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武扬帆
摘 要:近几年,媒体报道的关于精神病患者的各类话题层出不穷,比如“被精神病”、精神病患伤人事件等话题。其实,这并不是精神病患的真实生活和世界,本来他们的生活就容易被外界误读,他們亟需全社会的关注和包容。在社会工作的精神健康领域,增权理论对精神病患的自我充权有一定的启示。社会工作者在利用和整合机构提供的有限资源为案主提供服务时,会遇到很多突发问题或者多元化的问题或案例,所以社会工作者如果仅依据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很难驾驭一些伦理困境的。因为西方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的价值观,在中国的情境下,很多是冲突的和难以操作的。本文根据社会工作视野,分析精神病患的增权与社会工作者如何面对精神病患的伦理困境及反思。
关键词:精神病患;社会工作;增权;伦理困境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3.058
1 精神健康的增权及伦理概念的综述
精神健康领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怎样认识和了解相关事件背后的核心,需要公众对相关事件有一个清醒和冷静的判断和把握。
从热点新闻可以看出,一方面,公众对精神健康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下,特别是对睡眠质量、减轻压力、精神病患以及家属的合法权益、康复权益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促进精神病患的康复治疗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社区接纳环境,都是同等重要的问题。精神卫生的相关法律的立法工作的出台,会同时保障精神病患和正常人的自由权益和合法权利。所以,尽快出台精神卫生立法的工作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精神障碍患者需要社会的包容、理解、关爱,保障他们相关的合法权益,不应歧视、排斥,而是应该社区联合精神病患家庭,共同助力他们的社会融入,提升他们的能力建设。谢斌表示,精神卫生立法的初衷也在这里,即既要保护好精神病人的个人自由权益,又要保护正常人不受精神病人暴力、攻击等行为的危害,还要使需要医疗救治的病人获得恰当的诊治。要平衡好这些有潜在冲突的利益,就需要开展立法。
1.1 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是一种健康状态,它是健康的一部分。精神健康受到了年轻人群的更多关注,特别是学习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使每个人罹患精神障碍的风险加大。这是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并且行动起来,使社会的发展更加和谐友好。世界卫生组织(1984)将健康定义为:“一种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伤残。”因此,它将身、心和社会生活联结起来了。
1.2 增权视角
增权视角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增强人的权力和能力,重塑自我,社会工作者需要鼓励弱势群体不断和周围的环境实现良性的社会融入,挖掘自身的潜力,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是一种合作型的关系,特别是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服务对象的能力赋权。社区资源一旦被发现就能被启动,学者Rapp提出一个观点——我们不是要去“整顿”个人和社区,而是去“扩大”个人与社区的优势。
社会工作者应思考利用增权理论不断寻找案主身上的优势,充实他们的能量和潜力。每个人都有自己想不到的潜能,也不缺少权能,但是社会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的障碍,这会导致个人的权能无法激活和实现。社会工作者需要尝试去为精神病患织起支援网,就好比织毛衣,得找一根根毛线,即社会资源的链接;同时,要将线织成毛衣,让精神病患感受到温暖,看到生活的希望。社会工作者应为社区的精神病患提供相关的福利服务;定期组织他们为社区的环境绿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组织不同主题的小组活动,激发他们的潜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至于倡导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在基层社区向公众宣传关爱弱势群体的理念,尤其是对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的群体时,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所以,社会工作者需要在社区找寻弱势群体的需求,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去了解,针对他们的需求,社工进行社会政策的倡导,为弱势群体发声,促进他们的能力建设。国家应该尽快制定出保障他们各项权利的切实可行的政策,这样,地方各部门、各单位也会有能力执行社会政策,来保障该群体的权利,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行。
1.3 伦理判断
伦理判断涉及四个层面:首先,了解适用于所有助人职业的法律责任;其次,全面理解并领悟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伦理守则;第三,能够在特定的社会工作实务情境中甄别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第四,认清适用于特定社会工作实务情境下的伦理准则和法律职责,当碰到责任冲突时,要能够判断孰前孰后。这展示了最大的挑战并涉及最前沿的批判性思考技巧。理解法律责任在社会工作面临伦理困境中能明确很多的工作方向和思路。这就给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工作者需要以社会工作的价值中立原则作出专业判断,同时,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对法律的相关知识有更深的学习与驾驭。
2 社会工作视野下的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介入与案例分析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在香港的发展是比较早的,在华人社会中是非常有名的,尤其是香港的明爱社会工作服务部,其理念是以爱服务,缔造希望;服务弱势社群,发展人的才能,致力沟通和解,建立回馈精神。香港的明爱社会工作服务部的发展理念非常注重人的尊严和发展,它的理念是基于人皆可发挥潜能,人的尊严皆应受到维护与重视,及人应自决的信念,该机构致力于推广这一理念。在服务的历程中,强调不停的觉醒、参与、分担和分享,务求达至在行为、态度、物质和精神、结构上正面及积极的改善和发展。并推动建立一个基于真理、爱、公义与自由而充满关怀的社会。
特别是其开展的关于精神病患及其家人的服务计划,对我国大陆地区非常有学习和借鉴意义:
(1)关于“微笑”模型的运用到抑郁症病患的小组中。
(2)走步治疗的理念及经验。
(3)早期有精神困扰的青年关于复原概念的探索性研究。
(4)思觉失调家属支援小组心得分享。
(5)爱思联合行动。
(6)促进精神健康在长者中心的实施与启示。
(7)如何从服务中舒缓护老者的压力。
(8)从患病到参与:社区精神健康防治的三层架构模式。
从服务计划可以看出,第一,針对精神病患及其家长的服务,要提供给他们足够的专业理念及方法,针对他们的需求,制定不同人群的有针对性的服务规划。第二,尊重与接纳的社会工作理念应贯穿始终,比如引导案主及家属做力所能及的康复治疗与心理疏导,让他们通过参加小组活动,减少焦虑的情绪,增强小组的互助支持的作用。第三,社工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否很好地解读和运用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都取决于社工看问题的能力和角度。而且很多现实的突发事件让伦理守则在实际中的运用能否不变成空话,这都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台湾辅仁大学的“抢救乐生院社会运动”让我们对社工能在社会运动的层面所发挥的功能有了一种直观的解读,而这一社会运动是社会工作推动社会公正的最直接的体现。乐生院是台湾的一个麻风病村,当台湾的捷运(一种客运交通系统)线路需要穿越其中而不得不让它退出历史舞台时,社会工作者和院中的居民一起发起了一场颇具影响力的社会运动。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很多人都会思考一个专业的伦理困境:是几个麻风康复者的意愿重要,还是捷运所惠及的更多人的利益重要。当然,辅仁的社工人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所以他们会参与到这样一个艰难而没有结果的为少数人争取权益的斗争中。如果最终不能保留乐生院,社会工作者该如何去评估这次运动的结果?也许就像乐生院的居民所说的,在这样一个争取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表达自己的声音。
本案例集中体现了弱势群体在公共利益面前的渺小和迷茫,从弱势群体的角度看,如果他们能捍卫成自己的权益,这将极大的推动社会公正真正地给予像麻风病村这样的弱势群体在社会上的生存与发展,达到社会的和谐和温馨。如果从公共利益考虑的话,扩展城市交通系统,提供给受众的便捷可能更多,为更多的人提供更方便和快捷舒适的服务。但是从社会工作伦理的角度考虑,我们应该保护和捍卫好弱势群体的利益,才能达到社会公正这一伦理价值观。
审视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实践中,同样会遇到不同的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伦理抉择,以下笔者选择某一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案例,具体分析社会工作伦理在精神健康服务中的伦理抉择。
案例基本情况:服务对象,女,30岁,未婚,长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务对象在16岁时的经历改变了她的整个生活。在16岁时,服务对象遭到强暴;此后,服务对象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且情绪变得极为不稳定、暴躁。在父母亲的严厉责备下,服务对象被迫到医院就诊为抑郁症。高中转入重点中学,学习压力剧增,服务对象发行自己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难以集中,在父母亲的指导下,服务对象最终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考入艺术院校。在高考前夕,服务对象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障碍,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躁郁症、情绪双向障碍。大学二年级,服务对象的病情加重进行住院治疗,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此后,服务对象每半年就需要入住精神病院两个月。面对生活中的巨大压力,服务对象曾经三次自杀,幸好都被及时发现抢救脱险。工作后,服务对象因担心别人背后说坏话、单位待遇不公正,先后辞去两份正式工作。现在,服务对象与父母亲住在一起,业余知道孩子学习钢琴,靠做家教维持自己的生计。服务对象层就诊过许多医院,接受过多次心理辅导,但没有明显的效果,对自己的前景逐渐失去信心,经常出现性幻觉,自己想克服又无能为力,认为自己不道德、下流,是社会的渣滓。服务对象感觉自己的生活非常痛苦,没有价值,经常有自杀的念头。
这个案例中的伦理抉择就是社会工作者是否为了案主向政府倡导对残疾人尤其是精神病患者立法的权益、非营利组织的建立等。如果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不仅这个案主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其他的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也会得到相应的保护。同时,残疾人的相关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服务推广对保护这类群体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社会工作价值观之一的社会公正,它的操守原则是社工挑战。社会工作者有使命和责任担当,为弱势群体发声和助力,助人自助,不是简单的一个专业理念,而是秉持社会公正的价值观,改善社区的环境,提升弱势群体的能力重塑、自信心的提升。前述的台湾地区乐生院运动一例中的社工行动,正是如此。
3 对精神病患的增权与伦理困境的思考
社会工作的理念的核心就是助人自助,即帮助案主成长的同时,社会工作者也与案主一同成长,这是一个需要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无论这样的过程中充满了积极、消极、幸福和困难,都要互相鼓励、支持,共同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社会工作最近几年不断在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就是赋权,又称增权。增权是使弱势群体提升自信心、找到自己身上的优势,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在这个过程社会工作者更像一个领路人,点亮他们对生活的希望,链接社会资源,增强他们的权利意识,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中。增权更强调的是使能者,使弱势群体完成自己的蜕变,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障碍,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国的精神病患及其家人目前处在一个需要增权的处境中,亟需社会环境的帮助、共享资源以及相关法律的颁布,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笔者认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贯穿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中以及社会工作者服务于案主的过程中。第一,国家应尽快出台保障精神病患合法权益和尊严的法律以及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生存空间。第二,加强在社区的预防精神疾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对社区精神病患及家庭的照顾。这都是需要全社会、相关部门以及机构的共同合作与关注,就像笔者参观的一家非营利机构一样,这里是给精神病患自由去通过绘画展现自己的内心和才能,他们的声音尽管微弱,但是需要这个社会去关注和尊重,这是最重要的,也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和改善的,那样才是他们应有的生活和建构生活本有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华云.“飞越疯人院”成现实我国终立法禁“被精神病”[EB/OL].http://culture.ifeng.com/whrd/detail_2011_06/11/6951695_0.shtml.
[2] Roberta G.Sands著.何雪松,花菊香译.精神健康——临床社会工作事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 宋丽玉,施教欲.优势观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 朱孔芳,杨旭,丁慧敏.社会工作技巧手册[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