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张秀海
摘 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古今中外文人学者的智慧结晶。故而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积极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融合,促使高校教学内容丰富发展,促使中国文化往更深层次发展。本文就两者之间的融合意义进行了细致的探究,并对其具体实施的高效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旨在为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加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民族文化 美术教学 传承与融合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教育正朝着不断提升社会民众的文化水平方向发展。数据表明,我国民众的文化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高校生的文化还有待提升,而且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仍旧存在忽视民族文化传承的现象,故而导致目前高校美术教学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教育不够理想。教师首先需对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行全方位地分析,并对其重要意义有一定的了解,继而以此为基础积极开展融合与传承的相关举措。[1]
一、概述民族文化与高校美术教学的紧密联系
学生在接受高校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能够掌握美术专业理论与技能,还应在民族文化底蕴的培养方面创造出更大的可能。目前,我国现有的民族文化体系包含有丰富而优秀的知识内涵,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由此可见,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中可充分了利用其多元化以及丰富性的特性丰富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了解到多种地域文化,从而促使学生掌握更具有创造性的绘画素材。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创作技能提升的过程中,还可促使传统文化的深化发展以及推陈出新,确保其具有发展的鲜活动力。基于我国当前文化传承的消极现状,急需要经过专业化、系統化、科学化的教育教学得以传承,需要积极培养出更新一代的文化接班人使其价值得以实现。民族文化与美术教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是中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化人类,提升民众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2]
二、在我国高校美术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
经过民族文化与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会有一定的提升。民族之文化中具有多种地域文化、多种文化形式,是文化的集大成者。除此之外,民族文化与古今中外的民众生活紧密相关,因而具有极强的文化渗透性。例如中国民族文化具有刺绣艺术以及印染等,能够转变学生纸上绘画的单一思维认知。艺术源于生活,当然美术也不例外。学生只有脚踏实地地去观察、去感受才会有更深刻的认知,故而需要民族文化教学的渗入使其知识储备得到丰富,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2.有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新时代,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样重要,故而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对美术实践相关的内容有一定的深入探究。基于这一原因,高校教师可依据学生的专业需求以及周围社会环境进行专业内容的重新建构,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并且教师还可进行专业知识体系的重新调整或者是重新优化,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有所学、有所收获。民族文化的融合中,教师需尊崇因材施教的宗旨,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渗透文化内容,使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继而逐层深入使其文化学习更加专业化与全面化。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并且提供充足的鉴赏材料,以此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学生在美术调研的同时,能够推动民族文化内容的丰富,还可将自己储备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
3.有助于文化内涵的丰富发展
美术文化在整个民族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的部分,但并不是全部。民族文化中,还有诸多优秀的文化内容值得去挖掘。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能够更加科学地学习其中的美术文化甚至是多样的民族文化。经过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学习与研究,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会随之得以丰富,并且其重要内涵也会有更理想化的转变。高校教师在进行民族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需进行方式的创新与转变,促使文化形象受到尊重与高效的还原。学生能够在其中系统化地了解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更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继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内涵的深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积极参观民俗文化馆,借此知晓更多具有特色的民族艺术并增强民族认同感。
三、有效实施民族文化传承的具体措施
1.注重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
若要真正实现民族文化与高校美术教学的融合,首先需要进行意识的转变。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对两者的传承关系以及融合意义具有明确的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有助于促进民众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有助于美术专业学生的美术素养得以全面完善。教师需将专业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任务巧妙融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意识,最终使得民族文化与美术文化共同发展。[3]
2.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美术教学局限在专业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教育。故而为确保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具有稳固的基础,教师必须积极实施课程的优化,促使更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得以实施。首先,教师可积极渗透民间美术赏析的相关课程,借此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增加民族文化内涵的授课内容。借助美术题材以及美术课堂,为学生梳理美术专业发展与民族文化发展的紧密联系。与此同时,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增强实施相应的举措,激发学生的积极创造;最后,将民族文化的知识编写进美术专业教材中,确保课堂学习的系统性与专业性。内容的选取需由专业的文化创作者监督完成,需要对材料进行细致地筛选,合理突出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以及发展意义。[4]
3.提升高校教师的综合素养
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均会受到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故而为实现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高效融合,必须对其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尤其对其民族文化认知能力进行增强。打造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团队是重要任务之一,故而高校管理者需积极从以下内容着手。专业能力水平过硬,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还需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认知,具有深入研究民族文化的相关经验。实践操作的能力水平,对教师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完善自我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位晋升的唯一途径,当然就民族文化的传承而言也是重要的途径。定期的文化素养教育与培训中,需要为教师引进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思想,或鼓励教师走出去了解其他同行高效的教学方式。了解优秀文化传承者的文化精神,继而感染教师、感染美术专业的学生。
4.深入拓展实践教学内容
文化的传承意义不仅在于文化知识体系的丰富,更在于其实用性价值,借此为人们的生活实践提供积极的帮助。为促进民族文化与美术专业体系的融合,教师需发挥其知识调控的功能,为学生高效学习民族文化与美术专业知识提供积极的帮助。校方可对其给予资金支持,为学生学习提供合理的实践场地,例如剪纸实践场所,印染操作场地等。为增加学生的实践类型。还可主动引进更多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使其成为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积极性的提升是学生高效掌握民间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故而校方可主动将优秀学生的作品展示在相关展馆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对学生讲授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
5.确保民族文化传承的质量水平
发展才是硬道理,文化的传承也是一样的。民族文化的发展质量必须有所提升,否则便会逐渐被社会所淘汰,甚至抑制人们文化意识的积极增强。高校美术教学的质量水平也需要不断提升,因其发展的速度与国外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美术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成果发展,需要学生的认真学习以及积极钻研,需要教师的深入科研与实践探索。将我国的教研成果逐渐与世界接轨,才能够逐渐缩短与国外优秀成果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其质量水平,不仅能够为美术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创造出更多有利的条件,同时还能够为学生自身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使其逐渐全面发展。创新是美术文化发展的最高效方式,民族文化的融入是创新的途径之一,故而教师在对其进行融合的过程中,需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得教学过程充滿趣味性、创新性以及科学性。
结语
在高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美术学科的开展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行为。借助高校美术教学,能够促使艺术文化得到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与传承。高校教育是新时代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并且高校的美术教学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故而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是极其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杨伟欣. 分析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融合[J]. 艺术科技,2017,30(08):367.
[2]宫清泉. 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融合[J]. 美术教育研究,2016(09):121-122+125.
[3]王璐. 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传承研究[J]. 美与时代(中),2016(04):83-84.
[4]朱强. 试析高校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价值[J]. 美与时代(中),2017(09):80-8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