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丁月波
摘 要:如何在县域内常态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者及其团队针对面临的问题,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规划了县域推进的行进路线,总结了县域实施的八大策略,提炼了“三段五步”的操作流程,编撰了富有特色的资源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综合实践 县域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体现。有专家曾说:没有真正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不能说是真正走进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我县虽有小学活动课教学实践的经验(“小学活动课教学实践研究”曾获四川省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但要想在县域范围内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高,难度大。
一、直面的问题
1.师资问题,谁来上?
任何师范院校都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个专业,当然也就没有这样的专业课程教师。现有的教师群体习惯于凭借教材教学,很难适应无课标也无教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资源问题,上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只有宏观的指导纲要,全靠学校和教师根据自身所在的区域开发课程资源。虽然广阔的农村资源丰富,但学校如何去开发并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活动主题?
3.观念问题,如何强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意识?
在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心目中,语文数学的考试分数才是第一追求,其他学科则无足轻重。无法量化考核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是可有可无!在这一主观意识的主导下,就是课表上安排了的活动课程也被教师上成了语文、数学等量化考试的课程。
4.实施问题,如何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比较,时空不局限于教室,也不局限于学校。周期长,跨度大,学校有安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担忧。如何消除学校顾虑,在县域范围内,整体规划,渐次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5.操作问题,如何指导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如何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最热、最亮也最难的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以主题实践活动推进课程实施?有没有可操作的模式?
当然还有安全保障问题;时间长,跨度大的问题;整体推进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二、应对的举措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规划了“课题引领,选点实验——校本开发,共享资源——点面辐射,区域推进”的行进路线。
1.课题引领
我们确立了《县域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研究》课题(该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已获四川省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为增强课程推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根据县域实际,从南面山区、北面地区和城区选择了七所极具代表性的学校作为课程实施单位,和教研室一道组成课题研究的“共同体”,以点带面,进行探索实践。
2.探索实践
我们先后在课题实施学校召开了29次总课题组研讨会。每一次研讨会,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并解决一个主要的问题。课题组成员结合课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从课程认识、纲要解读到有效管理、有效指导、校本开发、常态实施、安全管控等逐步推开。如在后山镇中心校的第十一次总课题组研讨会,专题就是“有效指导”中的《精心策划,搭建平台,让学生愉悦地展示和交流》。这样的研讨会既是探索实践,更是培训提高。
3.县域推进
在七所学校探索的基础上,我们认真总结,提炼出阶段性成果,并在全县由点及面,逐步推广。
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县“小综” 动员会、培训研讨会、课程实施推进会等。“只能丰富发展,不能昙花一现。”教育局长赵燕友在会上提出要求,并把落实“小综”课程实施纳入督导评估中。自此,全縣所有小学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凝练的成果
1.强化了活动课程的理性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全体学生的不同需要,培养学生作为“整体的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在于顺应天性,涵育人性,张扬个性;在于建构知识,发展智能,丰厚情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主要集中在自主、探究、体验上。
2.总结了县域实施的八大策略。
3.形成了“三段五步”的操作模式。
4.编辑了颇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包”。
编辑了《叙永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专辑》《叙永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叙永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与思考》等课程“资源包”,公开出版了专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实施》。
四、收获的效果
1.发展了学生
与获取学科固态知识、演练程式思维不同,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更能基于学生丰富的社会生活,无论问题的研究,还是实践的开展都需要学生学会统筹规划,协调多边关系,彰显个人魅力,最大限度地调用和整合全部学科知识,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全部社会资源。只有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是一个“整体的人”,学生的能力发展才得以提升,学生的精神成长才得以促进。
2.成就了教师
可以这么说,最适宜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的教师就是真正的学科骨干教师,他们要有比一般教师更高的学科素养、更开阔的知识视野、更好的动手能力、更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更坚强的工作毅力。对于担任某个主题的指导老师而言,为了能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相关活动,他不仅要活化、深化专业知识,还必须适时适度为学生指点活动过程中生成的一切迷津。因此,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的机会越多,其专业发展的要求和水平也就会越高。
3.提升了学校
综合实践活动广泛持久的开展过程,也是校园文化积淀和形成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学校动态文化的具体体现;建设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就是打造学校文化,创建学校特色的过程。一般来说,相对成熟的主题实践,不仅是学生自身生活的反思、兴趣的影响所致,还与学校的人、财、物等各种硬软环境关系极大。随着研究活动的深入与社会影响的增强,一些带有学校或地方深刻印记的校园文化必然渐行渐近。
4.促进了均衡
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涉及教育布局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更深层次来看,它还涉及人的发展方式、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实践证明,有些学校硬件现代化了,不等于其教育理念就先进,教育质量就提高。相反,办学条件相对滞后的学校完全可以走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前提。综合实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的学校,其教育质量必然不断提高,教育影响力必然不断增强。
总之,通过自主、探究与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满足了师生的精神需求,丰富了师生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创建,推动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文,徐斌燕,武钢编.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2月
[2]李治宏,王晓文,姜平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M].新华出版社,2003年
[3]姜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推进与校本化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4]张晓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2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