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4-06-01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体育方面的教学深化成为了必要性的内容。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虽然在执行时间上较长,但是与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标准,出现了一定的背离现象,应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积极实施深化改革,在多个层面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 俱乐部教学 改革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上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并且近几年的成长速度较快,在办学规模、办学宗旨上都与一些名牌大学比肩。可是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分析,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应该将各个方面的教学体系做出健全,在教学手段上也要按照多元化的原则来开展,这样才能为人才的综合培养,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的问题

(一)体育课程的编排并不科学

学生进行自主的选择是当前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主要特点,但是对于许多高职院校来说,他们在选课方面仍然是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如此一来,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课程变更、信息输入系统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并且难以选到自己真正喜欢的科目。与此同时,许多高职院校在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时间安排上存在较大的问题。比如,部分学校把体育课安排在下午,体育器材和场地上午都处于被闲置状态,下午又因为过于集中出现器材短缺以及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

(二)未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的特征

对于现阶段的教学而言,高职院校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学机构,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出发,特别注重的是专业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的时候,仍然要与学生自身的专业和未来发展紧密衔接。可是在现下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多数高职院校都过分注重“标准”的要求,给很多学生造成了枯燥的感受,没有积极的投入到体育学习和锻炼当中。另一方面,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健全体魄和巩固心理素质,这两项内容均没有在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方面,得到十足的体现,师生之间的配合、交流等,都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以至于在教学改革上,无法确定正确的方向。

(三)教学考核及评价机制的不合理

现行的体育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还不够科学全面,部分项目的考核过于重视学习结果性的评价,考核的内容主要以运动技术、技能的评定是否达标为主,有明确的标尺来判定成绩的高低。如排球、足球、篮球等。部分项目的考核過于重视过程性的评价,考核内容主要是以课堂的出勤率和教师的主观判断是否达标为主,没有明确的量化的标尺来判定成绩的高低。如瑜伽、武术、舞蹈等。科学的教学评价是确保体育俱乐部有序运行且长远发展的关键。

二、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完善当前的体育俱乐部教学选课方式

高职院校需要正确的安排课程,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所以,需要构建当前体育俱乐部课程的选课机制,并且有效的协调体育教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详细的讲,第一,高职院校需要制定并且推广体育俱乐部课程选课指南,让学生首先深入的了解学校即将开展的体育课程内容,并且满足学生在考核方法、课程设置、上课地点、教学内容、讲课时间以及任课教师方面的信息需求,让学生能够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内容。第二,学校需要建设相应的选课平台,让学生利用校园网、计算机等自由的选课,这样可以打破原来在专业、班级、院系方面的限制,并且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第三,学校需要明确体育俱乐部的学生人数、数量和具体项目,并且根据教学条件进行合理分配。

(二)加强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管理

想要发展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就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管理。第一,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合理的调整相应的体育教学管理对策,并且落实体育俱乐部教学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明确体育教学督导小组、学术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在教学管理中的责任和职权。第二,高职院校内部需要制定符合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指导方针,并且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最终形成共管齐抓的良好局面,有效利用当前高职院校的相关体育教学资源,比如体育场所、运动场地以及体育教师等等。合理的调整和变动体育教学管理机构。第三,明确符合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管理目标,依据学校的发展实际,根据体育教研的情况和项目分类组织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活动,同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和健身需求,开设一些新兴项目,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合理规划相应教学考核指标、项目内容以及课时,以此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构建实用化的体育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经过前几项内容的改革后,能够获得一定的帮助,但是在最终的成就上,还是有一点缺失。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积极的构建实用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创造出更高的价值,要确保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能够得到长久的发展。如在学生刚入校园时,设置体育教学基础课与选项课。而在中级阶段,则结合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实施具备一定职业实用性的体育教学策略。在高职体育教学中,通过构建具备较强的职业实用性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强化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同时,科学的培养出学生与今后从事岗位相适应的特殊身体素质。总之,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实用性人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需结合院校各专业的特征,有根据地进行调整,以确保体育教学更加符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总结

本文对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深化改革展开讨论,现下的体育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多的优势,原有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彻底解决,整体上的良性循环得到确立。从组织管理、教学目标、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教法、评价机制等方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是未来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09):78+80.

[2]胡靖平,于可红.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9):102-107.

[3]马占胜.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1):41-43.

作者简介:刘利(1982-),女,汉族;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