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听障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应用策略研究

时间:2024-06-01

姜少华

摘 要:听障学生由于有声语言缺失,认知活动和思维发展均比同龄健听孩子迟缓得多,一定程度上造成数学学习障碍。学不懂,就谈不上应用。将数学生活化理论运用于数学教学,激发听障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可以起到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 听障生 数学教学生活化 应用策略

一、研究缘起

数学是一门抽象学科, 听障生有声语言缺失,认知活动和思维发展均比同龄健听孩子迟缓得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习数学的障碍。从事听障数学教学的教师不仅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辛苦,于是学生厌学、不主动、不钻研、学到的知识不会用的现象非常普遍。

聋校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聋生的应用意识,“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 ,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可见,用聋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做教学素材,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有效迁移到数学课堂中,提高听障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沉闷的课堂焕发活力,迫在眉睫,大有可为。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定位于应用研究,目的是将数学生活化理论运用于数学教学实际,激发听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所以以探索听障生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为目的,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进行了研究:

1.在生活中捕捉“生活现象”

听障生使用的聋校教材版本落后,跟不上时代步伐。一些聋校甚至降年级使用普校教材,课本中很多教学情境脱离聋生生活实际,难于理解,学生一提到数学就犯头疼病。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课堂上带领学生跳出课本,走进生活,唤起感知,将生活中的现象、知识数学化,以此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时,我找了一幅宝鸡地图,课堂伊始,让每个孩子在地图上寻找自己家所在的乡镇。学生争先恐后,生怕上来晚了就找不到家似的。任务完成后,兴奋喜上眉梢、不言而喻。接着我又让他们一个一个在地图上用直尺测量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然后按照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整节课学生热情高涨,思考积极,忙得不亦说乎。活动中,不仅通过实际操作知道了家与学校之间的实际距离,直接的感知了距离的远近,而且掌握了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还学会了如何从地图上大致判断两地距离的远近。

只是将教材中的全国地图换成了接地气的当地区域地图,竟然收效巨大,可见,走进生活的数学学习方式所引发的学习内驱力不容小觑。

2.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

几年和听障学生接触,我发现直接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即使课堂再扎实,课下效果都不很理想。那么,如何对接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呢?

一次下午散步,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学生在练习升国旗,就马上带领学生观察升旗现象。因为这与后面要教学的“平移和旋转”有关,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学现象,从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可以学得牢固,理解得透彻。果不其然,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学生就表现得很棒,他们不仅理解了平移可以是上下移动,例如升国旗和电梯的运行,还可以是左右移动,例如教室窗户的推拉。真正理解了平移现象,画图就容易了,甚至用语言描述平移现象,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样的例子司空见惯,需要用心提炼。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会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3.在生活中实现“活学活用”

对数学有兴趣让聋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了,思维也活了,但要学得扎实还需要在运用中巩固。

学习“圆的面积”后,我留的作业是“找身边的圆”,并和同伴一起測量直径或半径计算该圆的面积,虽然比较麻烦,但是学生动手操作乐此不疲。

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后,为了巩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作业为调查全校各班的男女学生人数,并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一下课,学生兴致高昂,冲出教室,开始调查。当天作业交得最齐最早,完成质量也最好。

事实证明,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进而体味数学的趣(有趣)、活(灵活)、用(有用),不仅可以巩固知识,更能锻炼和检阅学生的能力。

三、初步成效

一年的实践与研究,我发现让数学教学不高高在上,而是紧接地气,可以触动聋生灵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数学课堂也因此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

1.学习情境或素材生活化,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记得在刚带聋生数学时,只要一提到数学,他们统一的标准手势语是“难”。这也是他们厌学、学不懂、没有兴趣学的根源。但改变他们所谓的“难”,让数学接近生活时,学生一下子就有了热情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做内驱力,学习数学就有成了其乐无穷的事。

2.学习方式或方法生活化,提高了学生思维、理解及语言能力

聋生受语言沟通限制,思维广度、灵活度特别差,而且有时思维混乱。但是在现实生活里学习数学,不仅有意思,而且自己有话可说,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让学生在实际中应用数学,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理解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3.课堂教学或气氛生活化,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面和主动性

照本宣科的数学课,教师的提问基本上是自问自答。即使被动指名学生回答,他们也是要么低头不语,要么一脸无辜,要么不知所云,要么答非所问。生活化后,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而是亲切熟悉,所以课堂上,孩子的眼睛里始终透着光亮,不管会不会,都是跃跃欲试,积极参与。

4.作业设计或实践生活化,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结语

听障学生有视觉认知的优势,观察的能力本身就比其他人强一些,把生活化的数学知识、数学作业带到课堂后,更能激发起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和动手操作的责任,这样一来学习到的死知识变成了活能力,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和生活之间联系的感悟,化解知识神秘感,增强知识应用性。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