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摘 要:在2017年上海浙江地区已经先一步试点新高考,也使用了新的教材。而其他地区还在使用旧的人教版的教材,旧版的教材已经使用很多年了,本文就现在使用的教材的情况以及教学情况做个反思。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材 教学 反思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有三十年了,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在这里,我想谈谈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教育的改革。改革开始,高考刚刚恢复不久,教育的需求迅速增加。政府加大了初等教育的投入,实现了从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转变。国家对农村教育实施了费用减免,也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使得九年义务教育得以普及。30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1]
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我国的教育体制僵化,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基础教育仅仅是集中在片面的应试教育上,忽视了学生的素质培养以及能力培养、没有联系实际、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培养人才。国家也已经认识到了这点,于是每隔几年就有一轮教育改革。改革过程中,教材的改变对于教学的改革是最显著的变化。其中新的一轮改革产生的新教材已经使用了好几年了。本人就使用几年的新教材的教学做出几点反思。[2]
一、加强实验与多媒体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有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的结构等知识均是从实验中得来的,所以实验对于化学学习时非常重要的。但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3]
所以我认为教学过程中,一是积极创造条件,使化学实验从“讲实验”转到“做实验”上来。以往局限于学校的条件,如经费短缺、设备不齐、人员缺乏等诸因素,化学实验往往以讲代做。这样做,学生缺乏亲身实验的体会,动手能力往往很差,遇到实际情况,往往束手无策。为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克服困难,不怕麻烦,创造条件,真正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坚决杜绝以讲代做。有些实验操作难度太大,或者是有危险性不宜在课堂做,我们可以改用动画、录像,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
例如在比较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两个概念时,动画模拟甲烷和氯气如何断键,氯原子与碳原子形成新键;在揭示酯化反应原理的时候,同位素示踪法标记的不同原子的反应情况能够更直观的看懂。
二、教学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亲切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真正实用
新教材中,有很多STS教育素材,不但必修一、必修二中有,选修中还有二个STS教育的专设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这些内容,大都为描述性内容,从以往高考的角度看,不算重点、难点,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来不曾轻视这些内容的教学。相反,遇到自己较不熟悉的内容,还积极查阅有关资料。如“光化学烟雾”内容,以前亦接触不多,通过上网查找,才知道是美国洛杉矶市于1946年首先出现,对其产生的原因、成分、危害等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给学生介绍时才更得心应手。还有 “绿色化学”的概念,以前亦接触不多,通过上网查找,才知道其定义,上课的时候对学生加以解释,“绿色化学”是从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其与字面意思是不同的,通过详细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正是因为重视了这些内容的教学,我的学生才更清晰地认识到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相关,深切体会到化学的重要作用,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主动性,从而树立起学好化学为人类造福的远大理想。对实现学习化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已有栏目
教学过程中,我还很注意用好课本中的 “思考与交流”、“实践活动”、“科学视野”“资料卡片”等栏目的教学功能,真正让这些栏目的功能落到实处而不是走过场。在“思考与交流”栏目上尽可能的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对于“实践活动”,我会不知一些任务让学生课下去完成。例如,在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后面的实践活动,我让学生课下收集不同形式的元素周期表,并在教室后面黑板展示,加深了学生对于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在“科学视野”“资料卡片”等栏目尽量利用现代多媒体教仪,制作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所有这些,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的方向上来。使学生保持了积极主动、自主学习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在新人教版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感觉到,作为教师,自身亦应不断学习,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中的一些现代化学理论知识,以往的教材少有涉及,教师如不注意自身的提高,则往往难于胜任教学。其次要转变思想观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从以往的重视分数转变为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上来,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确保我们的教育立足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上来。
参考文献
[1]賀相善,吴俊明.基础教育现代化教学基本功-中学化学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小微.现代教育理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冯睿(1991.05—),男,工作单位:湖北省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研究方向:化学学科教学 籍贯:湖北黄冈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