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马建秀 刘欣宇
课改之前,课堂评价这一环节,通常被教师忽略和简单化,流于盲目随意。教师的评价语无非是“对”与“不对”。只有终结性评价,没有形成性评价;教师只关注知识传授,不关注能力形成,遑论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回答问题顾虑重重——担心说错了遭到老师的白眼、挖苦和批评,更怕遭到同伴的嘲笑,导致会也不敢说,有疑惑也不敢问。即使说,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数学新课改以来,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关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基本理念里,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学。因此,有生命力的评价语,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之锁,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
课改,唤醒了我对评价的重视,课堂有了激励性评价的声音。
刚开始,不管学生哪方面表现出色,我总会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学生得到赏识,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以前沉默在角落的开始崭露头角;表现活跃的,举手的频率更高了。学生得到激励如饮甘露,精神茁壮起来。正像莎士比亚所说:“赞赏是照在人心上的阳光。”
一次,有个调皮的孩子很精彩地回答了一个问题,我表扬他“你真棒”!他听后,坐姿一下子端正许多,听课进入了状态,情绪也高昂起来,整节课特别规矩。一段时间内,他都沉浸在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之中,学习态度一下子180度好转。
马洛斯说:“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赏识和承认,即使是最顽皮的孩子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欣赏和赞扬。” “你很棒”成为他们内心的驱动力,他们不再内心封闭,心壁上开出了出尘的小花,这让我感到格外惊喜。这时,我感觉找到了评价的“法宝”。
“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这种评价语,用起来简单方便,能适用于每个学生的表现,因此成了课堂的口头禅。可是,久而久之,学生听了没有以前那种激昂的状态,不如以前那么积极了,感觉鼓励的效应递减,不久,课堂状态又回到起点。学生产生了激励的“耐药性”。
“你真棒”这个法宝不灵验了。怎么会“勤于始者怠其终”呢?一番反省后,有如下思考:
从学生的角度
刚开始得到表扬,他们觉得自己是最棒的,是别人无法比拟的,因此有一种被赏识的快感。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孩子们体验劳动的快乐并为自己的劳动而自豪。可是慢慢地他们发现,老师对其他同学也说这样的话,感觉自己不是花丛中最美丽的那朵花,优越感慢慢式微,渐渐滋生了失落感。学生感觉自己像流水线上的机器,教师在简单机械地操作按钮,缺乏生命的张力。
从教师的角度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任何好的要素或方式方法都不要连续使用,连续使用3次就会出现强化疲劳,连续使用6次就会出现严重的强化疲劳。
同样一类评价语反复使用,词汇贫乏,矫揉造作。语意宽泛、空洞,没有指向性和质感,评价的效果就会递减。不是评价语本身有问题,而是教师的评价缺乏层次性、导向性和针对性。
怎样评价才能再次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我在网络上查找了很多别样的评价语。
一次公开课上,我事先将网上学到的评价语分类,写在一张便利贴上,以方便自己在课堂上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我在讲授分数加法时,一个学生向我提出:“老师,一个苹果和一块月饼,‘单位一不一样,能加减吗?”我对他的提问竖起大拇指,说:“你太了不起了,提出这样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他听了眉飞色舞,嘴角漾出一丝得意的笑。我把这种网络资源,更多地嫁接在学优生身上,以求达到“头羊效应”。在头羊的引领下,其他人积极举手发言,唯恐老师不叫他,以前讷于言、怯于胆的学生也开始活跃起来,这回变成不会也抢着举手,贵在参与。可是,这样的情况没有持续多久,哪出问题了呢?
深入的思索后得出答案,评价语用得牵强笨拙,华而不实,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潜质 。
到底该怎么评价?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时,一部美国电影《师生情》给了我很大启发。里面有一个在种族歧视下成长的黑人小孩,连自己有几根手指也数不清楚,那个白人教师不仅要启发他数清几个手指,更想激发他的自信——“我相信你是一个好学生,你不要紧张,仔细数老师这只手有几个手指。”这个孩子红着脸,盯着老师的那只手数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答道:“四个。”那位老师立即真诚地说:“太好了,只是你少数了一个,快接近正确答案了。”
这样的评价之所以让我受到启发,是因为那个老师既用了表扬的手段,又坚守了是非原则。对比之下,自己的表扬不免有廉价的嫌疑。
萦绕许久的困惑终于厘清:教师赏识学生不是单纯的表扬和鼓励,是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强化行为;是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兴趣和动机。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不是不分是非。而牵强的评价语使学生只能在廉价的表扬声中麻木着,并没有发挥罗森塔尔效应。再说没有批评,赞美还有意义吗?
后来当我上《搭配的学问》一课时,我找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他说:“上衣和裤子搭,上衣和裙子搭,一共是6种。”我鼓励她说:“你虽然没有说完整,但是我觉得你的进步很大,你能大声回答问题了,并且在搭配的方法上说得很有道理,如果能再具体一点,或在黑板上连一连,思路就更清晰了。”
我在执教《解决问题》时,要求学生看图编故事。一个学生举起小手主动要求发言。他把故事讲得活色生香,语调抑扬顿挫,我被感染了,我不由地说:“太棒了,你的故事,把大家都带到了游乐园中,让我们不用花钱买票就可以观赏美景,同时又发现了数学问题。”
我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时,拿出一个压扁的长方体盒子,让他们观察,什么没变,什么变了,一个同学回答道:“盒子还是那个盒子,体积不是那个体积了。”我追问:“为什么不是那个体积了?”他说:“高度下降了,底没变,体积就减少了。”我随即评价道:“你观察事物真全面,不仅看到了事物的外在表现,更看到了内在变化,你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像一个小科学家。”
当时我并没有在意这句话,后来我发现,这个学生上课神情分外专注,我不明白是什么改变了他。后来在课下和他的一次交流中我找到了答案。我问他:“最近我发现你上课很专注,能告诉老师是什么原因吗?”他看着我说:“在学《体积和容积》那一课时,您说我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像一个小科学家,所以我要专心听课,好好学习。”原来教师在课堂中,看似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对学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回想那句评语,其实并不普通。能具体指出学生回答的问题好在哪里,而不再是以前那种贫乏的、近乎公式化的表扬。这样的评价语不仅有指向性还有针对性。学生能根据老师的评价,明白自己哪里好、哪里有欠缺,不再是模棱两可、放在谁身上都合适的那种感觉。
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其实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不仅只有语言评价,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赏识的手势,都是激励性评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有待一线教师不断地探究和逐步完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