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学生参与理论的民办高校财经类课程改革探索

时间:2024-04-24

王悦

摘 要:随着新兴技术发展在各行业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未来的财经类人才必须具备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职业能力作为基础加以支撑。当前企业在招聘财经类专业学生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操能力,民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根据市场形势变化,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本文以长春财经学院为例,探讨了基于学生参与理论的民办高校财经类课程改革路径。

关键词:学生参与理论;民办高校;财经类;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3.073

0 引言

财经类课程包括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以及金融学等多个相关理论课程知识,是一个交叉性强的综合课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尤其特别强调人才在推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国务院颁发的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务必承担起教育的重任,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最早起源于英国,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合作或者协作的方式在课堂上获取知识。这种学生参与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借助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相处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财经类课程对所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然对财经类课程缺乏积极性,甚至出现“隐性逃课”现象。因此,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在民办高校财经类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民办高校财经类课程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开设了财经类课程,例如,长春财经学院本科专业设置了金融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审计学等专业,培养适用于经济发展的人才。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财经类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尤其互联网数字化时代,企业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要求提高,所需要人才的要求也发生变化。目前,企业在招聘财经类专业学生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实操能力,其次侧重于学生自身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我国民办高校创立时间较短,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多个方面较为薄弱,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随着国家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型,民办高校纷纷加入教学模式转型行列,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除此之外,民办高校还要深入进行市场调查,明确市场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要求,建立以提高学生实操能力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模式,整合民办高校教育资源,不断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2 民办高校财经类课程发展现状

2.1 教育模式僵硬

在传统的财经类教学课程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课,学生记录笔记,老师划范围出试卷考试,学生背诵应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操控整个课堂的主体,学生则成为课堂的聆听者,只要记录教师讲解的内容。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往往教学效果不佳。任何学科理论知识体系都是从简单到复杂,如果财经专业的学生从一开始没有跟上授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步伐,对专业课程知识无法深入理解,甚至学生会出现隐性逃课现象,财经类课程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成果。

2.2 学生知识体系不完整

财经类课程是一门注重定量分析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涉及很多数学公式计算。不仅如此,有些数学公式还需要学生运用统计学等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推论,建立相关数据模型进行推导。财经类课程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课程,既包含统计学、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也包含金融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是学生学习财经类课程的基础。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并不具备这些理论知识体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教师发现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对所学理论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即使有些学生掌握了教师传授的知识,但是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处于分化的状态,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2.3 教学内容理论化强

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财经类课程当属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不仅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完成相关实践,对所学到的财经类知识有一个更好把握。但是从民办高校课程内容设置来看,民办高校教师仅仅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并没有开设或者带领学生完成实践方面的操作。从学生学习的课本来看,课本内容大多涉及上市公司的财经内容,对非上市公司的财经类知识涉及较少。对于我国而言,存在大量非上市公司,并且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也可能自己创业,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财经类知识难以运用到实操中。民办高校中,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使用的课本大多都是直接翻译的西方财经类理论知识,西方与我国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学生一味地学习西方的财经类知识,难以适应中国市场环境。民办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财经类的理论知识,在解决问题方面主要使用量化分析的方式,而一旦学生进入企业,在解决财经类问题时,不仅要考虑量化因素,还要考虑制度、文化等非量化因素。

3 民办高校财经类课程改革探索

3.1 基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课程改革探索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扮演主讲者的角色,学生扮演聆听者的角色。在新的教育模式改革要求下,教学主体逐渐从教师转移到学生,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再是主讲者,而是课程的策划者,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财经类课程学习的大方向,让学生在大方向下明确各自的学习目标。正如谚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学生财经类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思考方式。引导式教学,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这种学生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其成就感,不断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基于学科知识之间贯通的课程改革探索

财经类课程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包括金融学、经济学等。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财经类课程时,有些基础内容是之前所学内容,但更多内容是之前所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因此,财经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尽量将新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之前所学的内容,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例如在长春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营业收入法章节时,学生难以理解什么是敏感性资产,什么是敏感性负债,此时,授课教师可以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由此,学生可以回顾之前所学知识,也能够对新学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学习效果更佳。简而言之,财经类课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还要做好学科之间知识点的贯通,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新的知识点,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3.3 基于聚焦学生实践学习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探索

财经类教学的教师要明白學生学习财经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明确当下市场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要求是什么。财经类课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输,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民办高校在开设财经类课程时,要依据市场需要,根据市场要求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民办高校财经类课程教材大多采用西方翻译而来,所以财经类课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点与我国具体实际案例相结合。结合实际案例对理论知识点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当下国情。在这一方面,长春财经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竞赛,通过比赛能够让学生与企业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掌握就业、面试求职技巧,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让企业更加高效地了解高校人才培养状况,最终推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

4 结语

总而言之,民办高校财经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是一个巨大的教学工程,需要经过长期努力实践。民办高校财经类课程授课教师要学会把握市场风向标,既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做好学科之间的贯通。民办高校财经类课程改革既迎合了当下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性财经人才。

参考文献

[1]安丽平.民办高校《西方经济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0):162163.

[2]甄程成.微课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219220.

[3]伍茜溪,师薇,吕永林,等.翻转课堂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2):17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