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经济学:选择的科学

时间:2024-06-01

编者按:高考报志愿时,一进入大学,老师常会讲解本专业。到底是什么,如何学好,未来发展如何,以让同学们对专业理解更深入和清晰。经济学:选择的科学

经济学到底是什么?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定义,我个人认为,经济学是一个选择的科学,其实它是在研究一个决策者面临选择的时候,在可能的选择范围里面,去选择他认为最好的。决策者包含什么呢?包含个人、家庭、企业、政治家。每个人都要做很多选择,在你可能选择的范围里面,怎么去选择你认为最好的?比如高考后学生们需要选专业,怎么选择专业。选择专业要考虑的条件就包括考试分数,分数决定了你可能进入哪些学校。在这些学校中,分数又决定了能进入哪个专业。这些都是要去选择的。

怎么去选择?你要选择你认为最好的。什么是最好的?就是我刚才讲的,哪些是你得心应手的,在你是得心应手的,哪些是你真的喜欢的,这就是最好的。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经济学的决策思路。所以经济学是方方面面的,对个人、企业是这样,对国家也是这样。不管是个人、家庭、企业、政治、社会各方面,都面临选择。经济学会让你了解到,当你要做选择的时候,怎么在所有可能选择的范围之内,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要学经济学,我觉得第一,必须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关怀。因为它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你关心,并且去了解,作为决策者的个人、家庭、企业、国家,到底在追求什么,当时面临的现实条件是什么,可能的选择范围是什么。有这种关心,才能掌握这些。并不是说只是看书,书里面的东西都是过去的东西,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在这种情况下,你读经济学的目的是什么?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好世界。世界是在变的,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也是不断改变的。所以什么样的人适合学经济学,是真正关心国家、社会,关心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命运的人。

第二,经济学是一个科学,科学讲因果关系,你必须掌握什么是“因”,从这个“因”了解它的“果”是什么。所以要学经济学,第二个条件是必须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这样才能够掌握因果关系。因为你要认识世界,用“因”解释世界为什么出现某个现象或问题。这样的认识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推动企业发展,让自己在各种可能的选择当中,做出最有利于自己和家庭,同时最有利于社会的选择。所以必须很好地认识因果关系,以“因”作为切入点,你才能得到你所希望得到的“果”。我觉得学经济学,如果你具备这两点,那就可以学好了。第一是关心社会,第二是逻辑思维。

在21世纪,中国会是世界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2014年的时候,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美国,变成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到2049年前后,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的时候,中国将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经济规模可能两倍于美国的经济规模,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发生在中国的经济现象就是最重要的现象。要了解中国的现象,中国的经济学家肯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外国人也可以来研究中国经济,但隔靴搔痒。所以我相信,各位现在十七八岁,到2049年你们四十四五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中国会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世界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你们很可能就会抓住这个时代的机遇,了解中国的现象背后的道理并用严谨的经济学逻辑语言写出来,就是新的理论。因为中国现象重要,总结于这些现象的理论就是重要的理论,提出重要理论的学者就是重要的经济学家、大师级的经济学家。不仅是这样,因为读经济学的人将来可能进入企业。我相信,彼时世界经济中心,同样是执世界经济牛耳的大企业的中心。

我前面讲到,2014年的时候,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这在《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也表现了出来。比如2020年的时候,世界五百强企业里,大陆有124家,加上台湾地区是133家,美国是121家,中国已经超过美国了,因为我们经济规模比美国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企业就会集中在中国。到2049年的时候,我相信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当中,会有200家甚至更多来自中国。这个时代对于我们年轻的同学们正是大好的时代。

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开卷有益,任何书都值得看。当然我前面讲了,要会读书,不要把书当作知识,不要把读书当作谈资,要把读书当作帮助提高认识世界能力的手段。在这种状况下,哪些书值得读?我想各位现在还没有进入大学,也不见得就要先去读现在大学一二年级或者将来研究生可能要学的课程的书。

我觉得可能大家在人生的起点上,重要的是帮助各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了解国家、社会、人性。对我来讲,这辈子受益最大的其实就是那些流传千百年的经典,比如《四书集注》《道德经》《金刚经》《坛经》等,里面很多内容都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终极道理。对那些终极道理有体悟以后,将来在很多方面都会有帮助。这是童子功,年轻的时候读,在未来人生历练过程中不断回味。

我不知道现在学校里,小学、初中、高中到底有没有这个课。如果有这个课,读多少?家里是不是鼓励你们读?作为老师,我会建议你们花点时间读这些书,要全面通读,去体会,这个体会将随着你人生阅历的增加,不断变化,这些书是會让人一辈子受用的。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南南合作发展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本文为林毅夫教授作为嘉宾在“你好!大学,北大名师聊专业”系列直播活动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周莹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