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物流体系构建研究

时间:2024-04-24

娄会超 邓伟雄 杜泽龙

摘 要:本文在深入分析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汉江生态经济带主要城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物流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组织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高素质人才引进等五个方面构建高质量物流体系,并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角度,提出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8.023

1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1.1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高质量发展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原则遵循、目标追求作出的重大调整,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高度聚合,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高质量发展不再一味的去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是把发展重心放在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以及经济运行的优化上来。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坚持以人為本、共享发展的理念,推动消费升级从而形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1.2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高质量发展的提出也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已是当今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陈方健(2019)认为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必须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低成本、高效率、高服务水平、绿色化发展。肖建辉(2020)认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特点是物流系统化程度高、技术先进、产业和产品结构合理、内生动力强;并且可用单位GDP的社会物流成本、单位物流成本的物流增加值、物流服务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绿色发展等指标来评价物流业发展质量。结合近几年我国关于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些研究报告不难看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是指重视顾客需求,考虑环境民生对物流的影响,发展环境和民生共荣的物流体系。

2 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汉江生态经济带涵盖湖北省内十个市(林区)三十九个县市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条战略通道。2018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复《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汉江生态经济带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高质量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撑,因此,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构建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物流体系尤为重要。

2.1 货物周转量现状

本文通过分析汉江生态经济带主要城市的货物周转量,以此来分析各个城市物流业务量的发展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2010年-2018年汉江生态经济带主要城市的货物周转量逐年增长,平均增速最高达到2683。同时,随着汉江生态经济带公路铁路等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业也在快速发展。

2.2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近几年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中,关于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物流线路方面已有一个较为成熟的法规环境和相对系统的行业规范体系,但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基础设施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对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而言,汉江生态经济带主要城市中,2010年-2018年十堰市公路里程建设由原来的19977公里增加到现在的29797公里,平均年增速为6.15%;襄阳市公路里程平均年增速为2.39%,铁路里程增加到了597公里;武汉市民用航线由178条增加到了187条,航空货物运输量由原来的9.33万吨提升到了16.04万吨。

由于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区域性协调和统一规划管理,导致物流园区的发展落后,主要表现在综合服务能力较低、物流园区集约化程度和运输效率低下、营运成本较高、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等方面。

2.3 物流绿色化发展现状

目前,与其他地区相比,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业绿色化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相关物流企业对物流绿色化发展的认识不足,对生产和运输环节的绿色环保问题不够重视,相关政策和法规不够完善,现有物流技术、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等因素,都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业绿色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 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物流技术创新不足

从汉江生态经济带各主要城市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现代物流技术运用和创新不足导致运输效率低下、运输成本较高的问题比较常见。同时,物流行业内部和政府信息资源不统一,企业和政府之间没有较为完整的数据交换网,物流园区信息服务能力较弱,建设缓慢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3.2 企业经营模式落后

现有企业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时大多数物流企业没有完整的现代物流理念,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认识不足,企业发展思想陈旧等问题依然存在。

3.3 企业组织方式不够合理

企业现有的组织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内部组织结构发展不够合理。大多数物流企业的服务层次不能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且大部分企业难以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

3.4 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物流体制机制发展不够完善,导致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入住困难,现有的行政审批和许可制度复杂,相关法律法规不能与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新模式、新业态相融合,政府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够顺畅等问题,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各主要城市物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5 高素质物流人才缺口较大

当前物流业的竞争已经变成了物流人力资源的竞争,尽管近些年来汉江生态经济带各主要城市物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不能满足物流业的整体发展需求。

4 漢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物流体系的构建

根据汉江经济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本文从物流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组织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高素质物流人才引进等五个维度构建高质量物流体系。

4.1 物流技术创新

物流技术创新是构建高质量物流体系的关键。物流技术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物流技术来收集物流信息、整合企业资源,减少物流环节、降低运输成本、增加效益、优化物流服务质量,从而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

4.2 经营模式创新

经营模式创新是指以企业核心战略为主导对企业战略性资源、价值网络、顾客层面进行创新,不断改进和优化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更好的适应物流市场环境变化,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

4.3 组织方式创新

对于信息共享和物流活动之间联系不紧密的企业,通过以流程重组为主以一体化组织为辅的形式对企业物流活动存在的根本问题进行重组,形成新的物流组织结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那些物流功能相对比较独立且运作较为缓慢的组织,则采用一体化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组织管理形式。对于那些以某个物流功能为主而其他功能比较薄弱甚至是被忽略的企业,管理者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对企业物流功能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管理。

4.4 体制机制创新

放宽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入驻物流市场的条件,改革物流企业行政审批和许可制度,加快形成公平统一的物流市场。深化对外开放,加快港口、航空等服务的开放性,选择部分物流枢纽城市进行多式联运对外开放试点,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多式联运的发展。

4.5 高素质物流人才引进

高素质物流人才是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保障。对于高素质人才引进要畅通人才引进通道、健全高素质人才引进市场机制和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机制。同时,结合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市场环境、物流运营情况的特点,重点引进适合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型和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5 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围绕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针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本文主要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角度提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5.1 政策引领,宏观调控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程度也衡量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现阶段汉江生态经济带物流业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物流行业开始向上下游延伸。我国物流行业的设施设备也在不断完善,但物流总费用却在不断增加。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来调整物流结构和运输结构,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从而降低物流总成本。

5.2 适应需求,改变方向

物流行业本身应该不断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跟上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发挥自身优势。目前,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企业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其潜在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展物流的各项功能,提高行业效益,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5.3 整合资源,调整战略

物流企业应从自身出发充分整合上下游资源,发展其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的物流服务水平。同时还应该洞悉物流行业的政策变化情况,根据政策变化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物流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秋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8.

[2]陈方健.也谈推进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J].物流技术,2019,38(07):1-4+88.

[3]肖建辉.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03):66-81.

[4]梁小青,李春侠,杨梅英.汉江生态经济带协调发展路径研究[J].荆楚学刊,2018,19(05):29-38.

[5]中国物流(仓储)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和趋势[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10):15-2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