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电影史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4-06-01

内容摘要:通过对电影史教学实践的梳理,强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教学出发点,以“观、比、评、拍”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创作能力,最终引导并培养学生形成关注社会现实的创作价值取向。

关键词:电影史 应用型 艺术素养 创作取向

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影视教育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并且迅速发展。目前全国高等学校中开设影视专业方向或专门院系的已达到600多所,影视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相应发生变化,尤其突出的是不少院校都着重强调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培养。在此背景下,影视专业也应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最初的审美教育、理论教育转变为对影视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在理论教育基础上进行职业教育或职业训练,避免纸上谈兵的理论空谈,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学生创作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培养,使学生成为最终能完成各类作品的优秀影视创作人才。

一.电影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作为影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必修课程,电影史课程一般都定位于基础理论教学,于大学一年级时开设。它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获取中外电影发展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电影流派和电影作品,并把握电影艺术观念、技术和风格的演变,形成较好的电影艺术素养,开拓艺术视野。

电影史中各种概念、流派、导演、作品等基础知识是一种专业常识,是形成创作素养的重要基础,但是传统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形成了明显的应试心理,大一学生还没能充分意识到专业常识的重要性,所以常常不看作品,不去直观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只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付考试,但是考试一结束大部分知识就会忘得干干净净。等到大四学生进行毕业创作时,根本意识不到大一所学的电影史知识有什么作用。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以理论教学为目的的传统电影史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或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电影史课程应该定位于对学生创作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通过电影史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电影语言的发展流变,了解电影技术手段的更新,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及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电影史教学不能只注重常识的讲解和灌输,更重要的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创作热情和基本素养。所以,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淡化传统教学中对专业术语、各类常识概念的简单灌输,强化电影创作在技术和艺术手法方面的发展变化,注意与《视听语言》、《摄影基础》、《影视剪辑》、《影视声音》等平行课和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着重介绍电影史中题材内涵、叙事结构、视听语言、剪辑技巧等方面的流变及相关历史文化背景;在教学方法上则要采取多元化的手段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得电影史课程能够在学生创作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真正发挥作用。

二.电影史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1.观:拓展视野、扩大影片观摩范围。学习电影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电影”和“拍电影”。电影史教学内容基本要讲解中、西方近百年的电影历史发展,其中涉及的作品数量也是电影学专业各门课程里最多的一门,老师在教学时往往会以所使用教材中涉及的影片作为基本推介对象。而由于写作者的背景不同,电影史教材中的影片数量和片目也不尽相同。例如国内目前的常用教材限于篇幅,其中涉及片目就比较少,很多重要的电影导演往往只提到一至两部作品,如奥逊·威尔斯只介绍其最著名的作品《公民凯恩》,这样的影片范围就比较窄,学生如果只了解教材上涉及的几部作品,很难全面掌握电影史的真实面貌。笔者在教学时特别强调以电影作品为本,结合各时代电影发展变化脉络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推荐相关作品,如某个导演某个流派的其它代表作品,或与其作品手法接近或直接借鉴的影片等。而学生的观影视野扩大后,对电影作品和导演的认识会更深刻。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观摩影片的习惯,笔者利用课外时间为大一学生安排一周两次的观片课,观摩后组织小型的讨论会。这种集体观片的方式使学生更易投入也更易接受老作品。

2.比:与当代作品进行比较学习。今天的年轻人已经是被称为视听思维的一代人,他们在视听时代成长起来,从小接触了大量被称为“视听盛宴”的影视作品,对影视作品的观赏要求非常高,所以在电影史教学中要注意当代学生的特点。

笔者在介绍电影史经典作品时会尽可能的从近些年的影视作品中寻找到向老作品致敬的段落,或者受到过去流派和导演影响的作品,将当代影视作品与老作品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解前苏联蒙太奇学派代表作品《战舰波将军号》中著名的剪辑段落“敖德萨阶梯”时,笔者找来1987年的美国影片《铁面无私》和2009年的中港合拍片《十月围城》作为比照,这两部作品为了调动观众紧张心理,都模仿了“敖德萨阶梯”段落中处理“婴儿车滑落阶梯”的平行交叉剪辑这一手法。再如,现代电影叙事的奠基者格里菲斯1915年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距今已逾百年,该作品中运用交叉剪辑创造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这一伟大技巧,直到今天仍是世界主流类型电影如灾难片、科幻片、动作片等在营造紧张氛围调动观众兴趣时的必用手段,甚至被称为好莱坞电影的“万用灵药”。所以在讲授格里菲斯的贡献时,笔者结合近年来作品中使用“最后一分钟营救”手段的典型片例,使学生意识到并不是所有过去的电影手段都会过时,关键在于如何合理运用。

通过和当代影视作品的衔接对比学习,一方面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明显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学习和研究老电影的价值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即使是上世纪20年代的电影语言也仍然有它的价值,甚至可以不断被模仿、借鉴和翻新利用。

除了注重电影技巧、电影语言的对比学习之外,笔者也强调将结合电影史知识与当前影视创作的热点相结合。例如学生对近几年来成为国内电视剧主流的宫斗剧、家庭剧、爱情剧如《甄嬛传》、《因为爱情有多美》、《回家的诱惑》、《女人的颜色》、《贤妻》等都比较熟悉,但是对这些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审美习惯和传统价值观却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其实这些电视剧很大程度上是延续了中国“影戏”主流传统中情节设置的基本模式,如以女性作为核心审美对象、人物设定二元对立、惩恶扬善的道德教化、主人公命运的“奇巧”安排等。在讲授中国电影史早期“影戏”主流传统时,笔者以专题的形式,让学生将早期“苦情戏”的代表作品《孤儿救祖记》、《神女》、《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体现出来的情节模式和伦理道德传统与当前各类宫斗剧、家庭伦理剧相结合讨论,对此类电视剧作品的剧作模式和价值观念进行评价,寻找当前电视剧中出现大量“苦情女主角”和乐此不疲“勾心斗角”情节的根源,并从中发现中国观众审美习惯和价值观的变化,最终使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心理对影视创作的深远影响。

3.评:增加学生短评写作环节,实现与作品的“双向互动”。传统的电影史教学中,老师给学生推荐经典作品之后基本都是在课堂上观摩一些片段,然后结合教材上已经形成定论的文字进行讲解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需要进行思考,也不会提出“异议”,从而容易导致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笔者结合观片课安排,增加学生对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评论的环节,让学生从自我观影经验出发,对影史经典作品进行研讨,并要求学生将对每部指定作品的评论形成个人短评文字集。短评写作环节的增加使学生可以真正实现与作品的“双向互动”,而不是简单被动接受作品,也使得学生养成以专业角度研究作品的习惯。

4.拍:对经典电影进行仿拍。充分发挥学生创作的主动性特点,让学生挑选电影史上经典的电影镜头或段落进行仿拍。例如,在学习西方先锋派电影运动时,学生们对纯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的认识都稍有偏颇。这些电影基本排除叙事,或以纯视听语言的方式来形成节奏感,或以表现人的梦境和潜意识为目的,学生们往往认为这些电影毫无观赏价值而不愿意花时间去观摩。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这类电影可能是无法作为常规电影进入市场,但是对电影语言、表达形式的探索有很强的实验性,早期电影人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打破传统语言约束进行自己的尝试,而学生在进行创作的最初阶段恰恰需要这种探索精神。所以笔者在教学时会建议学生去模仿或借鉴纯电影中的视觉节奏,拍摄自己的“纯电影”,或者试着记录自己和同学的梦境,了解潜意识。

又例如在讲授20世纪20年代的纪录片运动时,要求学生观摩荷兰导演伊文思的纪录片作品《雨》,然后以“风”为题材完成一部仿拍作品。通过仿拍,学生对该片的组织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习经典带来的价值。

此外,在讲授电影史上关于蒙太奇和长镜头这两种艺术手段的争论时,笔者建议学生直接动手设计一个场景,然后分别用这两种手段进行拍摄,并进行比较。经过实践后学生得以用最直观的方式来体验两种手法各自的效果,从而更深刻认识到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各自存在的作用与价值。

三.电影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创作价值取向的引导与培养

北京电影学院的陈山教授曾说过电影史课程应该是“培育学生具有战略性眼光和能力的高端智慧。如果没有前二者作为基础,也就是没有终极理念和恒久的内驱力作为可持续的基本能量,就很难培养出扎扎实实的、没有一点儿泡沫的真材实料的电影高端人才。”[1]“当我们的电影走出国门时,我们有没有根基和世界对话?拿什么与世界对话?这不只是知识架构问题,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的价值取向问题。”[2]

所以,在电影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注重对学生创造价值取向的引导与培养。例如笔者在世界电影史教学过程中着重补充介绍了邵牧君老师在《西方电影史论》中概括的技术主义传统和写实主义传统,有意识的与学生探讨不同传统的价值及意义。通过好莱坞类型电影了解商业电影的娱乐价值和市场价值,也通过西方的新现实主义、新浪潮等流派和中国的“影戏”主流传统了解电影同样可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个人书写,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追求和价值判断。为了引导学生形成较好的创作价值取向,教学中着重强调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还我普通人”的艺术主张,让学生学会从日常新闻事件中寻找创作素材。经过多年的潜移默化,越来越多的同学进行毕业创作时选择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他们的作品中出现了社会中的各类普通人如民办教师、农民、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人物形象,对当前社会底层人物有了明显的人文关怀意识,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综上,当前电影史教学应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立足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和战略性眼光,并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创作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陈山.以师感生[J].北京教育德育,2014,(11):76

[2]转引自许艳荣、张叔杉.民族文化精神浸润下的中国电影—关于中国电影史教学的思考[J].电影评介.2008(5):71

(作者介绍:熊小川,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影史与影视批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