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和创新

时间:2024-06-01

吴汉平

摘 要:本文针对唯物史观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性的探讨,以备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唯物史观 发展 创新

科学发展观不但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了传承,同时在完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与发展上具有拓展与创新精神,科学发展观不但准确找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核心,更加显著地展现着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

一、唯物史观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思想

事物的发展是事物本身前进、上升等由低向高级状态发展的运动。事物中矛盾的发展促进运动的无限性以及永恒性发展。所以说事物的发展不但是世界长久性主题,更是全人类的永久性主题。而对于发展来讲,究其根本就是新旧事物的承接与交替。

世界的发展历程就是一种有客观规律起到主要影响作用的自然发展过程。针对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人们的基础性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进行发展和进步的基础。社会并非已存在事物的集合,它是所有事物的发展过程,当中很多看似稳定的存在与其在人们意识当中印象即概念相同都是在生成与灭亡的持续转变当中,虽然这种中间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甚至会出现暂时的倒退,但是最终都无法阻碍事物发展的脚步。

只有坚持共产主义路线才能更好地完成个人的发展。唯物史观针对个体的发展观念是在三大社会形态的理论结构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先生早前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在坚持人类依赖关系这一特点的传统社会当中人类个体是无法独立存在的。以此自然条件下的“人类依赖关系” 是人类在初期发展阶段的状态。第二,随着时代发展到工业社会, 商品的交换得到了发展和普及,人类个体从等级制度与依附关系当中进行脱离而演变成为独立的个体,随即构成了以物与金钱的之间的依赖关系。因此,“以物的依赖关系” 为基础人类个体的独立发展就是人类发展第二阶段特征。第三,只有在坚持走共产主义道路的条件下,扬弃人的依赖关系所造成的人的异化与对物的依赖关系所造成的物的异化后, 人类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成为相对自由的主体。第四,人类发展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交替与演进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历史发展历程。唯物史观重视社会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统一性, 而且强调了革命实践是以上三者进行统一的重要基础。恩格斯在针对自然主义的历史发展观进行评判的过程中提到,自然主义概念下的历史发过于片面,自然主义的历史发展观强调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作用,但是却忽视了人类活动对自然条件的反作用,甚至是改变自然界,通过改变自然界当中的某种特定的条件而为自身创造全新的生存条件。唯物史观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表现其内在本质力量的对象,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针对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劳动,就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 ,所以说社会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类活动创造以及人的本性不断改变而已,是个人本质力量的发展史,是“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所以“人也有自己的产生活动即历史。

二、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以唯物史的观念来讲,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特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以及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就从生产力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生产力的桎梏。这也就意味着社会革时期的降临。伴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不断变换,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随之而渐渐产生相应的变化。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这些因素形成的社会基本矛盾,全面促进了社会形态从低级逐渐向高级层面的发展和交替。人类在针对生产力进行持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也就是在进行日常生活的时候实际上也在发展着相应的对应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性质必将会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革新与发展而进行完善。

政治观点、历史的传承、宗教、法律以及哲学等方面在适应并形成在某一特定经济环境之下,自然就会衍生出对应的逻辑 ,同时还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所有事物的发展与进步革新都要经过相关组成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而且在这一发展过程当中不会存在任务因素的绝对性,相反的,所有因素都具会产生相对性作用。如果形成了某一种特定概念,自然就会随即衍生出其对应的逻辑并且以此为基础取得进行独立发展的契机,然后再对其促成因素发生发作用。另外,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能够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进行过度的,这就体现了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具有唯一性。总体来讲唯物史观就是将历史视为一个机器复杂、充满矛盾,但又不失规律性的过程进行研究。所有片面性强调一种因素的这种行为都是不正确的。所以,唯物史观针对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这种观点 ,大体上体现了了自然界 、人类社会以及人类个体思维发展的基本性规律,并且针对人类在社会发展的研究活动上予以了科学性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引。同时还针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含义以及本质与途径做出了合规律性及合目的性有效結合的阐述。它有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基本精神, 并且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而存在。

三、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和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坚持改革开放发展事业一定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为基础,全面引导我国各族人民构建新中国、获取社会主义革新活动伟大成就,努力发掘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进而得到相关经验。想要针对理念进行创新、革新发展模式、解答相关难题 ,全面提升发展速率并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务必要始终坚持关于发展规律的有效把握。以快速适应国内以及国外形势的不断转变, 促进各族人民的共同进步与发展,我们一定要有效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规律。同时从相关制度的层面入手,来促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功能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优化配置得到更好的发挥。构成易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制度,全面提高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行解决,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并建立起具有较强的带动力、紧密关联的经济活动带。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同时,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针对客观与主观世界的改造, 全面加强利用科学理论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学习和掌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等等。综合来讲,科学发展观“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这两点被视为重点内容 ,“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等都从不同意以上体现着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上来分析,它回应了我国人民长期以来共同关注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先后针对“什么叫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怎样的党”以及“如何建党”等一些列问题,随即具有创新性的回答了“进行怎样的发展”“如何去发展”等相关重要理论与实际问题。除此之外,科学发展观还应坚持始终致力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的其他所有矛盾,例如经济水平明显增强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够完善以及进行自主创新及应用能力水平过低的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最初构建和对其發展产生影响的机制体系问题同时存在,相关改革面临着更深层面的矛盾问题。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总的来说已经达到了小康的水准,可是和人均平均分配之间的差距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城市的全面、迅速发展和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落后的现状没有得到改善,缩小城乡 、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持续发展 、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全面落实和民主法制结构和提高人民民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无法进行全面的匹配, 政治体系的革新还要进行深化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个性化发展间的矛盾。社会活力的明显增强和社会构成、组织形式以及利益格局引起巨大变化,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不断遇到新问题间的矛盾。对外开放格局的拓宽和越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以及经济上始终比国内更具优势,能够预见和无法预见的风险持续增加的矛盾等。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符合人性发展要求的发展观。唯物史观强调人类行为的作用, 可是却要以历史客观进程为前提。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虽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但是人们的实践目的的建立不但应全面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具体要求 ,更要满足外部对象的客观指标。人类实践目的的完成只能利用感性物质活动本身才可以实现。活动目经过一定实践过程得以对象化一级物化 ,随即就从观念转变成了实际存在的形态 ,因此有着很强的客观性。

唯物史观顺应人类发展需求。它对商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异化现象开展了深层次的批判,同时也承认只有坚持以商品经济为核心地位的社会形态中,人类个体间的关系和个人个性化需求相协调的“全面的能力”才能构成, 进而为第三大社会形态内“个人全面发展”做好基础。人们过去反对人性论,片面的认定人性论知识资产阶级的东西。虽然近代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但它用基本的人性,维护并掩盖了资产阶级的“人性”, 借助资产阶级的“人性”对无产阶级的“人性”进行了限制。它有着与之对应的可以满足个人顺应相关规则的标准, 却忽略了人们自身的内在精神发展。实际上资本主义社会对我们来讲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它以人性的发展需求为依托持续对社会体系进行革新并获取了相应成就 。从我国改革开放到现在人们渐渐意识到了人性问题所在,提出要分析和研究现实的人性且在某些环节强调应全面顺应人性发展需求。可是将顺应人性发展需求作为一项理论性原则及思路,还无法进行全面的明确。从实际意义上来讲顺应人类发展需求就是坚持依据人对自身利益、生存、发展的要求开展相应活动。也是人类在进行选择是要遵守的一种价值取向以及维度。所以我们不但要重视理论以及工作的规律性特点,还要全面重视其是否能够顺应人性发展需求。

以全面确保人类实践顺应人性发展需求,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党服务宗旨。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群众的主体性,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确保人民所有权益, 实现共同富裕,推进全人类的统一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在时间过程当中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分别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广义教育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以及公共理性三方面入手, 全面发挥创新精神针对人民群众推进的政治体制革新进行持续性的探索和研究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效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以及民主监督等相关权利,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积极地探索 ,从而重新建立起人类和整个自然界间的和谐状态。

四、科学发展观富于创新性

科学发展观是在唯物史观理论的引导下全面继承我党三代领导人也就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有关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上进行的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开创意义方面。我党在全面促进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承担任务的艰巨性是无法比拟的,并且在改革开放发展中所面临的矛盾性问题也会随之不断增加并演变的更加复杂。所以,以有效解决世所罕见的任务与化解世所罕见矛盾而形成的理论 ,理应具有开创意义 。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不但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了传承,同时在完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与发展上具有拓展与创新精神,科学发展观不但准确找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核心,更加显著地展现着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谭扬芳,金碧辉.试论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4: 32-38.

[2]娜日斯.论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拓展与创新[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70-75.

[3]夏文斌.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02:57-61.

[4]刘艳萍,程子豪.论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创新与发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10-11+2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