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时间:2024-06-01

王飞

“有效课堂”这个概念是相对于“无效课堂”或“低效课堂”来说的。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是不是存在着“无效”或“低效”课堂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种课堂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是教师主宰,师生错位。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一个“导”字。可是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课堂上,教师成为了绝对的“权威”“霸主”,他们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中心,他们利用者手中的“权力”指挥着本应成为学习主人的学生进行学习。他们只研究“教什么”,而不管“怎么教”;学生只管“学什么”,而不知道“怎么学”。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丧失,学习的兴趣也就无影无踪了。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会学、不愿学,即使在被动中参与到学习中去,效率也是极其低下。

第二是追求形式,忽略个体。现在有许多课堂追求形式重于实质。在课堂上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过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过度强调课堂的完整度,导致有许多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则上内容空洞无物,学生很难有实质性的收获。另外,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统一讲授的方式,使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很难跟上学习的脚步。老师用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方法去面对基础、思维、个性都不一样的学生,试想,这样的课堂又怎能高效呢?

第三是理解片面,放任过度。有的老师过于片面地理解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他们认为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应该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于是我们看到在一些上课堂上,学生似乎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他们自由言说、随意表达,教学秩序混乱、教学目标也无法达成,最终学生也是一无所获。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教师更要充当好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那么怎样才能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一、改变观念,转变角色

这里提到了两个“变”,就是在理论观念上要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权威”和“霸主”,而是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去,要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自己“教什么”“怎么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灵活处理教材,而不是“死教教材”“教死教材”。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打造有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二、教师的课堂行为要力求有效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组织有效的学习方式,那么这节课才有可能高效。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精心备课,不仅要专研教材、研读课标、也要了解学生。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策略。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既要照顾好学习稍差的学生,又要兼顾学习比较优秀学生的需求。另外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精准确定好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正面对待,不绕道而行。要想方设法,抓关键,寻求突破口,并不断培养自己攻坚克难的自信心。例如,在讲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给学生提示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思考每一个式子,并且用自己思考所得的方法解一下,最后结合全班人的方法,总结出最简单的方法,并且将其类型归类。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学生自然就愿意学习了,课堂效率自然也就提升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那么就在于你的导学案的设计是否新颖,是否接近生活,是否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例如,

有位老师在设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时,正巧锦州世博园开幕,学生们想去游玩有没有时间。于是这位老师就在导学案中设计了世博园的相关话题,并且在导课的时候告诉学生,你只要学好了这节课,暑假你的父母带你们去游世园会的时候,在你购买东西时可以先请教父母他们携带了多少钱,那么你就能很快的计算出你们要买东西的数量,就可以很合理的买你想要的东西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对这节课的学习自然就会认真起来,课堂效率也自然提高了。

三、学生的课堂行为要力求有效

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是一节课能否高效的重要保障。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很多老师认为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就要靠小组合作。于是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小组合作在课堂上到处上演。但是这些小组合作很多时候是浮于表面,走形式、走过场,不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其表现主要有:

1.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肤浅

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小组合作完成?当然是那些有一些难度,又很有价值的问题。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一看就会,或者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安排小组合作学习。

2.学生参与度不广

有课堂上老师把问题抛给学生后,就让学生自己研讨,至于研讨的形式、组织情况、参与的情况就不闻不问。很多情況下,小组内发言的还只是这个组中学习最好的学生,其他的学生都成为了“旁观者”。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又变成了个体学习。教师应该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要帮助学生组建适宜的学习小组,要让学生扬长避短,在组内都能有话说,都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

总之,要想打造初中数学有效课堂,就需要教师真正蹲下身子,能与学生平等对话、用心沟通,做学生的朋友;另外,教师还应注重课堂内容的设计和课堂的组织形式,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只有这样课堂效率才能提高起来。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