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磨”出来的夏天

时间:2024-06-01

陈明兮

在期末周的狂风暴雨到来前夕,我支起手机支架,镜头对准我的“创意玩具”,开始了本人作为摄影师的第一次“大制作”。镜头里,一只小猪悠闲自在地守着店铺,而小兔子正滑着滑板,像往常那样,在烈日炎炎的午后来买一瓶冰汽水消暑。

在这20厘米见方的“街巷一角”里,堆叠着各种袖珍可爱的小物件:招牌、盆栽、冰桶、冰柜、货架、零食、饮料、付款二维码……转动木框一侧的手柄,坐在窗前的猪老板开始摇头晃脑地向外探看,小兔则踩着滑板一路带风地冲向小卖部。

我一边剪辑视频,一边欣赏这个自己努力了一学期的成果,心里真是满满的成就感。我迫不及待地和身边同学分享我亲手制作的自动木偶机,一边看着大家纷纷露出惊讶羡慕的神色,新奇地转动着操作手柄,一边趁机向他们强烈推荐训练中心的这门“制造工程体验”课程。不得不说,在持续紧张的期末周氛围里,这门考查时间安排得比较靠前的课反而带来了一丝愉悦感。

“制造工程体验”课就像是把剧本的框架交给了我们,老师负责教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后剧本的“血肉”将由我们自己来填充,每个同学最后写成怎样的故事,呈现出怎样的舞台效果,都是完全没有定论的。

越是面对这样充满挑战的任务,我越是有干劲儿。初识自动木偶机这类精巧的工艺品时,我就被各种各样的大师作品惊艳到了。那些设计场景或写实逼真或怪诞有趣,涂装风格或色彩浓烈或清新自然,机械结构或复杂精美或简单了然,这些都让我由衷赞叹。我想,如果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亲手制作的一个精巧的小物件传达出来,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可实际上,要从万千思绪中把设计定下来并非易事。

前期的知识技能铺垫以及作品设计构思花了我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没有笔头作业,但课堂之外我还是会忍不住思考这件事。生活中遇到某个令人触动的小场景,我会想有没有可能放进作品里,看到巧妙的机械结构,我会拍下来,觉得说不定以后有用。有天,我正坐在教室里思索着自己的设计主题,转头望向窗外时,看到洒下来的阳光把晃动的树叶照得闪闪发光。有了!夏天!夏天是这门课结课时所对应的时节,而且也包含了我个人的诸多美好感受:浓绿的树荫,清爽的白Tee,冰镇的汽水,还有微热的晚风……如果把这一切浓缩起来,脑海里浮现的是一间街角的小卖部,冰柜里堆着雪糕,墙上挂着呼呼转的老风扇,门口还摆了两三盆花草……在确定了这个带着童年味道的场景后,猪老板、滑板兔两个角色,冰柜、冰桶、植物、货柜等装饰物也逐个跳入脑海。终于,夏日汽水铺这个模糊的印象在设计图上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在赏析经典作品的时候我就发现,能令人眼前一亮的不一定是复杂至极的传动部件,一个简单的凸轮配合上表演部件,也能呈现出颇有意蕴的场景。我给我的木偶设计了两个最简单的平移动作:小猪上下移动,小兔左右移动。看似简单的动作设计,实现起来也着实需要一番打磨,既要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借助老师丰富的经验,在想与做之间寻找到平衡。

我在最开始的设计里把旋转主轴放在了垂直于正面的方向,轴上的大凸轮转动时带动一个大框左右平移,框边的斜角又带动小猪上下移动。对于并不会工程制图的我来说,画好传动部件实属不易,除了用铅笔、橡皮反复涂改,还要大致计算出每个零件的尺寸。令人难过又意料之中,这个设计没有用上。显然是我缺乏经验的缘故,没有考虑到在外框里再加个大框很容易导致运动不流畅。在老师的协助下,新的设计方案考虑了自动机床进刀结构中带凹槽的凸轮,想由凹槽曲线的形状来决定水平运动的规律。但曲线的设计比较难,用木头也不好加工出来,因此最后还是由老师提出采用两个互相垂直的齿轮来完成两个方向上转动的转化,又通过一个特殊结构把旋转转变为直线运动。

设计告一段落,在后续动手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磨”的地方就更多了:木块造型需要锉刀锉磨,零件表面需要砂纸打磨,就连遇到问题的时候,解决方法也得细细琢磨。有时候我往教室一坐,就能在那儿磨一下午的木头。锉刀、锯子、砂纸的来回之间,细小的木屑带着微热的木质气味飘落,一层一层堆积起来,同时木块也渐渐成形。

1.精雕机加工后的零件预组装2.边角料手工制作货架3.亞克力制作货架4.SolidWorks绘制运动机构

5.表演部件小兔实物6.货架成品实物展示

这种手工制作的过程很解压,一次不能完成到尽善尽美的事,无非拆下来再改。虽然有点折磨人,但作品是自己设计的,在修改过程中往往还会出现新的想法,磨着磨着就换了个方向,发现这样也能行。只要目的达成,没人会在意你是不是按照最初定下来的计划闷头苦干,这种灵活性也是自主设计的趣味之一。

但有时候,“磨”也不能很好解决问题。由于凸轮上的垫盘尺寸设计过大,下落时总会被齿轮挡住,所以我把圆盘磨小了一圈。但调整圆盘尺寸过后,凸轮还是会在上升过程中被卡住,我以为是圆盘和凸轮的接触面不够圆滑,又把圆盘的底面打磨成了弧形,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老师提醒说可能是面板上的孔直径比上下移动的杆稍大了一些,凸轮向上抬动的时候,本该与孔内壁平行的铜管与竖直方向形成了一个很小的夹角,造成了自锁现象。根据老师的提醒,我把上下移动的铜管从直径8毫米换成了6毫米,而在面板的孔内壁固定一节8毫米的铜管,起到限位的作用,运动终于变得顺滑,这个发生在夏天街巷一角的故事也终于鲜活起来。

责任编辑:马春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