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李奕函 柴宁
摘 要:为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思政教育主体要发挥好互联网的作用,推动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传播优质的信息资源,让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够克服理念的不完整性、传播形式的单一性、内容的不系统性。对思政教育主体来说,对教育者自身、教育的形式、方法、内容等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把握的要求主要有五点:提高思政教育主体素养要求;逐层递进落实主体培训机制;运用好网络智慧教学工具;占领网络中的思政教育平台;把握媒体课堂适度原则。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3.056
党的十九大报告八次提到互联网,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并高度重视网络教育。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方面,强调兴国必先强师,重视教育主体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建设的重要意义。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可见对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在思政教育改革的基础上,互联网在思政教育方面所凸显出来的优势明显,尤其是传播速度与时效性。大数据时代下,对思政教育主体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
1 大数据时代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信息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互联网,互联网通过整合信息把社会资源与各个领域有机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互聯网+”,它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整合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入整合到经济等社会各个领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对信息资源的需要不断增加,思政教育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不断推陈出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离不开数据支撑,互联网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提供新的环境,支持课程的智能化,形成广泛的社会辐射。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本身要想支撑起它的热潮,就必须要落实到教育本身变革的具体行动上。许多教师运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把课堂变成了自我展示的舞台,这就导致了学生的积极性被淹没在其中。造成的死板形式主要有:教师教学方法不规范;教学方式过于直接简单;教学中采取原生态方式,这些都会导致在思政课堂的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的本领没有用武之地。
近几年来,二者的融合具有普遍性,这确实给教育主客体都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便利,通过图文、视频的结合还能扩大思政教育客体的知识广度。但是一定要辩证的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看清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实现有机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总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数字化优势是利大于弊的。同时,在看清二者结合的优势以后要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注意到二者的关联也存在着一些弊端,面对这些弊端我们应该对思政教育主体提出严格的新要求,更要意识到互联网带来的新媒体技术绝不是也不应该是教育主体的“挡箭牌”。伴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主体教育能力退化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由此可见,一味的推崇对新媒体技术的利用或者一味的推崇固守传统的板书教育方法,都是不现实的。
2 大数据时代给思政教育带来的利与弊
2.1 大数据时代给思政教育主体带来的优势
2.1.1 拓展网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促进了思政教育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思政教育主体的教学手段与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思政教育环节中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若想传播红色文化,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就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导向能力。互联网可以为思政教育主体提供更多可行性的创新整合系统,帮助他们利用好MOOC、BOOC、SPOC三种教学开展方式。伴随着软件应用技术的发展,中央网信办举办的网信学习系统,学习强国软件,光明日报,求是网等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为思政教育主客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1.2 形成体系化的“智慧型”教育系统
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受教育客体的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一味的灌输硬性理论知识,并不能很好的使思政教育客体所接受。互联网带来的数据,则可以为客体提供多层次、智慧化、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这种体系具有开拓创新性,思政教育主体通过中介展现出来,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整体导向的理论框架。同时,“互联网+”也对教育管理系统的分工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运行条件。在此基础上,思政教育主体对于学生选课、成绩、实习、毕业的管理上可以构建条理清晰的模块。为教育体系的维护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2.1.3 提供“多维”视角下的思政理论良性互动
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形式单一、脱离学生实际情况谈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学手段传统等弊端。在这种日益明显的弊端下,互联网为主客体之间提供了一种良性的互动。这种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互联网带来的媒体技术可以用适当的图文结合的方式、运用思维导图、流程图、图表,视频等工具向受教育者提供清晰易懂的解释,课后也便于拷贝保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如果只用听觉能够认识事物15%的特征,如果只用视觉能够认识事物20%的特征,而视觉、听觉并用可以认识事物65%的特征。这种媒体技术的特点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来参与活动过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信息的接受。
2.2 大数据时代给思政教育主体带来的劣势
2.2.1 思政教育主体的惰性循环
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对媒体技术有了依赖以后会形成惰性。思政专业课教师在进入岗位以后没有系统完善的教师能力培训课程,会导致专业课课堂中思政内容缺失或生搬硬套。多数教师在使用网络工具时照稿读稿,这种机械式教学直接减少了思政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使教育主体产生怕被问问题,对问题了解不够深入,提早下课的不良情况。这种情况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思政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其影响是恶劣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