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基础教育教研室,河南三门峡,472200)
摘 要:新的课标倡导每个教师树立“以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民主意识,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改变旧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探究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应用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探究式教学
现代的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新型的课堂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线,精心设计各种教案,尽可能多让学生尝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更多的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似真的学习与探索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高中数学课的探究式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学会自行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中,所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均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不是一个被动信息接受者、存储器,而是知识的建构者,通过让学生审视自己的解题过程,探究问题解决的关键,多角度思考解题途径,促进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状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引申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是指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活泛的知识、技能、感感与态度的发展。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主题都需要用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不仅个体学生的组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
在实际教学中,要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不追求大统一,不搞一言堂,不设计标准答案,不乱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积极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多视角、多层面地探索和研究问题。也要鼓励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在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学习知识。
2.打破定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解决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方法,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打破定式,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数学必修④》第三章在探究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时,是从探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开始的,下面给出此问题的探究过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作单位圆O,以Ox为始边作角-α、β,它们的终边与单位圆O的交点分别为A、B。则
。
依照课本93页方法,由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坐标表示,则可推导出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同样用-β代替β,就可以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3.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敢于主动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展现自己的真实思维,同时也能暴露问题和误区,如忽略题目的隐藏条件,忽视变量的范围等。这样不仅可以从学生的思维活动中了解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和漏洞,更重要的是找到他们思路上存在的问题,以便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疏导和强调,其实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最佳匹配,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最佳途径。
4.小组合作时倡导相互间的争论
争论是一种形成学生求异思维的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学生敢于提出新的见解和异议,善于探究解题途径。它包括同学间的争论,师生间的辩论,如此举动必然引导学生纵横联系所学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同时也促进同学间的深厚友谊和师生间的关系融洽,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交流
5.教师备课时巧妙地设计问题,延伸探究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本以外的知识点及与本课知识点有关的内容设计问题,使问题变得具有趣味性,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机械记忆为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与分析,这样既可以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强化,又锻炼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与习惯,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的注意事项
1.探究要“因材施教”
这里的“材”可以从学生和探究的主题内容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从学生方面讲,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生源的学生,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在设计探究教学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差异。从探究的主题内容方面讲,学生一般对探究主题的生成没有前期的思想准备。但教师必须做好充分、全面的准备。探究的主题不一定完整,可以是一个问题的某一层面、某一角度或某一点(带有一定的突发性),但其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可探究性和可操作性。
2.探究要适时、适度
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虽然一节课可能完成一个主题的探究,但不是每一个主题都能在一节课内探究出结果。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未解决的问题在课外完成探究,将探究性教学转变成研究性学习。在教学前,教师应充分考虑在什么时间探究、用多少时间探究、探究到什么程度等,以理性、冷静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灵活机动地实施探究式教学。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必須引导学生根据提出和发现的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和探索,并通过师生互动或学生之间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得出最终的数学结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童卓军.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当前高中数学中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李卫玲(1968.08-),女,1991年大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河南省省级骨干,三门峡市“有突出贡献”优秀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级教练员,研究方向:高中数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