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李劼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双巷完全小学,重庆,402471)
摘 要: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解决问题教学其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从而对学生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并且是积累经验的过程,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进行了论述,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教学现状 策略
在实际教学当中,解决问题的教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对已经掌握的学习经验进行新的情境迁移,对应用策略进行主动、合理的选择,让学生在教学情境当中,对信息进行收集,并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数学教材当中,应用题是主要内容,在传统数学教学当中,也是教学的重点,很多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当中,应用题已经成为了数学的代名词。然而,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之中,“应用题”称谓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
1.在小学数学中,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兴趣。在实际教学当中,对于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的应用,就是为了对学生将已经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进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过程。在实施解决问题教学时,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从学生的生活中获取教学内容,充分的运用数学教学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并应用到生活中去。通常教师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的时候,教学方法和内容较为单一,一般都是利用展示的方式将问题展现出来并进行解决,甚至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轨。
2.在教学之中,解决问题教学的过程过于传统化和程式化。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教师喜欢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对数学知识进行讲授,然后,在教师讲授的内容中,学生对其进行相应知识的强化训练,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就会使得学生对于教学的内容缺乏兴趣,不积极地进行思考,教学无法有效地进行。
二、加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对策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其实,教育教学的开展,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知识的掌握,然后进行生活的服务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想要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类题目的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就需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给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真实情境的创设,利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买菜问题、行程问题等构建情境。
例如,两辆车从相距100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甲车的速度为8000米每小时,乙车速度为6000米每小时,试问:多久后两车相遇?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抓关键字教学,思路明确
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学生需要对问题的题意进行理解和认识,问题中的关键字、词、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在进行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应该对问题中的关键字、词、句进行反复的读,反复的推敲,准确地把握其意图。
例如,猎豹最快每小时跑110千米,比大象的2倍还多30千米,大象最快能达到每小时多少千米?分析这种“多”和“少”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先找关键字“比”,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谁和谁比,这里是“猎豹时速”和“大象的二倍”比,题中的“多”或“少”字,指的都是“比”前面的量,即第一个量。也就是说,“猎豹时速110千米”是多的,那么,“大象的二倍”就是少的,分清了“多”和“少”,下面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三)掌握常見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学生想要更好的对数学概念进行掌握和理解,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数量关系以及计算公式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对数量关系以及计算公式有所掌握和理解,才能让学生在数量认识的过程中,实现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这也为学生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的前提是记住,记住了不一定能掌握,记住是基础,还需要深刻理解其意义,才能合理地运用。
例如,解决圆柱问题时,有很多公式,如圆周长、圆面积、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等,只有深刻地理解,计算时才能合理地选择,不然就会张冠李戴。
(四)数形结合,理解题意
这里所说的数形结合思想,其实就是对图形的运用,将一定的数量关系通过图形形象的展现出来。在实际教学当中,通过数形结合思维对数学展开教学,教师通过将教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图形的转换,图形能够直观的对数量关系进行显示,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的更加具体化,便于学生深刻理解题意,正确解决问题。
例如,用方程解决和、差、倍问题时,可以根据题意画图表示数量关系,先画一倍的量,其他的量和一倍的量比较,学生一目了然,达到用“形”来理解“数”、用“数”来表示“形”的目的。
(五)肯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其实,在进解决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上有主动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某些策略。为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践中不断探究,逐步积累解题经验,掌握更多更好的解题方法和思维策略。
三、结束语
很多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原因一般是:常用的数量关系搞不清,对题中的条件与问题分析不透彻,导致解题思路混乱,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其实,如果教师能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民主,强调自我激励,强调学会学习,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吃透教材,高度把握教材,主动探究有效教学策略,是可以排除这些不利因素,使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充满信心和兴趣的。
参考文献
[1]黄春霞.聚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四大争论”[J].小学教学参考.2017(Z2).
[2]丁国忠.数学应用:对应用题的超越——对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应用”编写的几点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15(01).
[3]朱德江.新课程下“解决问题”的教学与指导策略构建(下)[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7(10).
[4]朱德江.新课程下“解决问题”的教学与指导策略构建(上)[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7(08).
[5]徐速.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视觉空间表征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