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旅融合视角下重庆渝东南地区节庆旅游融合举措研究

时间:2024-04-24

唐小乔

摘 要:文旅融合背景下,节庆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拥有了新的展示窗口。重庆渝东南地区节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是依然存在产品品质性欠佳、同质化现象、与时代发展脱轨的问题。本文将从文旅融合对节庆旅游发展的必要性、重庆渝东南地区节庆旅游文旅融合现状、重庆渝东南地区节庆旅游文旅融合瓶颈、重庆渝东南地区节庆旅游文旅融合举措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此促进重庆渝东南地区节庆旅游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节庆旅游;渝东南地区;创新升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8.019

1 文旅融合对节庆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从来都是相互依赖,相伴而生。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息,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由此可见文旅融合已是必然趋势。

1.1 丰富节庆旅游产品构成的需要

节庆旅游产品主要由旅游者及旅游者体验、节庆类旅游吸引物、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非節庆类的旅游吸引物五大部分构成。但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节庆旅游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国民的消费理念正向多样化和个性化转变,传统的节庆旅游产品存在开发程度较浅、开发形式单一等问题,已然在时代的浪潮中掉队。同时,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旅游产品要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新需求也被提出,它强调旅游者的参与感,其核心是满足旅游者的精神层面需要。基于此,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深度融合传统文化和旅游业,丰富节庆旅游产品构成,以此满足国民的文化需求和旅游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1.2 推进节庆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

节庆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能够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延长旅游者停留时间,达到均衡旅游淡季、优化旅游活动的作用,从而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甚至飞跃。因此节庆旅游受到愈来愈多的青睐和重视,也成了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全新动力。但是节庆旅游产业的竞争激烈、发展水平层次不一现象让经济带动影响力受到阻碍。推进节庆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迫切,而受益于文化业和旅游业依赖程度高的特性,通过文化和旅游要素的整合,有助于构建出一种新型旅游产业模式,实现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和效益。

1.3 创新节庆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发展历史悠久,传统节日作为文化内涵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例如,具有代表性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一个节日都有不同的庆祝活动,用以表达和抒发不同的主题情感。传统节日在大放异彩,同时也不能忽视国外文化在中国的渗透现象。“洋节”的多样化、创新性、高品质等特点鲜明,相比较而言,中国节庆活动欠缺之处较多,才会失去新一代年轻群体的喜爱,传统节庆也遭受到愈加严重的冷遇。尽管中国节庆旅游可利用资源丰富,但是在节庆旅游的内容挖掘和形式创新方面长期以来都存在问题,尤其是创新发展跟不上需求的变化。因此抓住中国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在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创新节庆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有必要的。

2 重庆渝东南地区节庆旅游融合现状

文旅融和一方面可以促进文化的保护和传扬,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旅游功能展示表达。重庆渝东南地区借助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努力推动着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进一步融合。

2.1 总体情况

重庆渝东南地区泛指重庆东南部包括石柱、彭水、武隆、黔江、酉阳、秀山区县在内的区域,是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中的生态保护发展区。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拥有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和独具魅力的旅游风情。作为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传承发扬有高台舞狮、鞍子苗歌、梅子山歌等国家级到市级的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地区依托此文化优势推动着节庆旅游的发展。以重庆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为例,立足“节会搭台、旅游唱戏”的目的,策划安排生态民族旅游展、旅游文艺展演、特色农产品暨美食展等主题旅游活动,随之推广营销吸引游客。该活动做到了传统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有效融合,充分展示了渝东南地区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进一步提升了渝东南地区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2.2 文旅融合方式

2.2.1 体验型文旅融合

以土家摆手舞文化节为例,通过对演艺、互动等体验类文化旅游产品的策划和包装,形成摆手舞文艺汇演、万人同跳摆手舞项目,旅游者可以从中获得真实的感官体验,进而深度融入文化旅游活动之中,更加容易对“摆手舞”及土家文化产生认同感,实现其在精神层面的满足。

2.2.2 开发型文旅融合

渝东南地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纪念馆融合,集中优秀禀越的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博物馆旅游,向旅游者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区域内已开发有博物馆4处和纪念馆2处,例如,重庆市民族博物馆、万涛故居、武隆区博物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等。

2.2.3 活化型文旅融合

以武陵山大裂谷夏季音乐节为例,通过对现有物质文化遗产的改造和延续利用,在保持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开展文化旅游活动。采用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活动融合的新模式,在开幕式首日就已经达到游客过万的效果。活动期间,旅游者游览体验升级,武陵山文化底蕴被重新挖掘。

3 重庆渝东南地区节庆旅游融合瓶颈

结合重庆渝东南地区节庆旅游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其发展趋势向好,前景亦是广阔。但文旅融合具有复杂性,动态变化明显。因此该地区在文旅融和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对其发展有阻碍,有以下几点。

3.1 文旅融合产品品质性欠佳

文旅融合背景下,节庆旅游产品层出不穷。成功的节庆活动可以快速有效提升所在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在旅游者心中塑造良好的文旅形象。但各类繁多的节庆旅游活动都如昙花一现,只给人留下短暂的印象。渝东南地区的节庆旅游活动亦存在如此现象,究其根本则是活动产品的品质欠佳,缺乏品牌意识,以及相关节庆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不到位,降低了整体文旅融合品质。

3.2 文旅融合同质化现象存在

节庆旅游的独特性是其长久发展的立足点,学会结合时事热点,因地制宜,提出新想法、产出新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但渝东南地区现有的节庆旅游活动内容和形式仍然缺乏创造性,重复率较高,整体表现出趋同性。美食节、嘉年华、演艺一类的活动层出不穷,创意产品缺失,文化特色被掩盖,相互模仿、照搬照抄的活动只会降低旅游客体验感和期望值,最终造成景区流量和收益的减少。

3.3 文旅融合与时代发展脱轨

现今社会发展瞬息万变,文化产业正向多元化、开放化靠拢。国民文化素养有明显提升,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变得强烈,陈旧的文化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其需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信息化也不再遥远和陌生,国民对于智慧旅游接受度、喜爱度高。这种背景下,渝东南地区节庆旅游仍然以传统的文旅融合方式为主,技术支撑不足,局限性明显,且融合方式的规范性较差。

4 重庆渝东南地区节庆旅游融合举措

4.1 总体思路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更加关注渝东南地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在区域内实现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联动整合,以科技作为节庆旅游融合的支撑,唤醒节庆旅游品牌化发展意识,为旅游者提供高品质的旅游公共服务;坚持改革创新,焕发旅游产品活力,强调参与感、体验性,满足旅游者对节庆旅游产品的变化需求。

4.2 具体举措

4.2.1 统筹保护传统文化,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

统筹规划渝东南地区的传统文化保护事业,要基于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原则,明确具体规划方案,清晰规划目标、方向和内容,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理念上达成一致性。以保护传统文化为中心和重点内容,深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及发展程度,实现文旅融合转型升级。同时,要坚持对于传统文化的内涵的挖掘,多角度深层次解读,转化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原生动力。再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梳理和整理,提炼核心,用艺术手段进行加工转化为优秀的文化产品,或者与高价值的IP有机融合,使其文化魅力得到生动展现。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属于服务的一种,而另一方面的旅游公共服务同样重要。渝东南地区的区域交通网络发展程度、景点配套设施仍然有升级的空间。充分发挥政府的优势及主导多用,联合吸引投资主体,完善交通网和周边综合配套,有助于培养人气活跃度高、流量大的旅游圈。

4.2.2 整体谋划联动资源,创新升级保持吸引力

通过文化整合,实现“1+1>2”的增值效应。一方面是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或是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即文化旅游化或旅游文化。两者相互作用,产生有机的互动。以文促旅,借助渝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为其旅游产业塑魂,形成文化品牌后再次为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赋能,甚至升级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动,或是艺术工艺品。以旅彰文,具体着眼于渝东南地区节庆旅游的文化产品化、文化主体化、文化体验化、文化互动化、文化情景化等方面,注重旅游产品的文化氛围创新,营造无形吸引力。另一方面是渝东南地区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集聚联动,加强彼此之间交流,协调各区县资源的差异,善用优势互补,促进协同发展。与此同时,各区县应当坚持特色化发展和创新性发展,根据现有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因地制宜,丰富不同类型的节庆旅游活动,激活文化内生力,推动创新升级,保持吸引力。

4.2.3 结合时代科技发展,增强节庆产品娱乐性

数字化、云数据、虚拟现实等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保护、传承、展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现代科技作为支撑,创新驱动渝东南地区文旅融合下的节庆旅游发展,打造该地区的智慧旅游和智慧文化产业。借力现代科技和大数据平台,搭建更为广阔的不受时空限制的节庆旅游宣传推广平台。同时,寻求和加深与时代潮流文化领域的合作,全新构建特有的节庆产品,定位不同人群特点,根据不同需要,设计个性化或者娱乐性的节庆旅游活动,让游客不局限于单纯的游览观光,而是从互动、玩乐中获得深度的文化体验。此外,应以技术规范文旅融合方式,提供高效便捷的规范展示方案,树立模型和标准,引领文旅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5 结语

文旅融合背景下,研究重庆渝东南地区节庆旅游活动发展问题及对策意义深远。持续深化该地区的文旅融合发展程度,争取实现渝东南地区节庆旅游发展高品质、创新化、品牌化的目标,作为重庆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旅融合将为重庆渝东南地区甚至重庆地区的文化自信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对国内其它区域的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贾一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节庆旅游发展[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8):108-111.

[2]邝玉春.重庆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佳木斯学院学报,2018,(12):441-442.

[3]傅才武.論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在逻辑[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9-100.

[4]李雪芬.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南方农业,2019,(21):110-118.

[5]张清荣.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塑造[J].文化产业,2019,(24):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