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丁毅杰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重点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小学高年级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转化学困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全体学生的综合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年级数学 学困生 转化策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的、平等的、可持续的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这个群体,用爱关注学生,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更多的关心、支持与帮助,带领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本文将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构建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尊重学生,赢得信任
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占据非常关键的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教与学,当学生喜欢一个老师的时候,就会爱屋及乌的喜欢他所教的科目,这就是古语说的“亲其师,重其道”。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对自我价值有了评价,他们希望杯信任、被尊重、被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是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题,他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地位上是平等,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放下权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允许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在学生提出疑问与质疑的时候,要细心听取,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困生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错误,教师要给他们改正自身的机会,看到他们身上的长处与优点,学困生一般心思细腻敏感,教师要给与更多的理解与尊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师生之间的交往,是情感交流活动的过程,教师要向学生传输情感,在情感传递的过程,不要总是倾向优等生,要热爱每个孩子,即使是落后的学生,教师也要倾注更多的情感,情感交流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手段。学困生常常受不到关注,在班级里的存在感比较弱,他们极度自卑,渴望被关注,教师要给与他们更多真诚的关系与帮助,让他们从失败的情绪中一点点挣脱出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量化评价,以一次考试成绩的好坏去评价学生的好坏,这种评价方式,过分注重学习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困生的角度来讲,考试的单一评价模式,对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怀疑,不利于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对学困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不要用消极的语言去评价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点进步,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客观的评价,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鼓励的同时,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产生学习的动力;二是采取激励性评价。对学困生的评价,要多多鼓励、赞扬、鼓励,注意不要打击学困生学习的信心,用正面的话语来激励学生,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的信心。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激励的时候,仅仅能够发挥自身的20%—30%的能力,受到鼓励之后,他们能够发挥自身潜能的80%—90%,因此,激励性评價,对转化学困生,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产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手段,这在无形中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兴趣,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策略,逐渐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的教学要联系实际生活。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教师要解决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的现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作为知识的切入点,合理运用贴近生活的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将讲解的内容,用生活化的情境展现出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同时,要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与体验,数学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用抽象、枯燥的文字展现出来的,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学生不断的实践与操作,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三、实施差异性教学,因材施教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体现出来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与发展性,教师要有均衡发展的教育原则,实施差异性教学,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实施差异性教学。首先,教师要实施目标分层。学生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他们认知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师要认识到这之间存在的差异,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上的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体现出教学的统一标准与要求,然后结合学生层次,制定统一性与差异性结合的教学目标。第二,教师的提问也要分层。教师要依旧学生学习层次,设计问题,问题呈现阶梯式,由简入繁,由易到难,让不同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都能够得出答案,如果问题太难,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够得出答案,学困生面对更多的压力,打击他们学习的信心。第三,要实施作业分层。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不要一刀切,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要具有差异性、层次性,作业内容要具有弹性,具有可操作性,将基础题布置给学困生,拓展同布置给更高层次的学生,照顾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满足学优生的学习要求。通过目标、提问、作业三方面的分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在任何阶段、任何科目的教学都有学困生,教师要遵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实施多元合理的教学评价,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差异性教学,因材施教,让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柳发云.浅议小学数学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J].中华少年,2016(21):184.
[2]何项麒.伙伴学习中的思考与探索[J].现代教学,2013(09):65-66.
[3]任德祎.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5(13):37.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