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马辉
屈指算来,中国的外语教学已经走过了百年的曲折道路,可是似乎一直没有走向“正道”。尤其是我们的基础英语教学,近几十年来一直沿着一条绝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学英语道路——应试英语教学而前行。应试英语教学,真可谓是影响每一个中国学生的巨大发明,它既回避了走这条路根本学不会英语的残酷事实,又巧妙地把英语课上得忙忙碌碌、硕果累累。外国的英语课是很难衡量一个老师教得好坏的,而中国的英语课却可以用“考试通过率”这个指标衡量一个老师,乃至一个学校的教学业绩。每年全国的英语考试通过人数就像中国的GDP一样增长得很快,可渐渐地中国人开始感觉到,这种愈演愈烈的考试英语教学好像有点自欺欺人,随着考试分数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发现自己离学会英语的目标越来越远,更加离奇的是,中国人开始发现我们天天练习的英语考题拿到外国人那里他们反而不会做。
面对这种窘境,我们的专家学者站了出来,各抒己见:“我们的英语课堂要彻底摒弃应试教学模式,我们必须要让英语回归工具本质,回归到语言学习应以运用为目的的轨道上来”;“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主要学科之一,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科的思想性,高度重视学科的育人功能”。于是,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英语教师被专家们“忽悠”得分不清孰轻孰重,不知不觉分成了两大阵营。痛定思痛,多年的英语“纷争”总算有了归属,《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给了它明确的定位: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这个定位改变了我国以前的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只说明英语课程工具性的阐述,也否定了将人文性凌驾于工具性之上的做法。然而,现实并不如想象得那样美好,对该标准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仍如“雾里看花”,特别是对“人文性”的领会更如“水中望月”,实际教学中不是“涛声依旧”,就是“面目全非”。“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不再受人关注,而“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时髦名词作为自己的新宠。语言训练得不到落实,人文性的熏陶感染也如风掠浮萍,人文精神得不到深刻的人文体验。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何在?
案例:
不久之前,笔者有幸被聘为某市初中英语优质课比赛评委,两天内聆听了16节经过基层评选进入市级决赛的优质课,其中有一节课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这是一节初二年级上学期的课,执教的内容是江苏译林版牛津英语“8A Unit 5 Wild animals”中第二课时“Reading —The story of Xi Wang”。上课伊始,教师利用PPT把课前准备好的呈现大熊猫相关动作和信息的三幅图片展现给了学生。三幅图片分别为:刚出生的大熊猫、长大后大熊猫及吃竹笋的大熊猫。通过对三幅图片的描述,教师帮助学生扫清了阅读材料中的生词障碍。接下来,这位教师播放了三遍课文录音,让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核对完答案后,该教师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从网上下载的名为“Heal the World ”(《拯救世界》)的Flash,该段Flash反映了人类由于破坏自然资源和滥杀动物,最终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濒临毁灭的境地。看完这段Flash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让他们通过合作写出四条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最后在全班展示交流。交流完毕后,教师又向学生每人分发一篇题为“Giant pandas in danger”《在危险中的大熊猫》的阅读理解材料作为对本课时学习情况的检查反馈。在下课前五分钟,老师还布置写保护大熊猫的书面表达作业。学生群情激昂,兴趣盎然,个个奋笔疾书,直至下课。
这个教学片断既涉及了“人文性”,也注意到了英语教学中的“工具性”要求。但是,这绝不是“课标”提倡的“统一”。上例中教师片面地理解了英语学科的性质,将人文性从文本中机械地剥离开来,只是笼统地让学生“畅谈”保护动物的措施,却忽视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使得“人文”感悟缺乏必要的抓手,变成了空洞的无病呻吟。听、说、读、写等“工具”训练指导也如“杯水车薪”,流于形式。看似课堂气氛热闹,实则对于学生发展而言,既没有达到对“工具”的掌握与提高,也没有实现对“人文”的感触与熏陶。这种貌似“很英语”的“文道统一课”当今风头正劲,很多人趋之若鹜。这样的现状让我深思:大红大紫的“人文性”是否已经“越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道仅仅就是简单地加法运算?如果不是,两者又该如何和谐地统一于英语课堂呢?
新课标提倡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三个独立的个体。教育家布鲁姆说:“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是密切交织在一起的。每一种情感行为都有某种类别的认知行为与之对应;反之亦然。” 换句话说,英语教学中的“知识”“技能”是和在训练这些“技能”、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态度”“人文”、“情感”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在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不存在单纯的“工具性”,也不存在单纯的“人文性”;任何一次“技能”的训练,任何一种“知识”的获得,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都黏附着特定的价值观。
反思一:以工具性为基础,让人文性发挥育人的作用
英语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功能决定的,英语如果脱离工具性,“句读之不解,惑之不解”,那就谈不上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将成为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在上例教学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到教师将人文性凌驾于工具性之上,面对教材里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我们不妨让学生先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用哪些词句反映大熊猫面临的困境,以及提到了用哪些措施保护濒临绝灭的野生动物?让学生在品悟文中地道、精练的语言基础上,激励学生发挥想象,想一想还可能有什么问题会危及大熊猫的生存以及还有哪些保护大熊猫的方案,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只有在这样扎实地进行词语教学、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训练的基础上,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大熊猫面临的窘境才能给学生强烈的震撼,才能真正在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种子,才能有效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发挥课堂人文渲染的作用。如此,以工具性为基础,让人文性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发挥育人作用,岂不妙哉?
反思二:以人文为依托,让工具性焕发无穷的魅力
英语具有工具性,但它不是一般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翻看教材中一篇篇题材不同、体裁各异的文章无一不具备自己的主题思想,即使是作为语言材料的词汇、句子也无一不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英语课程具有的人文教育优势理所当然地要求它发挥陶冶情操、培养高尚审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的积极作用。上面的课例中,对大熊猫面临的危险以及保护大熊猫的措施,教师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听与读之上,即便在课堂上渗透了“保护动物”这一人文熏陶,仍然让人觉得不到位。学生的理解是抽象的、笼统的、教条的,所以他们的语言产出基本上还是课文中那寥寥数语。如果教师能在学生找出描写大熊猫面临的问题及保护它们的具体措施的语句后,引导学生前后比较、探究原因、畅谈感想,学生的体会才会深刻、饱满。此时,再让学生通过合作想象大熊猫还有哪些面临的问题以及我们人类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它们,相信教师定能收获更多的精彩。同样是口语和书面表达训练,如果有了人文的依托,就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只有这种以人文为依托的教学,才能让工具性焕发出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课堂才能既落实语言训练,又能激发学生深度的感悟,真正实现“让工具性与人文性齐鸣”的目标。
综上所述,实现英语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来自我们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正确解读与准确把握,来自我们对目前英语课堂的反思与创新,来自我们在英语课堂实践中真正地将其融合。英语的工具性昭示着英语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融合着人文性的工具;英语的人文性也不是一般的人文性,它是附载在英语的工具性之上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没有了工具性又哪里来人文性?而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升华,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会因失去灵魂而淡然失色、黯然神伤。所谓“文道统一”,不是简单的加法关系,而是文中有道、道中有文,二者合则双美,离则两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