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丹婷
在2004年那场带给无数人伤痛的印度洋大海啸中,斯里兰卡的南部城镇汉班托塔损失惨重。2016年,大海啸过去后的12年,东南大学本科毕业生毛昕宇来到汉班托塔,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国际志愿服务。在那里,她看到了灾难过后的斯里兰卡人的情深意重,也看到了其他国家的热心人对这个小镇的爱与奉献,以及小镇在灾后12年后的状态,“正因为受过伤,这里的人们更热爱生活。”
“这里曾是我好朋友的家”
到达汉班托塔后,毛昕宇和同行的志愿者们一起入住了“志愿者之家”。这是当地一个接受世界各地志愿者的组织,由一位来自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的老先生创办,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Grandpa,他的弟弟Papa则负责厨师后勤的工作。依托志愿者之家而建的还有一所幼儿园,由于经费紧张,幼儿园只能开上午半天。
为了能让组织正常运作,Grandpa和Papa对“志愿者之家”里的一切事物都是能省则省,亲力亲为。房屋破了,他俩就是泥瓦匠,爬上房顶修补;卫生间堵了,他俩又当起了管道疏通工,除了这些,下午晚上照顾孩子们饮食起居的任务也落在了他们身上。毛昕宇告诉我们:“只要是他们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一定不会花钱雇人来做,唯一大方的只有一个地方,就是孩子们的伙食。很多次我都看到Papa给孩子们盛饭时打了很多菜和肉,自己却每天只吃蔬菜。他们对孩子们的疼爱就像亲爷爷一样。”
时间一长,毛昕宇慢慢知道了志愿者之家背后的故事。“Grandpa曾经是首都科伦坡的一位大学教授,他有一个住在汉班托塔的好朋友,在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时,好朋友以及他们一家人都罹难了。灾难过后第二年,Grandpa就离开了自己平静安逸的生活,来到了当时还是一片狼藉的汉班托塔,一心扑到了这里的孩子们的身上。后来,他创建了公益服务组织‘志愿者之家,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志愿者们无偿地提供吃和住,以免除大家的后顾之忧。这些年来,他自己的家庭积蓄和退休后的福利金都用在这里了,也经常联系社会各界来筹措资金,我们经常看到他一个人在会议室里整理材料到深夜正因为他的坚守和付出,来汉班托塔服务的人越来越多,汉班托塔也因为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一天天地变好。”
有天志愿服务结束时,毛昕宇和其他人在“志愿者之家”的院子里一起看星星聊天,Grandpa也加入到了夜谈会的行列中。当大家聊起“过生日”的话题时,几个中国的志愿者七嘴八舌起来:“现在流行的生日蛋糕是裸蛋糕。”“蛋糕店送的生日帽看起来好傻,可我还是每年都戴”半晌过后,Grandpa才轻声地说:“汉班托塔没有蛋糕店,这里的孩子从没过过像你们一样的生日。”于是毛昕宇便提议:“不如大家一起为两周后Alex的生日筹备一个生日party吧。”Alex是幼儿园里收养的一个孩子,由于长期患病,5岁的他看上去瘦瘦小小。在Alex生日那天,志愿者们用自己带来的各种面包堆叠成了一个“大蛋糕”,还插上了蜡烛,让Alex头戴大家亲手做的生日帽许愿。Alex终于度过了人生中第一个有生日蛋糕的生日。
毛昕宇告诉我们,她十分敬佩Grandpa:“我曾经问过他,科伦坡那么舒适安逸,为什么要来连生日蛋糕都没有的汉班托塔?”Grandpa的回答简单又打动人:“因为这里曾是我好朋友的家。”
“我想看着这些孩子长大”
灾难过后,除了斯里兰卡本国人民牢牢握紧了彼此的手外,世界各地的好心人也不断加入进来,来自加拿大的老太太Mary就是其中一个。今年已经是Mary来汉班托塔的第七个年头了。
毛昕宇说:“Mary是一个非常热心,非常善良的老太太。她来自加拿大,和Grandpa一样已经六十多了,从2009年,也就是大海啸过去后的第五年起,她每年都会到汉班托塔小镇上的孤儿院里住三个月。”最初来到这里,是因为Mary无意间在网络上看到了一篇介绍汉班托塔孤儿院的帖子,里面一张配图中一个在海啸中失去了父母的小女孩一双澄澈的大眼睛令Mary久久不能忘怀。当晚,年逾花甲的Mary便决定要来汉班托塔照顾孩子们。“在孤儿院,她白天给孩子们做饭,或者做做其他杂活,晚上照顾孩子们休息,可就是这些简单的事情,她坚持做了七年。”
毛昕宇回忆起第一次见到Mary的情景,是自己与一位在大海啸中失去双亲的19岁女孩Ann一起探讨情感问题时,被Mary“捉”了个正着。“那是个周末的下午,Ann悄悄地把我拉到一旁,告诉我一个秘密:她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个男孩子,可是对方并不喜欢她,问我该怎么办?”当毛昕宇被这个问题问住时,Mary却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与其想着如何让他喜欢你,不如想着如何让自己更美丽更智慧,某一天你就会发现,吸引对方要比追求对方更有效。”
听了这话,毛昕宇简直惊呆了,“天呐,六十岁的Mary爱情观居然这么先进!”接着,Mary又向Ann和毛昕宇分享了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当年Mary也是在学校里对她的先生一见钟情,可却因为自卑懦弱不敢张口,所以她开始努力地学习希望能吸引那个男孩的注意,后来果然奏效,最终他们在一起了。“我们相知相爱四十年,期间一直保持着学习的习惯,它让我们永远被对方吸引。”听完Mary的故事,Ann也被感染了,她决定不再沉迷在那些情感中,并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毛昕宇说:“在Ann这些大孩子们眼中,Mary是个能够让人敞开心扉的‘妈妈。”去年,Mary的孙子出生了。在斯里兰卡的三个月,Mary很想念他的孙子,每晚都暗暗发誓第二天太阳一出来就收拾行李回加拿大。“但是第二天一大早,她还是照常去食堂或者洗衣房帮忙,一直到签证允许她在斯里兰卡的最后一天。”当毛昕宇问她是什么信念让她坚守在这里的时候,Mary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留在这里并不靠什么信念,每当太阳一出来我又看到这些孩子,就忘记了前一晚所发的誓我想看着这些孩子长大。”
曾经悲伤更懂珍爱
灾难过后12年的现在,汉班托塔的水电供应仍不稳定。“隔三差五会突然停电,也经常停水,”毛昕宇告诉我们,“但这都不是什么大事,那里的人没有手机不需要充电,没了水也没事,人们家家户户都有蓄水用的大水缸。汉班托塔的人们早就习惯了,我呆了一个月后也习惯了。”在谈到手机经常没信号时,毛昕宇更是出乎预料地显得轻松:“在国内没有网络我一定会抓狂,可在汉班托塔的这一个月,我索性抛弃了手机,和当地人一样,有什么事情就走几步当面说,反而感受到了最真实的汉班托塔。”
“志愿者之家”对面住着一对夫妻,丈夫在海啸中受伤,做不了体力活,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妻子身上。“两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有一次我买了水果去看望他们,但第二天他们把水果送到了幼儿园,分给孩子们吃。”
除了互相关爱,最让毛昕宇印象深刻的,是当地人心中重新燃起的对生活的热爱。一个周末,镇子上一处拥挤的店面吸引了她的注意。“店面被挤得水泄不通,但门口的橱窗上有海报画册一类的东西,我当时想,这难道是汉班托塔的艺术馆?”
好不容易挤进门,眼前的一切让她吃惊:“照相机,布景图,补光灯不就是个普通的照相馆嘛,人怎么这么多!”静心观察后,她发现长长的队伍中排队的都是当地人,拍照的理由也普普通通:“我长高了,妈妈要我拍一张照片。”“这个假期过去我就要离开汉班托塔了,想和我的妹妹合个影。”“我们一家五口人好久没拍照了,所以就来了”简单朴素的话却一时间让她很感动:“这里条件简陋,照相馆一个星期只开一天,拍一次照也可能要折腾一早上,但人们还是愿意放下手中的活赶过来,选择用胶卷来记住一些生命里的小事。小小的一张照片凝固的时光里,饱含着他们对朋友家人的珍重和对生活的爱。我觉得那家照相馆是我见过的最有人情味的照相馆了。”
责任编辑:曹晓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