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沙珠玉复活

时间:2024-06-01

覃兰玉 刘天硕 刘千禧 程一本

如果说森林是“地球之肺”,海洋是“地球之心”,那么湿地就是“地球之肾”。面积为4532.26平方公里的青海湖湿地周边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占青海省的60%,被誉为“青藏高原基因库”,是我国西北部的“气候调节器”“空气加湿器”。

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的湖泊湿地,青海湖水质净化功能十分显著,据相关部门调查,青海湖湿地每公顷可去除1000公斤氮和130公斤磷,为降解污染提供了巨大的生态功能。青海湖湿地巨大的水体与流域内的天然草场和林地,共同构成了阻挡西部荒漠风沙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

然而有着巨大生态作用的青海湖湿地也面临风沙威胁,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范围局部治沙,到90年代的治沙工程,青海治沙从未停止,不断的探索中逐步闯出了一条高寒干旱沙区治沙防沙的新模式,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沙珠玉乡是全省典型的荒漠化受害地区,沙珠玉在藏语中意为“四方地”,以境内的长方形孤山而得名。

当地80%的农户依靠当地植物“荚荚草”的根作燃料取暖,导致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场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素有“风库”之称的沙珠玉盆地有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7.5万亩,沙丘从沙珠玉河谷呈3条带状由西北向东南随风移动,每年以8至10米的速度向周围覆盖,每年有近两个月6级以上的大风,吹得村民睁不开眼,一望無际的荒漠看不到一眼绿色,也听不见一只鸟鸣,漫漫黄沙,毫无生机。每年春季,风沙漫天,辛苦种下的粮食没等收获,就被大风吹毁,农民只得复种,一来二去,每年都需要播种两到三次,耕地也在风沙的席卷下逐渐消退。

1958年以前,受到风沙破坏的沙珠玉乡上卡力村村民被迫3次迁移到风沙较小的邻村居住,原本被誉为沙珠玉乡生命河的沙珠玉河,也在风沙的危害下,被迫改道。20世纪80年代末,沙珠玉河早已不复存在。

1958年,青海省沙珠玉治沙试验站成立,沙珠玉各族群众采用工程治沙、机械固沙、生物固沙、化学固沙等治理模式,大规模种植适宜当地气候的柠条、沙蒿、乌柳、柽柳等植物,开展防风治沙植树造林工作。为达到最佳防沙效果,防沙站工作人员在沙丘同一坡面上分别设置大小规格为1m×1m、1.5m×1.5m、2m×2m的网格沙障,通过一次次尝试改良,结果表明黏土沙障和尼龙沙障的防沙固沙效果最适合这里,目前已在全县推广。防沙站综合有效地治理了草原沙漠化等生态退化问题,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基本上实现了“人进沙退”的目标。

目前,沙珠玉建成了规模化检测样地138个,50米降尘梯度观测塔一座,自动化观测站两处,植被观测地14个,地下水位观测井20个。

如今的沙珠玉地区已然复活:到目前,全乡林木总面积23766亩,其中有林地9268.5亩、灌木林9246亩、未成林5281.5亩、苗圃200亩、退耕还林地7426亩、退耕还草地1502亩,近3年来更新林带57条。全乡拥有注入式调节水库一座,总库容1080万立方米,引水渠4.1公里,输水干渠40.5公里,支渠153.05公里。

经过长期治理,沙珠玉现已变成万亩沙漠绿洲,根据2020年气象观测数据显示,沙珠玉地区大风天气与以往相比已少了十几天,在治沙试验区植被的保护下,风蚀作用大大减弱,吹入龙羊峡库区的运沙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责任编辑:马春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