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千里行奖”,最高奖!

时间:2024-06-01

文/姚思雨 图/中央美术学院

“千里行奖”是中央美术学院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学术最高奖。2022年“千里行奖”揭晓,10名“千里行提名奖”分别是:中国画学院本科生申淦君、油画系本科生周建平、版画系本科生王一菡、雕塑系硕士研究生霍启鹏、实验艺术学院本科生安思潼、设计学院本科生魏子雄、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杭、建筑学院本科生杨辰放、城市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谷鸣远、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潘桑柔。

“千里行奖”2016年设立,奖项有“千里行奖”和“千里行提名奖”。2016年颁出“千里行奖”两名和“千里行提名奖”6名;2017年颁出“千里行奖”1名和“千里行提名奖”6名;2018年至2020年“千里行奖”空缺,每年颁出“千里行提名奖”10名;2021年颁出“千里行奖”2名,“千里行提名奖”6名。2022年最终10位毕业生获得“千里行提名奖”,大奖再次空缺。

2022“千里行提名奖”作品

迷雾中的启明星,象征着未来的一种全新可能。

启明星是黎明前最亮的星,它唤醒长夜,为人们带来新的一天。作者在幼儿园做助教的时候,天文小组每年会定期去密云天文台、雾灵山等地进行考察。通过航天望远镜可以看到更远的星星,通过航天教育,孩子们也可以走向更远的未来。航天工程是人类发展的蓝海, 航天教育如同

人从自然中来,最终回归自然。事物在自然界不同的时空中逐渐变得和谐。人们不同的身影、不同的姿态来源于自然的给予,最终亦将回归自然。专注于用绘画的语言去记录那些被触动到的瞬间感受,温情或是深刻。

一望无际的进退维谷。

把材料切割、拼接、重组,既是作者对于社会经历、学习经历以及自身感知的社会百态的呈现,同时也表达出属于自身的 “人间剧场”。

作者在家乡吉林市以“水”为线索制造了一组事件,这些物件与不同的“水”产生了一次次短暂的连接,共同构成了存在于城市中的“短小诗句”。这些事件可能是屋顶的一场人造雨、在松花江中放飞一只鸟、跷跷板两边起落的雨靴……最后,它们都将重归于原初的平静,进行一场可能早已被预示的回归。

作品旨在构建和模拟一个创意工作者的人工智能化身平台,创造用户与特定领域创意工作者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AVATARS整合创作者的规律与风格,并利用不同的人工智能自动训练完整的AI模型,构建创作者的人工智能化身,让其在特定风格里实现效率最大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可能性。

作品主体是一个婴儿形态的机器人,它可以识别并记录观众的肢体动作,通过算法驱动电机进行学习和模仿。随着算法的迭代它将跟随观众学会更多的人类肢体语言。这件作品试图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启发人们重新思考机器智能背后的技术伦理问题。

设计立足禅宗自然观,让建筑融于自然的同时,也要内部自成方圆,力求塑造出建筑本身独特氛围。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以院落的形式来组织建筑的体量与布局。不同属性的院落分别对应场地中不同的景观特色,以功能单元来组织,有助于满足禅修者在修禅过程中对专注的要求。概念来自于药山禅师的偈子——“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作者生长在常年冷战的家庭,却始终对这种压抑气氛的成因不明不白。成年后,本以为离家越远就越能忘记,但每当独自面对深夜,却总会想起父母争吵的片段……原来这背后有一个20年来谁也不去主动提起的家庭秘密……

在约1300~1310年间,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世界历史的《史集·世界史》诞生于欧亚大陆腹地——伊利汗国统治下的伊朗。编纂者拉施特将时人已知所有民族和区域的历史传统汇集起来,来自大不里士的细密画师则反复运用来自中国和拜占庭的图像资源,通过“文本的世界史”和“图像的世界史”共同塑造了“世界”的面貌。

历年“千里行奖”作品2016年“千里行奖”获得者( 2名):

2017年“千里行奖”获得者( 1名)

这是一件将生物、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作品,它的外观造型从昆虫的体态抽离而来,它的主体部分像蚂蚁和蜘蛛的腹部,又像一个太空舱。它的内部安装有近十组昆虫容器和机械装置,每一件机械装置的运作和发声都是由昆虫的运动来触发的。

作者前后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来创作这件作品,因为它的体量太过于复杂庞大,所以在创作中需要掌握的技能非常多:从编程,到电子电路,再到单片机和传感器,再到零件的定制加工,以及最后的拼装。几乎每一个小装置的完成过程都经历了非常多次的尝试、推敲,才能得以落地。

2021年 “千里行奖”( 2名):

作者利用生物圈中的水圈来代指自然生态。远处密集的建筑群以及公共设施,空气中的雾霾等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同时把水平面上下同时绘制在一幅画面中,运用一种广角畸变的视觉效果体现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向下的压迫感。画面中一个健硕的男子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水中的鱼,表达了人类高高在上统治地球的权威。

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

作者沿着北京二环进行了多次考察,同时以一种“纪念性”行为,在旧城墙遗址(今北京二环)16个城楼节点处,用地面水笔书写和纸面铅笔书写的方式现场书写。之后,把研究过程、思考等凝聚成一块块纸城墙砖。

论文具体研究对象是乾隆朝宫廷绘画中的西山图像,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属于清代宫廷绘画和实景画的范畴。通过比对明、清“西山”的图像和文献,看出乾隆皇帝不同于明代的审美、风水、政治意识。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逐渐成为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这一特殊形象不仅再次得到强化,更在海权时代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一面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来向圣城靠拢,一面将“水上的罗马”的理念带到果阿等印度洋沿岸的殖民港口。使得罗马人的圣城理想从地中海、大西洋转移到印度洋,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和岛屿的过程中,进入其暂居地“澳门”。最终在东西方力量的抗衡当中,于西方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展现出一座“水上的罗马”的东方形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