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鲲鹏摇篮

时间:2024-06-01

丽梅

像是一道闪电,又像是一道飓风,在空中完美反转之后又稳稳站牢!2018年2月18日晚,平昌冬奥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决赛,贾宗洋这一跳几乎完美,但这位连续三次征战冬奥会的老将以0.46分之差憾失金牌。然而我们相信,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终将再次登顶。

鲲鹏出世

1928年,一位名叫卡尔顿的美国运动员,第一次穿着滑雪板完成了雪上空翻。30年后,瑞士滑雪教练费由雷尔进一步升级,在滑雪中完成了空翻和转体动作。如今冬季运动会赛场上,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已经成了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在比赛中,运动员从平台跃起到落地的空间内做各种空翻转体动作,裁判员根据表演的艺术效果和竞技水平评分。

1980年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

1998年长野冬奥会,徐囡囡横空出世,只有16岁的她夺得该项目银牌,中国实现了该项目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

当时主办国在比赛场地边设立了一个标志牌,上面写着金银铜牌获得者的名字。如今20年过去了,这个标志牌仍然矗立在那里。自那以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成为中国传统优势强项。

8年后,在都灵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实现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冬奥金牌梦。这位运动员叫韩晓鹏!当时,只有22岁的韩晓鹏,在一群声名显赫的欧美运动员中,还只是一个无名之辈。可就是他,以鲲鹏展翅般完美的腾空和翻转横空出世。

有人这样评价他:“多年来,他默默无闻地在冰天雪地中训练,事迹很少有人知道,甘于寂寞、为国奉献的精神在今天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这句话,又何尝不是送给了每一位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运动员。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自身的危险性和观赏性,决定了这个项目运动员要有极高的身体条件、极佳的身体柔韧性、极强的心理素质。

实现这三点,对于运动员来说,意味着常年在冰天雪地的集训,意味着一次次跌倒后爬起,意味着旧伤添新伤……

就拿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参赛运动员来说,徐梦桃曾三次膝关节受伤、一次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张鑫曾膝关节软骨重度损伤,贾宗洋是带着腿上的22根钢钉拿下了亚军……

冠军摇篮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优秀运动员,大多来自同一个地方:沈阳体育学院。平昌运动会上,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中,运动员贾宗洋、王心迪、齐广璞、刘忠庆、张鑫、徐梦桃,教练员纪冬、歐晓涛、牛雪松、郑非,都来自沈体。

从上世纪90年代,沈阳体育学院就组建了一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伍,在那个什么都不便利的年代,开始了艰难探索。

滑雪,最重要的当然是雪场,可是当时条件艰苦,没有造雪机,怎么办?运动员和教练员想了一个办法,他们找到较合适的山坡,然后从山沟里将自然的雪一筐一筐背到坡上,硬生生靠人工垒造跳台。

寒冬腊月的长白山,气温直逼零下三十摄氏度,脸上被冻得跟冻梨一样,可没有一个人想过要放弃。不仅没有人放弃,还有教练主动请缨,牵头组建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二队,那个人就是杨尔琦。

她带着一群十多岁的孩子,每年11月初上山,第二年4月初下山。夏天跳水池,冬天练滑冰。她还自创了摩托车牵引训练法,自己驾驶着三轮摩托车,然后用车后数根七八米长的绳索牵引着脚踩滑轮鞋的小队员,练习滑行技术和平衡能力。

这批小孩子里,就有后来叱咤滑雪赛场的两位世界冠军——韩晓鹏、李妮娜。

正是一代代沈体教练员的不懈努力,才有我国冬奥雪上项目的12枚奖牌,其中10枚出自沈阳体育学院。

如今的沈阳体育学院,条件好了很多,孕育了最优秀的教练团队,还成立了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创建了专门的科技服务团队,用专业的科技硬实力为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运动员保驾护航。

39岁的娄彦涛博士,13年前就加入这个团队,从运动力学角度得出结论:这是一项高危运动!尤其是男子三周台,运动员以60至69千米/小时的冲击速度(比百米冲刺都要快),滑向倾斜度71度的三周台腾空,腾空高度达到17米,落地冲击力达到身体重量的10倍以上。

“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不仅要在空中完成三个空翻,根据不同难度系数还要完成不同的转体,还要在巨大的冲击力下保证平稳落地,从人体力学角度分析难度极大。若不以科研数据分析做支撑,安全完成高质量动作的可能性很小。”娄彦涛说。

从运动员的选材到运动监控,从运动技术的评估到运动疲劳的恢复,科技服务团队全方位保障每位运动员从起跳、滑行到腾空、落地的每一个环节。现在,中国运动员的技术难度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与之相配套的科研水平也领先世界。

科技团队为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提供的科技服务保障数据分析精确到了每一位运动员。科研组成员模拟落地冲击力和真实雪上动作,采集数据细致到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的肌肉发力顺序。

“比如齐广璞,他的动作难度系数最高,经过数据采集,我们发现他的股后肌群持续发力,导致双腿受力不均匀,就将数据反馈给教练和齐广璞,帮助及时调整技术动作。”娄彦涛说。

科技服务团队的目标就是,“用精准的数据分析确保运动员更高水平、高稳定性发挥,避免伤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