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初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6-01

王辉

摘 要:音乐是初中必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音乐课堂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反复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才能使自身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初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 音乐课堂 能力 培养

一、加强感性经验的积累

音乐课程是一门以声音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学生只有在耐心的倾听中才能够获得对音乐最直观的感受。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去倾听,多去感受,为学生提供聆听音乐的条件。首先,一首歌要反复地去听,尤其是一些流传久远的经典曲调,学生只有多次聆听后才能对其有更深入的理解。心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一种对象对我们知觉的作用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加深的。音乐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不同,它不是固体的、也不是一种可以触碰的物体,音乐往往是一些瞬间即逝的声音,这些声音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音的,有多音的,通过多种形式的组合方式是我们的耳朵感受到,一个音乐的最后一个曲调的结束就意味着这首歌曲从我们耳边消失了,但是却给我们的听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例如我们在欣赏一幅名画时,为了能够记住它,我们往往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注视,但是它是不会从我们眼前消失的,但是歌曲却不同,一首时长为五分钟的音乐,无论你多么努力去听,它都会在五分钟后结束,如果想要长久的记住它,就要再听一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就要提前预习[2]。有很多经典的音乐在第一次学习时就会深深触动人们的心灵,越优秀的作品越值得我们反复去咀嚼,因为在每一次倾听中,我们都会有全新的感受,例如在学习《梁祝》时,初次聆听学生会有被吸引的感受,再次倾听学生的眼前就会浮现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给予学生心灵上的震撼,其次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先从较为简单的歌曲入手,例如《黄水谣》这种简单的乐曲,由浅入深的聆听经典作品,让学生逐渐对歌曲的旋律、节奏、声感都有了一定了认识,且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形式一定的听觉印象,这时候学生的欣赏能力已经有了新的突破,在脑海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欣赏标准,在不断地聆听中,对于作品的内涵有了感性经验。为了使学生的音乐视野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就要让学生平时涉猎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都要广泛聆听,教材中的内容繁多,种类丰富,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优秀的作品,是人类宝贵的文明财富,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同时,通俗音乐也是学生进行欣赏的重点,这些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3]。

二、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

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为学生提供基础。

1.创设想象的氛围,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音乐之所以具有很大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自身和谐优美的韵律,还因为它能够引发学生无限的联想。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初中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音乐能够打开他们的想象之窗,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抓住这一契机。在学习音乐《闲聊波卡尔》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想象的空间,我为学生播放了两种形式的歌曲,一种是管弦乐,另一种是维也纳童声合唱,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在感受中理解,在理解中升华,并在欣赏后问学生:“这两种形式的音乐你们更喜欢哪一种,原因是什么?”学生会立刻兴奋起来,七嘴八舌的进行讨论,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大多数学生会更加喜欢童声合唱,因为更加符合他们的审美特点,教师顺势引出知识:管弦乐气势恢宏,童声则具有穿透感,不同的音乐形式有其不同的美感,教师进而让学生模仿鸟叫,看看哪位同学模仿得惟妙惟肖,学生的想象之窗被打开了……

2.创设语言情境,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的肢体语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学习音乐《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以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生动的肢体动作,从而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想象能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入的层次,唤醒他们对国家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给人以崇高的艺术美享受。又例如在学习音乐《二泉映月》时,教师在让学生欣赏跌宕起伏的曲调的同时,为学生讲述当时的时代背景,阿炳的身世课可悲的遭遇,让学生明确音乐中所蕴含的主人公对社会环境的愤怒、对恶劣环境的反抗、顽强不屈的精神,这样地讲听结合,能够让学生对音乐的深层含义进行挖掘,使学生受到其高贵品质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这样一来,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提升,道德品质也得到了发展,会立志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三、加强和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也是一个全方位、全方面、长期的发展过程,文化修养的培养也非一蹴而就。音乐理论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音乐欣赏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这方面的知识可划分为乐理和音乐学两大部分,乐理部分包括:乐谱读法、有关音阶、调式、旋律、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每学期开始,按《新课程标准》制定计划,应该让学生学会识一些乐谱,学会简单的乐理知识,为培养学生成为高水平的欣赏者打下基础[4]。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课程能够全方位的提升初中生的能力,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品味、审美情趣,在教学中将文明发展和传承下去,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丰富和提升自己,就要提升学生的思想的深刻性,在聆聽中体验音乐给人的美的享受,提升审美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扬帆于音乐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王丹.用多媒体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N].发展导报,2019-05-31(022).

[2]王菁.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3]米朔.浅谈初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4):8.

[4]陈慰.音乐剧进初中音乐课堂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探讨[J].北方音乐,2014(11):15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