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4-06-01

林薇

(吴川市吴阳中学,广东吴川,524559)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和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极大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提升了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本文从微课的概念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微课 初中语文 教学应用

微课是响应我国新课改的重要教学新型模式,将初中语文课堂的局限性打破,从而创建出一种更加客观、具体的教学课堂情境,通过小视频播放用以辅助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加促进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微课的概念及其特点

微课指的是通过视频为课堂授课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在课堂知识的讲授中围绕某知识点或教学阶段而开展的精彩教学过程。微课的重要组成内容是课堂中的教学视频,包含与教学知识相关的课件设计、教学素材、效果反思和测试反馈等教学资源,以组织形式呈现了一种主题式的、半结构化的课堂环境。微课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类型,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手段创新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相比于其他形式的多媒体授课方式,其教学的时间总长较短,且教学内容较为简练,其资源总体容量较小,能够构成教学信息资料的结构“情景化”。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利用微课,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课本的知识点是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内容,教材的设计和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密切,导致学生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微课的出现,以其特有的形象性与科学性,有效弥补了教材内容的缺陷,将学生与文本知识点的距离拉近,有效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例如八年级上册课文《苏州园林》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多方面地深入了解苏州园林设计方面特点,针对课本中的“务必使游览者无论处于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图画”这一句话进行详细解释,而多数学生没有亲眼观看过苏州园林的景观,对课本中的描些内容无法进行深入了解,再加上课文中不存在插图等信息,无法充分了解课本中描写的信息。此时可通过微课的制作,向学生展示苏州园林的楼台布局、门窗设计以及花草树木等设计特点,通过微课中视频和图画的相互搭配,教师可准备好解说词,加入课本中的文本内容,将图画与文本融为一体,学生一边听着解说,以便欣赏园林的视频图像,有利于学生对课本中苏州园林诗情画意之美的了解,便于提升教学目标水平。

2.利用微课,解决课文疑难

在课堂中积极通过问题探究实现课本知识学习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自身动机的推动来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学习技能。教师通过微课,将课本文中的疑难问题挖掘出来,通过学生的兴趣点和课堂的深度研究,将学生感兴趣的点和文章难点相结合,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实现课堂知识点难点的掌握。例如在九年级上册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在课本文中有两处关于环境的描写句子,是否可以删除,若不能删除其意义在哪里?这一问题是此篇课文中的难点也是重点,教师通过微课将句子配备上色彩鲜明对比的背景图,将天空蔚蓝的一张和天空阴暗的一张进行对比,在学生求解的时候,出示微课通过背景对比,让学生理解到景色描写的重要性,暗示课本中主人公的渴望心情和阴郁失望心情在景色上的体现和对比,使得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主人公的心情和想法,从而促进人物形象的生动、具体和鲜明。通过微课的使用,能够在轻松的课堂中找到课文难点的解答。

3.借助微课,点明文章主旨

多数学生在进行课本文章的阅读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从头读到尾,但是最后竟然无法进行课本内容的概括,不懂得如何将文章主旨进行把握。通过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与课文联系密切的人物、事物进行展示,通过其内在联系及逻辑,将课本所需表达的意思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轻松引导学生将全文把握住,又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比如在九年级下册《热爱生命》一课的学习中,通过微课的利用,配备欢乐主题的音乐呈现出三种情境:飞蛾鼓动它的翅膀在“我”的手中不断挣扎;转缝中的一颗草籽冲破层层阻碍,在没有阳光、没有养分的转缝中生长出来;放在人胸腔的听诊器正在“咕咚咕咚”地跳动着。在课程讲述之前,实现让学生进行微课件的观看,让学生说出自我想法之后,进入课文的阅读与教学。通过这种较为直观的视频画面,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的勇敢及其意义,在促进其对课本内容了解的同时,也能够深入感受到文章主旨及其思想精神。

4.利用微课,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生活的经验和感受是文章创作的重要源泉,写作因为生活而充满着生机活力。初中学生在文章的写作中经常会因为没有题材、没有内容而苦恼,在堆砌的文章完成后,总是感觉毫无情感可言,没有思想、没有内容的文章太过空洞。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现在的学生脱离了生活,无法感受生命中的美和情感。利用微课教学能够通过其真实感和直观性,将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效弥补学生的生活经验空白,从而激发起写作的欲望,提升其写作能力。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感恩”相关作文的写作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视频中的内容是:母亲下班回来,顾不上休息,而是接好水一边给儿子讲故事一边给他洗脚,在洗好之后,母亲又提了一桶水走进奶奶的房间,说:“妈,烫烫脚吧。”这一幕被孩子看到,在母亲回到房间之后,孩子接了一盆水,说:“妈妈,我也要给你洗脚。”这种具有感恩画面的氛围,能够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唤起自身关于父母的感恩画面,从而有利于作文写作。

三、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发和利用微课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将学生情感体验诱发出来,从而有效吸收与感受课文中的知识和精神,让学生受到语文思想情感的熏陶,从而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手段的优化。

參考文献

[1]王玉娟.初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学周刊,2016,11(03):19-20.

[2]李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2):133-134.

[3]戴清贵.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02):173-174.

[4]陆红铃.微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13):19-2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