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读经典《论语》,谈差生转化

时间:2024-06-01

符新卷

摘 要:差生转化问题自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施教兴学以来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差生,如何尽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主题。然而,这样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我却从《论语》中找到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论语 差生 转化

一、人性无恶,差生可雕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做到“有教无类”。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里各种人才都有。军事的子路、外交的公西华、行政的冉求,至于子贡这一类,器也!有如庙堂上的瑚琏,精致高雅;乃至江湖上一诺千金,面目难看的,各种各样,无奇不有,无所不包,所以他真是叫做“有教无类”。我们现代的教育者也应该继承这种优良的教育传统,不但能够接受品学兼优的学生,而且更应该接受那些所谓的“差生”,从心里真正的包容他,用知识和道理感化他,引导他慢慢走上成功之路,这也正是《论语》中所提倡的“仁”道做法。

从功利角度来讲,“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也是从人生经验中体会得来,的确大半是如此。屠狗辈就是古时杀猪杀狗的贫贱从业者,他们有时候很有侠义精神。历史上的荆轲、高渐离这些人都是屠狗辈。虽说是没有知识的人,但有时候这些人讲义气,讲了一句话,真有去做了;而知识越高的人,批评是批评,高调很会唱,真有困难时找他,你会感觉到“世态人情薄似沙——真不差,自己跌倒自己爬——莫靠拉;交了许多好朋友——烟酒茶,一旦有事去找他——不在家。”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要忽视了差生,我们应该更加关爱那些学生,帮助他们尽快成长,相信他们是“可塑之才”,并非“朽木”。

二、提高修养,具备“仁”心

关于教师应该以何种心态才能真正教育感化学生,《论语·为政》曾经给出明确的解说。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使老百姓尊敬你,忠心于你,只靠教育说劝行不行?孔子告诉他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意思是说要想使百姓对你恭敬,内心就要有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庄严情操。“孝慈则忠”,真正爱人,人对你自然尽忠,一个人对部下与群众,付出像爱儿女一样的心肠,付出了真情,则没有不收到忠的反应的。如果没有这种慈孝,光是劝导教化是没有用的。“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对善的奖励提倡,不做官样文章。“教不能”,部下不懂的,并不讨厌他,教他,因为你要做之君,做之師,做他的长辈,既然做长辈,就是做老师,尽量教他,他自然会受感化。

正所谓《论语·里仁》:“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一个人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好比一个大宗教的教主,对好人固然要去爱他,对坏人也要设法改变他,感化他,最好也使他进天堂。所以说一个真正有志于仁的人,看天下没有一个认识可恶的,对好的爱护他,对坏的也要怜悯他,慈悲他、感化他。因此,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尽量做到无时无刻不保持一颗仁爱之心。

三、关注差生,打好持久战

差生的转化工作,并非一日便可功成。这正如老子所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要注意这个“烹”字,是慢慢的用文火来炖,小火来烧。小鲜是小鱼小肉,如用大火,一烧就烧焦了,所以必须用文火,慢慢的“烹”。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处事的一个大原则,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急,任何一件事都有一个关键部位,找好突破口,慢慢来,逐渐解决。如果想一下子用突变的方法把他改过来,往往突变还没有变好,新的毛病又出来了。

因此,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件十分细致而艰巨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后进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旦有人有意无意地触及他们的痛点,便会旧病复发,甚至变本加厉,此时若你认为“孺子不可教也”而撒手不管,那他们则会破罐破摔,所以转化后进生除了有良好的愿望和有效的方法之外,还要正确认识后进生转化的过程,认清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不断地按可行的方法教育他们,抓反复、反复抓。把握好关键,而且千万不能心急,慢慢转变,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打好“持久战”。

四、注重方法,循循善诱

首先,我们要正确的认识所教学生的层次水平,特别是对差生的具体情况要有明确的了解,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论语·雍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是说人的智慧不能平齐,姑且把它分作上、中、下三等的差别。中人以上的资质,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理论;至于中人以下的资质,在教育方面,对它们不要做过高的要求,不妨做低一点的要求。但中人以下的人,他们的成就,又不一定永远在中人以下,只要努力,最后的成就,和中人以上的会是一样的。我想这也正是宋校长之所以提出“低起点、小台阶,逐步发展”的深意所在吧。

其次,资质差一些的学生往往个性较强,不易教育管理,我们不妨学一学孔夫子“循循然善诱人”的育人态度。注意其中“循循”这两个字,就是循着学生的意志,循他的个性,循他的道理,把他带一个圈子,还是把他带上正路。人性就必须这样处理。因为人性是堵不得的。越是受压制的孩子,反抗越大,慢慢积累起来,到最后他对一切事物都有了反抗性的习惯了,所以要想办法,循循然善诱。

最后,如何更好的循循然善诱呢?孔夫子告诉我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里就突出了兴趣教学的重要性,要了解学生的爱好,看他乐于哪一方面,就在哪方面培养他。这样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树立榜样,搭建阶梯

“学差生”并不是不想成功,也不是不愿意成功,而是缺乏成功的信念。我就经常在学生中树立成功人物的形象,以榜样的事迹激励他们,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他们,并创造各方面的条件,给他们成功的机会,用榜样的力量去溶解每个“学差生”。我自己也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并抓住“学差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进而提出更高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促使学生提高。

结语

我们要转化学差生,道路是曲折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的的,必须持之以恒,不仅在学习上,而且在生活中也应关心、爱护他们,只要多方面都努力,我认为学差生也能转变好,甚至会成为学优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