底没有「不下厨」的理由。

如果说从灶台到油烟机都能通过「口头命令」完成,还有下厨的拦路虎,那么估计就是洗碗这部分了。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洗碗机也进入到中国家庭,尤其是对于碗碗碟碟一大堆的大家庭,安装洗碗机也的确是能节约非常多精力——让我们把创造力更多发挥在饮食与营养,枯燥的活儿就交给机器吧!

Part 3浴室篇

当代年轻人,似乎都在过着双面人生。职场上雷厉风行,英姿飒爽,犹如英勇的战士,披荆斩棘,而一到家,卸下所有盔甲,立马切换到废柴模式,瘫坐在沙发上久久不愿动弹。唯一的心愿就是,吃完饭碗可以自行去水槽里,垃圾能自动消失,洗澡时能有人打理好一切,自己躺进去就能洗的白白净净……这堪称每一个懒癌的终极梦想,随着黑科技的迅猛发展,这些想象似乎也在一一被实现。

就拿浴室来说,智能家居的盛行,衍生出关于智慧浴室的概念,真真切切的让懒成为一种理所应当的存在。

什么是智慧浴室?

智慧浴室,智能家居体系中的一个模块,通过物联网系统将原本单一的智能产品,如智能马桶、浴缸等串联起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双向对话,并通过云计算等手段收集用户使用数据及习惯,大数据分析下为使用者提供人性化、精准化及便利化的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本需要手动操作的电器替换成智能产品,通过系统化控制实现多方面联动,由一台独立的语音机器人进行遥控操作,实现动一动嘴皮子就能打开所有电器的效果。

可以说,这已然不是简单的智能化,而是一种高阶智能,更是一种能实现【懒得理所应当】的标配存在。

智慧浴室如何打造?

智慧浴室的区块化打造,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整体的线路布局;二是智能家电的配备。

·整体的线路布局

为保证浴室自动化完整运行,在装修前期就需要做好设备的安装和搭建,步骤为:设计方案一系统布线一产品安装一产品调试一场景试用一完成。

系统布线及产品安装调试是整个流程中的核心,需在硬装施工时进行,根据方案中标注好的产品位置进行强电、弱电线路排布,排布好線路之后要先对线路情况进行第一次的检测,检测成功之后进行产品安装,安装完毕之后还需要再进行一次测试和检测,确保产品能正常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安装完产品之后要同步进行语音控制模式、网络模式及不同场景联控的设备调控,并多次进行场景调试,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要保证整个浴室空间的防水、漏电保护装置的配置,避免安全隐患存在。

·智能家电的配备

浴室系列智能产品搭配中需包含这些:座便器(马桶)、淋浴房、浴缸、浴室柜、五金龙头、镜子等。

一般不建议选择单一的智能家电进行组合匹配,最好选择全套配备,因为这样全流程一体化的配备,能在交互、场景和感知上提供更为舒适的体验及个性化需求。

目前市面上的智慧浴室场景,其实是通过设定自行研发的AI为控制中枢展开,将浴室之中的灯光、风暖、排风、热水器、马桶盖、体脂称、魔镜、浴霸等智能设备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集数据分析、语音控制、能源管理和娱乐体验为一体的智趣空间。

其场景体验非常奇妙,可分为沐浴前、沐浴中及沐浴后三个阶段。

在没有做浴室智慧场景方案之前,我们日常洗澡的常态是:洗澡前先按下开关一等待热水加热一洗漱一清理浴室,一通操作下来,其实挺费事的。夏天还好说,一到冬天,又冷又冻,洗澡成了煎熬。

但使用浴室智慧场景之后就不一样了,它会让洗澡变成一种真正的享受。无论你是刚进家门,还是正在其它空间忙碌,只要想洗澡时,对着Al呼唤一句。它便能立刻切换到管家模式,根据你平时的习惯准备好充足且适温的热水。

水加热完毕之后,贴心的AI还会在线呼唤你可以洗澡了,此时,若你已经准备完毕,只需对着AI回上一句。同时,浴霸功能自动开启。

在浴霸同步开启之后,室温就会维持在舒适范围,这样我们准备洗浴时就不会因为室温过低而冷得直哆嗦了。

一溜操作下来,只能感叹,这不是洗澡,而是享受,极致般的享受。

当然,这还不是它的全部面貌,包括如厕、梳妆等等,还有许多精彩的功能等待你去发掘和探索,这里就不一一描述,毕竟这黑科技般的操作,还是需要亲身体验才够有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