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刘元元
摘 要:本篇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对一节好的小学语文课的认识。其中包括:一是对导入设计的阐述;二是层层深入的阅读教学设计的落实;三是写作的训练开展的策略;四是拓展阅读的一点心得。
关键词:导入设计;阅读教学;写的训练;拓展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1B-0110-02
一堂好的小学语文课应该是怎样的呢?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老师认为,只要学生积极参与,有所收获就是一节好的语文课;有的老师认为,只要一节课听起来十分舒服,孩子们在听、说、读、写方面各有进步就是一节好的语文课。我们不否定这些说法,但这些观点未免有些片面、笼统。一节好的语文课,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到底应该是怎样的?笔者从以下四方面来具体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好的导入设计
(一) 回忆式导入
该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有效地回顾,使学生顺利地进入下一节课的学习。在《生命 生命》的第二课时开始,教师可以使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写了几件事呢?”这样的导语设计使孩子们轻松地回忆起上节课的内容。课文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的是求生的飞蛾,第二件事讲的是生长的瓜苗,第三件事讲的是律动的心跳,在这样的回顾中,孩子们自然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单元复习课的导入中,教师说:“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游玩了“甲天下”的 ”,教师停顿,学生很容易回忆到《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教师接着说:“随叶圣陶老先生参观了奇特的 ”,教师停顿,学生轻松说到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欣赏了美丽的天山风景,学生答到《七月的天山》;还学习了古诗词三首,学生回忆起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刘禹锡的《望洞庭》,白居易的《忆江南》。教师接着导入:“在这一组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壮丽和美好,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来填空。”这节课的导入设计也成功地帮助学生回忆起了一个单元的课文,又为这一节复习课的开展打开了大门,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二)談话式导入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地走进一节课的主题,进入一节课的学习。在《女娲补天》这一课的导入中,教师问到:“同学们,当你知道蓝蓝的天空广阔无比,博大的宇宙深不可测时,你会想些什么呢?”在这样的谈话中,孩子们的思路被打开了,自然会想到有关天空的很多神话,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孩子们谈到这些,教师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三)抓住课文题目的关键字词进行课文导入
这种形势可以直截了当地切入本课主题,效果非常明显。在《颐和园》第一课时中,教师通过板书颐和园的“颐”字并问道谁去过颐和园?用一个词说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样抓课题的导入既解决了本课生字的难点,又可以直接进入本课的主题,可谓一举两得。在《生命 生命》第一课时中,也是这样导入的,我在黑板上板书生命,让学生齐读,接着问:“你想过这个问题吗?”学生纷纷说,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补充完整题目,接着问这样的课题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学生谈对本课题目的发现。看样子,抓题目关键词进行课文导入,在切入主题和抓住本篇课文的特点上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根据文章体裁和内容的不同,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不同形式的导入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恰当、有效、引起学生兴趣的导入设计,为一节好的语文课开了一个好头。
二、好的阅读教学的设计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感悟不断深化,学生的朗读层层深入,在理解和情感上,最终能与作者达成共鸣。
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对圆明园毁灭的经过进行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背诵相关自然段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后,让学生打开书,自己出声读读第5自然段的内容,说说你的心情有变化吗?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让学生谈初读课文的感受,从而读出“恨”。对于高段的学生,对于课文的阅读仅仅止步于此,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读,让学生的阅读更加深入。教师问:“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大家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词句,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明白写出英法联军野蛮行径的这些词语不能替换,更不能删掉,也不能调换位置。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到英法联军的无耻,品读出“恨”,孩子们读出的感情也一次比一次强烈。让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更深入一步,教师还应出示一些关于当时社会的材料,让学生读读出示的材料,说说自己的想法。运用联系材料的方法,学生发现,侵略圆明园的英法联军十分可恨,但是也应恨当时清政府的无能,学生联系材料,读出了更多的想法,更深入地读懂了文章,让学生记住恨,记住这耻辱的一天,有感情地齐读这一段也顺理成章。接着,联系课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让学生思考“不可估量”的意思,想想作者最难过、最悲愤、最痛恨的到底是什么?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生明白圆明园的毁灭最可悲的是文化上的损失,带着这份明白,学生齐背第5自然段,与作者在理解和情感上最终形成共鸣。
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中,学生对文本有了全新的认识,最终学生对这个话题形成自己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会因为一节课教学的结束而终止,这些功劳都归功于一节好的阅读教学设计。有了这样层层深入的阅读教学设计,学生会主动与老师共舞,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让一节好的语文课有了脊梁,有了底气。
三、扎实的写作训练
写作训练中,孩子们应该有火花碰撞的思考,应该有写法上迁移的训练,应该与单元主题契合,目的性强,训练成系统化
在《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中,当学生解读文本的高度与作者一致时,孩子们想说想写的心情已经不可抑制,教师不妨顺水推舟,设计一个写话训练——在你眼里,相信毁灭的圆明园不仅仅是一片废墟,圆明园还是什么?正视历史,思考未来,面对圆明园,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相信这样的写作训练中,孩子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在交流时定会形成新的碰撞,让一节好的语文课更扎实,更有高度。endprint
在《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发现在第5自然段中,作家马克·吐温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场景,在这一自然段的描写中学生知道了乘小艇的人的神情状态和准备做的事。抓住这个机会,教师说:“乘小艇的人一定很多,可能还有听戏的人,可能还有……他们准备去做什么呢?他们的神情状态又是怎样的?”这样的写作训练就可以让学生把第5自然段中学到的写人物的方法,立即迁移运用到自己写话的训练中,扎实语文的课堂学习。
在《尊严》这一课中,学生学到了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来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这样多方面的描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主人公要通过劳动来换取食物这种有尊严的品质。人物的这种品质之所以打动人心,还得益于作者这样多方面多角度对人物的描写,可以让学生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也写写身边的人,最终突出人物的品质。相信这样的写作训练一定让学生在对人物描写上更加得心应手,与这一单元写人物的文章不谋而合,凸显了整个单元的训练主题。
由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有效扎实的语言和写作训练应该是有火花碰撞的思考,有写法上迁移的训练,以及应与单元主题相契合。写作训练必须是目的性强,训练成系统化。也只有这样的写作训练才能使一节好的语文课更加扎实,更加充实,更加完整。
四、丰富的拓展阅读
阅读推荐,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在学完《窃读记》后,我推荐了作者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在学完《七律·长征》后,我希望学生能阅读并背诵《毛泽东诗词欣赏》。这样整本书的系统阅读可以在学生学完课本内容后进行推荐,也可在学课文之前进行提前布置。《鲁滨孙漂流记》就是孩子们在学课文之前,在假期让孩子们进行了整本书的阅读。虽然形式是灵活的,但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进行这样整本书的阅读,使孩子们对作家和文本的认识将更加全面和深入,课外整本书的阅读也将更好地服务于课内学习。这样的阅读可以是同一作家的类文推荐,也可以是不同作家的类文推荐,形式多样,不受作家、体裁、内容的局限,最终达到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的目的。
有了拓展阅读的推荐和落实,才能使一节好的语文课有了生命,不因课的结束而结束,让语文活在学生的心中,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一节好的语文课当然不仅仅止步于这几个标准,如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语文能力有没有提高,写法上是否有所得等,也都是判断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标准,但是,如果具备以上四方面的特质,可以肯定的说,这节语文课就是一节好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孙社礼.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小学语文课[J].學周刊,2016,(36).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