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朱冰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不再仅仅是培养高学历人才的象牙塔,高校的各种资源逐步对校外开放。伴随着给社会人士带来的便利,高校自身也在迎接着挑战。对外开放有利有弊,如何实现两者的最优化,是高校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公共场馆 对外开放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高校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学术讲座、体育场馆、图书资源、文艺活动等都是社会大众希望得到分享的。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也不再紧锁大门。越来越多的资源逐步对校外开放,尤其各种场馆资源和体育设施最受青睐。对外开放促进了自身资源的有效利用,给社会公众带来便利,但同时,也给学校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何解决高校场馆对外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将学校场馆合理、科学使用,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和社会效益,是各高校需要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场馆主要情况及社会人员使用现状
高校现有场馆主要有教室资源、体育场馆、活动场地及会议场馆等。教室一般由负责教学的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教学资源管理部门管理,向社会人员开放时间一般为周末。体育场馆一般由各校体育教育部门负责场馆的使用审批,主要由体育老师及行政人员负责日常维护,向社会人员开放一般为与教学时间无冲突的晚上和周末时间段。会议场地一般由学校办公室或者物业管理、会务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并提供会场服务,一般不向社会人员开放。
经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了解,高校教室资源外借主要用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及企业单位招聘考试等。体育场馆除容纳日常社会人员进校锻炼外,还对外承接一些大型会议活动,主要有企业年会、运动会、中学家长會等。学校承接的外单位会议活动和考试时间基本安排在周末和节假日。
二、校内资源开放的利弊分析
1.向社会开放校内资源是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
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人民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普遍的认识,对于体育场馆和健身场地的需求日益增长。在城市建设中,大型专业场馆建设毕竟相当有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污染也日益加重,户外运动的空间严重被挤占,因此公众正在积极寻求室内设施完备的场地。
学校文体设施在条件允许下,向公众开放共享,是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重要体现。《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学校可以根据维持设施运营的需要向使用体育设施的公众收取必要的费用。学校资源的配套条件好,后勤服务保障力量强,更催生了社会各界对学校资源的关注和需求。
2.对外开放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高校资源丰富,教室、运动场馆等除上课时间由学生使用外,其他时间基本属于空置状态,尤其是教室资源,周末及节假日的使用率更低。对外开放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社会资格考试等,可提高教室的利用率。运动场馆中的大量运动器材和专业设备,仅供高校教师和学生使用,其利用率会很低。
3.向社会开放校内资源导致的不利影响
校园内文体设施和教室资源的对外开放,容易导致校园内非学生人群越来越多,极大地增加了学校的交通、后勤保障等管理成本。特别是人员进出校园造成校门口拥堵、外来人员食堂就餐影响师生正常就餐秩序、教室被挤占影响学生学习、大型活动引起噪音污染等。以我校为例,夜间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员进出校区,无法对入校人员进行安全性检查,对学生的安全存在潜在的隐患;周末期间的社会考试、大型活动来校人员和车辆多,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况也偶有发生;外来人员来校就餐,造成就餐拥堵的问题学生也时有投诉。对外开放也造成了场馆和器材的使用寿命缩短,维护费用必然增加。
三、举措与建议
1.制定管理办法,提高准入标准,严格审批。由学校相关部门制定公共资源使用管理办法,严格规范校内外单位借用,在确保师生正常使用和开展教学相关活动的前提下,有条件地开放外单位活动和场地申请,不得以任何名义擅自使用校园活动场地举办营利性的培训活动、营销活动、娱乐活动。完善网上审批系统,规范审批流程。校外单位租借校内场地举办非商业性活动,须与活动场所主管单位或校内有关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安全责任,不得影响学校师生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不得与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相冲突。
2.完善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各部门联动,规范管理与使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一支专业高效的安全管理队伍,加强资源使用期间的管理,场地对外借用遵守“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主管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保证借用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制定科学周密的应急处置预案,如《突发事故处理预案》《消防火警人员疏散预案》《停电应急处理预案》《重大疫情处理预案》等必备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险情发生时,所属人员依旧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如发现有申请场地未说明情况的活动进行,应立即阻止。
3.学校场馆管理人员,尤其是教室和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主要任务还是在教学上,存在多份职务挂职管理,并没有专业的场馆管理培训,大多数人不了解场地租赁制度,专职管理人员缺乏。若要增大运营规模,需要培养场馆专业管理人才,不断改善场馆的管理,提高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加强业务管理能力,并进行系统优化。
4.探索新的收入分配方式。确保公共资源正常使用和维护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学校收入分配比例。校内人员使用和校外人员在收费情况上应做适当区分,适当降低或减免学生租赁场馆的价格,并确保有效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校外人员收费应包含管理人员、场地水电、器材损耗等合理支出。
综上,高校应尽快加强公共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管理服务规范,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配套培训,规范场地使用审批流程,实现教学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梁晓聪.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参与现状研究—以珠海市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01):06.
[2]邹红.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经营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1):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