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高建全
摘 要:新课堂改革目标之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过去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能力。本文就结合《常见盐的性质复习》教学案例探讨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情境创设 化学 合作交流
著名的青年教育家林格有一本被全国一百位名校长推荐给所有教师们的书《教育是没有用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主,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自主建构、合作交流、展示评研中展示自我、提升各种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盐的性质复习》为例进行了探讨。最终发现,以趣味实验创设情境,并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1]
一、研究过程描述
这一内容是一个比较好的“物质的性质”探究性学习的好素材。如何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呢?在市教科所娄卫润老师和县教研室汤学文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多次改进。最终以趣味实验创设探究契机,通过学生对实验中物质以及性质研讨,得出趣味实验中各反应物的几种可能性,再让学生通过不同实验药品进行操作体验,将盐的性质进行有机整合。[2]
二、关键事件讨论
最初本课主要以课本知识点为主,逐个创设情境引出,再配以习题训练。最终进行如下尝试。
[自主建构,揭示主题]
师: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掌握了很多物质的化学式,现在大家完成(以下物质化学式)书写,并注意题目要求。
投影出示: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碳酸钙、水 、硫酸、氧化钙 、碳酸钠、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二氧化锰、盐酸、碳酸氢钠、氢氧化钠 、氯化钠
属于盐的物质有 ;
属于氧化物 ;
属于酸的物质有 ;
属于碱的物质有 。
通过图片展示学生书写的化学式,并让同学进行评价,师再强调出错原因,如不常见离子的化合价。再展示完全正确的评价,如给金牌等。(出错的地方师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
师:今天我们重点复习盐的性质(板书:《盐》),同时要注意常见盐的俗名以及是哪些物质的主要成分。
……
师:盐有这些化学性质,那么它们在具体情境中如何应用呢?
[达标训练]
1.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现象是 。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 离子(写出离子符号)。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其理由是?
生:展示交流。
师:强调碳酸根离子鉴定、复分解反应条件,完善板书。
投影:(注意:KNO3、NaNO3很难参与复分解反应,因为K+、Na+、NO3—不形成水、气体和沉淀。)
师:只有清楚了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才能更好的掌握酸碱盐间的转化,同学们交流合作完成下一题。
2.A、B、C、D、E、F、G、H、I是初中常见的物质,A的俗名为纯碱,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俗名为烧碱,E的固体叫做干冰,F是最常见的溶剂,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B的一种用途
生:展示交流。
师:提出问题:①谁谈一下,你的推断思路是怎样的?其他同学都跟他一样吗?
②都利用了盐的那些性质?
师:强调反应②、③是第六单元的知识,化学知识不是孤立的,是一个整体。
过渡:通过今天的讨论,你都体会到了那些学习的方法和解题思路?
课堂小结:学生讨论自主完成
……
三、反思与评析
酸碱盐的教学一直是初中化学的重点难点,更是中考复习中最重要的一环,既是酸碱盐本身的知识整合,也是对整个初中知识的整合。这样的教学会获得以下几点收获:
(1)每一步都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也为愉快教学奠定了基础。(2)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新课改要求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索新知。(3)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参與和探究的空间。探究法、发现法,让学生主动去构建知识的意义。(4)以趣味实验为载体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调动积极性,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应该注意,不能为原实验的简单重复,要给学生新视角、新思路。(5)联系生活,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具有吸引力。将讲授性课堂变为研究性课堂,这样的课堂高效、开放,学生的主动研究兴趣高,课堂也因此充满了活力。
这样的教学,使课堂的互动性、开放性、研究性更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探究,在谨研慎做的探究中去获得真知,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成长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江娟.让化学课成为师生交流的乐园[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3(35):139-139.
[2]张荣贤.盐的化学性质教学例谈[J].教育文汇,2014(3):43-44.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