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张驰
摘 要:外语教学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内蒙古地区高校英语教学中,理论上存在三种语言教学模式,即蒙—英、汉—英及蒙—汉—英语言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实地非参与性观察,并辅助问卷进行调研语言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了解高校少数民族三语教学的真实情况,从而更好地促进当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蒙古族; 语言教学模式; 三语习得;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1B-0105-02
语言学家萨丕尔表示,“语言是人们用于表达交流思想和感情的语言符号系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实现是借助教师的教学语言来完成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内蒙古自治区由于地域辽阔,蒙古族人口分散,各盟市基础英语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蒙古族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阶段,高校外语教学采用母语、通用语还是目的语来辅助英语教学对于教学效果是否会产生显著影响呢?针对英语教师采用蒙—英、汉—英及蒙—汉—英语言教学模式中的何种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蒙古族三语学习者的需要,笔者都做了进一步地了解,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目的语的掌握,这也是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学所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蒙古族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与学
蒙古族三语是指以蒙古语为母语,汉语为第二语言,英语为外语,并且幼儿园、小学及中学都就读于蒙古语学校的蒙古族学生,入学时已经熟练掌握蒙古语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蒙古族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始学习汉语,但汉语不仅在课堂上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很普遍,此外,学生入学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其普遍使用汉语编写的教材。
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人口较为集中,以蒙古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较多,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对蒙古语与汉语的使用上存在不同:蒙古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有别于汉族英语教学的模式,特别是牧民儿童。他们的母语是蒙古语而不是汉语,这就在英语教学的手段上与汉族学生的英语教学差异迥然。汉族英语教师会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汉语的解释或者介绍将英语知识传授给学习者,同样的学习者也通过汉语将英语与实物相对应,从而更好地学习到了英文。母语迁移对于二语习得的作用可见一斑。相反,蒙古族孩子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需要学习汉语,所以当老师在讲授英语的时候蒙古语成为了最好的辅助语言,学生也更好地掌握了英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语言间不是完全对等的,所以在英语的某些含义上,蒙古语不能完全解释或者说清楚,这个时候蒙古族英语老师则借助汉语将英语讲授给学生。所以在蒙古族聚居地区蒙汉双语辅助英语教学成为了有别于针对汉族学生的英语教学方式的一大特点。首先,这是由于地区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风俗所决定的。二是由于蒙古语在无法完全解释英语含义的情况下,必然会借助汉语。而这需要语言学习者通过汉语解释缓冲过渡,才能习得目的语,即“汉语解释—蒙古语分析认证—英语对号入位”,所以与汉族的英语学习者相比,蒙古族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上更缓慢,存在的阻碍与困难更多,习得的效果也不明显。
二、针对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教学模式调研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
针对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蒙古语专业班级进行为期一年的不完全参与教学跟踪,并发放了100份学生问卷和20份英语教师问卷,同时随机对20名学生进行了面对面访谈。
(二)观察现象与结果分析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英语授课的平均比例大约占75%左右,但低年级相对较低,高年级相对高一些。虽说全英教学可以尽可能地排除蒙古语和汉语的影响与干扰,通过大量的外语输入为学生创造纯正和理想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起外语思维习惯和能力,在自然习得中把英语学好,但是蒙古族学生普遍接触英语较晚,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母语的依赖性较大,母语思维定势的影响程度相比汉族学生更深。
1.蒙—英教学模式和汉—英教学模式。
通过实地观察可知,基本上不存在只单纯采用蒙—英教学的模式,而汉—英教学模式则较为普遍,主要因为蒙古族英语教师数量少,目前学院汉族英语教师比例远远大于蒙古族英语教师,所以还不能完全实现母语参与教学;同时,学生不全是蒙古族,汉族学生占一定的比例。其次,蒙古族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对蒙古语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学生对蒙古语听说的掌握程度也存在巨大差距。
2. 蒙—汉—英语言教学模式。
针对蒙古语听说基础较好的班级,蒙—汉—英语言三步法教学模式的普遍应用主要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遇到难点重点的情况下,主要采用汉语及英语讲解内容,关键点采用蒙古语仔细辨析比较说明,来达到强化记忆的作用。尤其是复杂的句型结构,往往采取汉语或公式化语言讲解,可以使学生理解清晰明白。
(1)蒙—汉—英语言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三语习得理论”观点:“学习者在三语习得的理解、加工与输出过程中,需通过激活完全习得的第一语言和不完全习得的第二语言中的所有语言知识。学习者首先从第三语言与被激活的语言知识中进行选择,当无法提取时,则再借助于潜伏的语言。”作为已经掌握了汉语系统知识的蒙古族学生,在认知处理过程中不仅依赖母语思维,还会不可避免地借助汉语思维。内蒙古地区蒙授学生在中小学就开始了双语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蒙古语与汉语同时教学,之后又增加了英语教学,这使得给蒙古族学生又增加了一门外语学习的负担,但是随着全国汉语普通话推广力度的增大,蒙古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提高较快。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方言、口音及汉语词汇的引入对蒙古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即使使用蒙古语交流时,由于不同地区的蒙古语存在着很大差别,也存在交流障碍。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蒙古族在使用母语交流中掺杂汉语的比例高,引入汉语词汇来帮助交互沟通,西部蒙古族在交流中引入外来词相对较少,这为借助汉语来讲授英语提供了条件,自然增加了汉语的输入量,形成内蒙古地区以蒙汉结合教授英语的典型教学模式。
(2)蒙—汉—英语言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师资方面,三语教师需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还必须通晓蒙古语与汉语,因为这样的教师数量少,不能够满足目前发展迅速的少数民族英语教学需求。
在三语教材、教辅方面,不仅量少质低而且缺乏特色,不适宜当前的三语教学需求;目前蒙授学生所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不能从蒙古族学生的根本出发,缺乏蒙古族语言文化特色等因素。
在学生方面,全区蒙古族学生英语基础功底相对不如汉族学生掌握的扎实,学习英语的时间相对较短,由于学习英语起点比同级的汉族学生低,又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采取消极回避、放弃的态度。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完全地撇开蒙古语或民族文化而独行。
三、结束语
通过分析表明,在实际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不存在采用纯蒙古语讲授英语的教学模式。蒙—英—汉三语教学模式适时结合运用在语言教学中,会对目的语教学产生显著效果。美国著名外语教育家克拉姆契指出: “外语教学不应消除或模糊两种语言的边缘,而是要注重去挖掘边缘地带并使之更加清晰可见。”
目前,蒙古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比以前有很大进步,各地区的蒙古族学生接受英语时间晚于汉语,又缺乏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全区各地方英语教学水平與质量还存在着参差不齐的差距,较教学水平发达地区相比,全区整体英语教学质量还有待提升,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均落后于国内其他省市。同时,蒙—汉—英教学模式需要蒙古族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熟练运用这三种语言的能力,而在现实中三语精通的教师资源还很缺乏,虽然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但是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难。
参考文献:
[1]田萍.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2).
[2]胡璇,张维维.论汉语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 现代企业教育,2011,(4).
[3]杨小鹃.少数民族英语教育问题与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06,(3).
[4]徐剑.HSK培训与蒙古普通高校汉语教学的融合[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11).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