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邓万乐,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
编者按:深入6个村落,走访8项门巴族、珞巴族非遗文化,对话10位老手艺人2023年暑期,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花朵乡亲——探索新媒体赋能墨脱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径”实践团,在林芝市墨脱县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了深入调研,以文字、影像、绘画为媒介,将专业所学融入实践调研,助力门珞民族文化的传播、融入与发展。
在墨脫大地上,生活着勤劳而淳朴的门珞民族。他们信仰着大自然,将每一片阳光、每一滴雨露视为上天的馈赠。
薄饼是门巴族传统食物之一,色泽金黄,薄且香,口感酥脆,让人回味无穷。
当我来到村民西绕措姆家时,一片宁静的景象映入眼帘。小院子里绿草如茵,几盆盛开的鲜花点缀其中,散发着阵阵香气。在院子的一角,摆放着精心编织的竹制家具和簸箕,展示着墨脱的手工艺之美。院子的另一侧整齐地堆放着柴火,散发出淡淡的木香。我注意到几头黑猪正在靠近猪圈的地方悠闲地觅食,它们身上的黑色皮毛闪着微光,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站在这个宁静的庭院中,我感受到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生活氛围。正当我们静静欣赏周围景色时,一股若有若无的米糊味从不远处飘来,循着香味,我们走向院子的另一侧。
西绕措姆正站在炉子旁,为制作墨脱薄饼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在墨脱,烹制菜肴使用的是当地特有的一种炉灶,高约1米,通身由铁制成,炉身点点锈迹和被烟熏过的痕迹,让其看起来愈加朴实厚重。炉子分为上、中、下三层,最下一层是灶眼,底部有加柴火的口子,上面两层是类似灶台一样的构造,用于放置锅具和配菜。
西绕措姆熟练地生起了火,放上了一个锅,烧开水,随后将米粉放入煮沸的水中。米粉是制作薄饼的主要原材料,选用当地红米磨成。几分钟后,西绕措姆撒上几把粗盐,用木质铲勺在锅中迅速搅拌,此时米粉结块并逐渐形成一团糨糊,香味也愈发扑鼻。盖上锅盖,我们一边和西绕措姆一家聊天,一边等待浓稠的米浆在锅内煮熟。
焖煮大约半小时,米糊出锅了。待冷却后,西绕措姆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塑料纸,熟练地揪起一团米糊,在塑料纸上摊开,用擀面杖逐渐擀成一张薄薄的圆饼,然后径直放在一旁的竹筐里晾晒。
经晾晒后的薄饼变化巨大,由最初柔软、褶皱的白色面皮变得弯曲且呈米黄色透明状,拿起一片,放进油锅中,随着短暂的“??”声,面饼顷刻被炸得金黄酥脆。
几张薄饼刚出锅,大家便不约而同地围拢过来,迫不及待地分发、品尝。西绕措姆大娘在一旁笑容满面地看着我们,手里忙活个不停。她和我们感叹起来:薄饼是我们门巴族的传统食物,但是由于曾经的墨脱很贫困,不是每天都能吃到。即便如此,在过去,家家户户也都会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在过年时制作薄饼,把它视为一种珍贵的寄托,以此来慰籍一年的辛劳。
离开西绕措姆家,我们来到了墨脱镇中心的莲花圣地公园,村民达瓦拉姆和村妇联主席罗布央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拿出了非常美丽的杯子为我们斟酒。杯中是棕黄色的酒水,闻起来有些像酱油,浅尝一口,略带酸甜和谷物的清香,回味则带有烟熏的香味,这种神奇的味道令人印象深刻。
达瓦拉姆介绍,这是墨脱黄酒,是墨脱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到墨脱的门巴族、珞巴族家庭做客,他们一般都会为客人准备这种黄酒,这也是墨脱人独有的待客之道。墨脱黄酒的原材料是墨脱的鸡爪谷(鸡爪谷生长在西藏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穗子形似鸡爪而得名)、玉米和酒曲,在每年的3月份酿造。酿造时,先将玉米磨碎,然后放进锅里大火炒熟,再先后将鸡爪谷和玉米粒放进锅里煮熟,散热后撒上自制的酒曲,搅拌均匀,盖上芭蕉叶进行发酵。达瓦拉姆说,一般他们在夏天会盖个薄薄的毯子,冬天就盖条毛毯,用以保温发酵,发酵完成后装在大桶里。黄酒有一月、半年、一年饮等,放的时间越长酒就越香。
曾经的墨脱,因地理环境特殊,一直被称为“高原孤岛”。达瓦拉姆告诉我们,在尚未通公路之前,墨脱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盐巴都要靠人力、马驮才能运进来。那时人们常常将黄酒作为饮料饮用,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都会喝点。“那时从墨脱到林芝市里需要10天左右,翻越好几座很高的山才能到,我们这边背东西过去卖,在外面买东西后背回来,再卖给本地的人。”一边品酒,一边听着达瓦拉姆的讲述,眼前的棕黄色清澈的黄酒让我仿佛回溯到数十年前,墨脱的乡亲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只需一杯黄酒便能带走一天的劳累,缓解内心的困苦。黄酒作为一种饮料,承载着墨脱人民的淳朴、坚韧和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当然,墨脱人之所以爱喝黄酒,也有地理因素。墨脱气候炎热,喝酒可以消暑止渴。而且这里降雨量较大,气候潮湿,人们喝酒可以防治关节炎和风湿病。
如今,墨脱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酿造黄酒、饮用黄酒渐渐成了一种生活的消遣,也成了一种人生的乐趣。
责任编辑:贾倩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