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龚骕骦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科核心能力的塑造十分重视。通过主题教学的方式对小学品德教学进行整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最终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1]。在核心素养下,如何让生活在课堂中再现,通过情景再现、角色代入、辨析研讨、生活真实体验等各类活动,让学生累积、升华生活经验,能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是我们探究的重点。
关键词:品德教育 核心素养 回归生活 实效性
在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拥有一系列的品德教育理论,但往往理论脱离实际生活,教育学生的言语总是那么空洞、惨白,学生对品德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概念层次,再次面对生活实践,缺乏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的确立对品德教育起到旗帜作用。核心素养引领学生了解我国的文化基础、要求学生自主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品德课程也迫切让学生培养这些能力。让我们在学生核心素养的沐浴下,摆脱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引导学生深刻感受课堂与生活的激情碰撞,理论联系生活实践。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18个要点。具体见下表。
教材《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编写中,也特别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一上《道德与法治》中第四单元“文明过大年”,五下《品德与社会》中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六上《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民风民俗知多少”,这些知识内容与核心素养倡导我们应具备的文化底蕴息息相关,使我们的学生深深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德才兼备,把德字摆在前面,是因为德比才更为重要。品德课程担当了“德”的渗透教育,如何提高小学生德育的实效性,需要教师们恰当引导,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匹配,升华。同时,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品格和能力必须依赖于生活实际,品格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脱离生活的教育是空洞的。
二、“回归生活”课程理念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的基本理念有“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让教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2]。在制定《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时,提出回归生活世界是我们遵循的课程理念时,较多强调的是课程和教材的制订与编写要从生活世界出发,特别是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这是从出发点的角度考虑课程与教材跟生活世界的关系。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阶段后,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这一出发点仍然非常重要,如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机械地去“服从”课程或教材,而是要坚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备课时首先要把功夫用在对本班学生生活情况的了解和研究上。
三、小学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探索
如何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之后又该如何?我们教师在认知和行动上还存在不足,怎样挖掘教材,改变自我的上课观,不要强加自己的生活观给学生。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我们需要探索。
1.深度挖掘教材,课堂内外拓展教材编写的局限
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回归生活大多数只针对主流,忽略了一些特殊的学生。如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的家庭”中,每一幅插画都在宣告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是面對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关系紧张家庭的学生,教材中的情景图让他们羡慕,同时也憎恨。教材提供的家庭形式比较单一,看到的只有幸福生活的倾向,没有为一些特殊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生活指导。
这样的教材各个版本中都是存在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教材进行剖析,对当下一些敏感的生活问题进行梳理,在品德教学中帮助特定学生进行心理疏通。
根据上面的例子,在品德课堂中教师开始呈现大家最熟知的家庭模式,观察特殊人群的上课情绪变化,为了保护特殊学生的自尊心,课堂中也避免出现这些敏感话题,但在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面对、正确认识自己家庭的问题,并能接受问题家庭中不同来源的善意的爱。
2.改变课程观,做一个合格的引导员和倾听者
在日常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很乐意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事,可是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我们教师走教案流程,完成任务,进行填鸭式教学,忽视是学生内心层次想要倾诉的自己对事件的认识和感受。如二上《夸夸我的假期生活》一课,不管是否外出旅游,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假期里快乐的事情,但考虑到上课时间限定,学生太小,表达不清楚,语言无条理等原因,课堂上我们不愿意去倾听他们的想法。我们最多只会叫两三位学生分享自己的游玩经历,而剩下没有被选上的学生只能蔫蔫地坐在位置上。这时许多学生在假期里新学的本领、新掌握的知识都得不到展现。
在教师或家长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遇见的事例进行思考,自己领悟相应的道理,掌握一定的知识。所以想让品德课达到想要的效果,其实在课堂中,我们只要乖乖做一个合格的引导者和倾听者。只有倾听,我们才能真正走入学生内心深处,抓住他们的喜好,上出生动且切合实际的品德课,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3.新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兴趣,活动唤醒生活经验
新课程改革需要我们创新教学模式,不再沉溺于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开放互动教学也适用于品德教学,更有利育学生在活动中乐学善学。
(1)学生角色扮演。扮演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再现生活,仿佛身临其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生活事件的道理,要学会的价值判断。如在二下《一次运动会》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代入,想象运动会中自己能起到什么作用,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自己组内成员适合报什么比赛项目,接下来该进行怎样的训练,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可以帮忙什么,最后各小组汇总,进行报名。如果有多个同学报名,可以进行淘汰赛,谁占优势谁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全程教师起引导作用,恰当的时候帮助学生提个点子。学生根据以往参加运动会经验,取长补短,设计方案。这既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更能培养团结合作的良好品德。endprint
(2)学生分析辩论。教师在品德课堂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现实生活中的讨论,明辨是非道理。如教学四上《当发生冲突后》,“当你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环节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整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接着,选出正方反方的辩手在课堂上进行一场辩论会,说明缘由。在辩论的过程中,教师恰当进行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要理解别人,宽以待人。
(3)学生调查访问。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查找资料、观察、访问等形式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养成品德。如在教学五上《红绿灯》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教师可以发动家长的力量,让家长们周末带领学生到离家近的公路上进行实地限时观察,记录违反规则的总数,并进行原因分析。有条件的话学生可以采访执勤的交警,向交警了解和统计观察路段的交通安全事故。这样能让学生更深刻认识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小手拉大手,用自己的力量影响身边的不文明行为。
(4)体验生活,行动感悟。让我们的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真实的生活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反思教育。在现在的品德教育中,感恩教育占很大比例,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但是一切口号总是那么惨白无力,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不能深刻领悟那份浓浓的爱。在教学四上《我也會当家》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当家的辛苦,我们需要家校合作,让学生真正在双休日当一次家,合理计划一天的各项活动,一日三餐,伙食费,清扫房间等,记下自己从早到晚所有的事件,当然其中家长们要懂得放手。通过活动,学生才会真正体验到当家的不易,感悟到父母的艰辛,懂得自己的生活的富足,学会感恩父母。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进行游戏互动、实践探索等带领学生放松心情,乐意回归到生活中,升华生活体验。
4.以恰当的评价方式帮助品德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恰当的评价激励学生取得进步,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及时和家长沟通,做好与家长的交流、协调工作,为学生品德的持续发展和品德生活化做努力。教师还需要重点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学生较于以往发生的各种变化,以便于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评价要以表扬为主,让学生有一种被肯定的幸福感,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要加以提醒,其中也要顾及到是否伤害其自尊心。学生互评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评价方式,学生接触的时间比我们教师长,更能发现自己伙伴的优点和缺点。这种评价方式能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让学生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家长的评价是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能见到的最显著的变化,以肯定孩子在校表现和进步。
结语
核心素养是作为个体生命学习成长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它为个体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品德养成离不开生活。品德课的重点基调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以学生的现实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的空间,让生活走进品德教育,让品德养成融入现实生活。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德育的实效性。我们仍走在品德教育的路上,努力让品德教育在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花开有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