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堂课 一个社 一分钟

时间:2024-06-01

徐玲玲

一堂课

讲解中,刘强选取了很多人对共产主义产生的四种误解:共产主义就是共同拥有财产;共产主义就是极乐世界,人人为我,要啥有啥,随意拿;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是乌托邦,是桃花源;共产主义能实现吗?就算实现你能看得到吗?刘强围绕这四种错误观点,边破边立。

比如,在讲解“共产主义就是共同拥有财产”时,刘强指出很多人连“共产主义”的“产”是“生产资料”而不是“财产”都没有搞清楚,就先入为主地对共产主义存有偏见,将共产主义误解为“一大二公”“禁欲主义”。随后,刘强引出“共产”指的是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从常见的误解和困惑入手,调动起听众的兴趣,刘强的思政课在当年报名参赛的全省51所高校的63个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6个获得吉林省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作品之一,并被推荐参加2017年全国高校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

2017年全国高校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的组织方式是提交讲课视频,活动共有来自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国重点马院推荐的作品97项,刘强的《追逐共产主义的光芒》获得了一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和最具理论深度奖(每个奖项各10个作品)。在活动现场,刘强的思政课成为6个进行现场展示的作品之一。

一个社

这次比赛,对刘强触动很大。在参赛过程中,刘强发现很多大学生选手内容精彩、视角新颖。“能不能让大学生自己讲思政课?”刘强产生了这种想法。于是他创建了大学生宣讲思政课的平台——学“习”社,组织各个学院的学生自学自讲思政课。

成立之初,学“习”社只有6名成员,如今已经发展成为54名。每天早上,大家早起进行半个小时的晨读学习,社里的活动完全是自愿,并不强制同学每天都要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老师推荐的参考文献,都在他们的阅读之列。读的过程中有了疑问,大家便去找老师指导。

除此之外,学“习”社还会组织每周一到两次,每次进行45分钟至1个小时的思政课,思政课在学院的教室举办,现在发展成为拥有900多名固定听众的实体课堂。讲课内容范围广,有十九大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也有针对具体的时间节点进行策划的专题,比如针对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社推出了《青春之我当有青春之志》《新时代的强国一代》等。

其实,学“习”社的思政课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学生欢迎。最初,很多社员们自己都觉得讲得不够精彩,现场的听众寥寥。

作为社长的刘强并没有沮丧,多方探讨和请教后,他调整了宣讲的方式。通过以讲带学,边学边讲,刘强逐渐找到了能够“吊”起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胃口的三大法宝——以自己的经历、身边的故事切入;坚持问题导向;进行问卷调查。

在讲文化自信时,以往刘强的讲解方式是文化自信是什么,文化自信从哪来,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文化自信。“这么讲,我都不爱听,我怎么讲?”刘强说。

刘强想起了曾经有一次实习讲课,当时一个孩子问刘强:“《回乡偶书》是说这首诗是偶然写的吗?”刘强被问住了。孩子见此,又说:“‘偶是因为它一共有两首,如果是一首的话,那就叫‘单书啦。”接着,孩子把另外一首也背了出来。刘强当时就觉得自己文化底蕴太浅薄。

这次经历被刘强用到了文化自信的宣讲中,幽默的话语一下子就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

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外,有一石碑,上面由饶宗颐先生题字“斯文在兹”,“因为字体是小篆,很多人念成‘斯父在此。”刘强从身边这一题字举例,引起了听众的笑声。话锋一转,刘强便讲起了“斯文在兹”的出处《论语》,最后回至传统文化继承。

刘强的思政课《追逐共产主义的光芒》也是坚持了问题导向,“其实如果讲共产主义,就是三个理论观点,但是这样讲,没人愿意听,也听不懂。”所以他从大家常有的误解入手,一下子就吸引了听众。

一分钟

调查问卷,是刘强最花时间的一种方式。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推出了系列宣传片《中国一分钟》,看了这部宣传片,刘强深受震撼,想以此围绕树立民族自豪感和珍惜时间这两个主题,进行一堂思政课。

但是中国的一分钟,可能离大家有些距离,刘强想,那么我们就进行调查,看看在学校一分钟会发生哪些事情。

学“习”社的成员分成几个小组,在学生们中午上完课去吃饭的2个小时里,他们去各个学院看每个楼层有多少灯没有关,再根据全国有多少所大学,大概进行了估算,估算的结果是这些浪费的电相当于整个南方地区空调一年的供电量。“这是负向的一分钟,我们再看看正向的一分钟。”大家计算一分钟能跑多少米,一分钟能查阅多少文献,一分钟能背多少单词。

最后,在《一分钟,我们能做什么》思政课上,刘强给听众这些身边和自身经历的数据后,说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一分钟,构成了中國的一分钟。”课后,大家纷纷留言,表示震撼,“我从来没有想过把自己的一生换算成一分钟会是什么样。”

今年毕业后,刘强将成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思政课教师。刘强从小家境贫寒,从上学起,便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这些经历让他想成为一名教师。经过四年的学习与磨练,刘强希望成为一名“学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用好思政课”的好老师。

刘强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5级学生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5级学生刘强在2017年吉林省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决赛现场上,讲述《追逐共产主义的光芒》。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