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刘觉春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当今社会需要德、智、体、能综合人才,而人才培养,少年儿童培养是关键。目前农村家校教育失衡,甚至家庭教育缺失,己严重影响到孩子们健康成长,更谈不上培养成高素质少年英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相伴一生,影响深远。本文就农村小学生家校教育现状进行了剖析思考,提出了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教育模式。三结合教育能提升家长教育管理孩子的能力,能弥补留守孩子家教缺失,能使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家教现状 家校教肓 三结合教育模式
一、农村家教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孩子家庭教育情况,学校组织了学生、家长开展家长教育监管,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能力、教育行为等方面问卷调查与走访。
通过调查与走访,发现家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留守孩子”多占70%,父母在外地务工,随祖辈生活在一起,而祖辈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8%、高中文化程度占31%、大专以上占1%。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国有1.2亿农民常年进城务工经商,14周岁以下留守儿童约有2000万人。留守儿童不能与父母或一方共同生活,给儿童身体发育、知识学习、人品养成带来不利影响。其二,家长对孩子期望高,望子成龙。89%家长希望孩子成绩门门优秀、将来考上大学。其三,过度溺爱,隔代教育问题多。21%的学生根本不参加任何家庭劳动,46%的学生只参加每周一小时以下的家务劳动。正因为如此,73%的学生不会洗衣、做饭,6%的孩子经常让家长帮助打扫教室卫生。其四,重物轻育。这种类型的家长不在少数,基本表现是:平时在物质上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对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成长,不闻不问。然而,一旦出现问题则对学校、老师横加指责,对子女则非打即骂或者干脆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其结果往往是招致孩子更加强烈的叛逆,从而破罐破摔、离家出走,甚至于对人生彻底丧失信心而走上绝路。
二、农村家校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外出,使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撫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的亲戚。老年人大多对孙辈较溺爱,加上疼惜孩子,因而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再者,农村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更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有效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而寄住在亲戚家的孩子,家庭教育则更加淡薄,因为亲戚一般只管留守儿童的吃穿,不便或者不善于对孩子进行管理教育,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致使部分儿童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有的还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习惯,如:迟到、早退、旷课、厌学、逃学;喜欢进网吧、游戏厅,以解孤独苦闷;吸烟、酗酒、撒谎等。
针对农村家校教育现状,特别留守孩子多的现状,让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本文提出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 教育模式,来助推孩子们学文化、长才干,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1.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请进来,走出去。办家长学校要与时俱进,不忘初心,而不是成立一个机构、树一块牌子走秀场。要实实在在办,政府、社会、家长三方筹资办学有经费、有场地、有教育方面师资。倡导鼓励学者下基层、下农村、下社区演讲、研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分享教育经验。通过对家长培训,使家长摆脱狭隘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切实重视子女的教育,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育儿理念。家长应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其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另一方面,全力支持子女的教育,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克服自私的实惠观,将子女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
2.搭建家长平台,共创家校联动。小学家庭教育在发扬传统教师家访的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手机电话、短信、网络功能。学校要公布网址,学生、家长建立QQ群、微信群,互通信息,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情况。指导帮助家长掌握育人方法,对年长的,不会使用现代通信工具的家长通过印发宣传资料,让家校教肓不留盲区。要多渠道了解学生、孩子们心声,发现问题,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教育,早发现早解决,防微杜渐,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3.留守孩子倡导实行寄宿制。寄宿制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寄宿制学校能使留守儿童在集体的环境和正规化的教育下受到系统训练,同时每天与同学和老师在一起也能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比亲属或隔代教育有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寄宿制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和集体生活,有助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失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集体生活更容易使孩子们觉得充实,同时可以降低留守儿童的安全隐患。著名女性研究专家、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教授孙晓梅认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可行方案就是把留守儿童集中管理,让留守儿童住进学校,统一食宿、统一学习,这也许能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科学、健康的成长环境。
4.兴办村级儿童活动中心。农村学生除了在学校受教育外,其余时间在村庄、在家中,城市学生可参加各种活动、兴趣班等,农村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后,无所事事。参加感恩、品行、情操、长才干等活动是一种奢望。这就要求完善社会管理,要加强社区建设,增加社区服务功能,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在宏观上建立关爱机制,要让亲子之爱、教育的力量、社会的关爱与促进区域发展协同。这就要求村委会、社区成立儿童活动中心,通过开展健康有益活动,让孩子享受田园生活的同时,快乐成长。通过活动让孩子养成爱劳动、尊长辈、爱他人、爱学习,学会独立、坚韧、自强。
三、结语
“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教育已经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是提高家校教育效能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能弥补留守孩子家教缺失有效方法。三结合教育能使家长们学会科学教育管理孩子.使孩子自身能更好地学文化、学做人、长才干、健康成长。所以,我们教师要先行并主动与家庭、社区配合,充分发挥庭、社区教肓职能,必能体现出一种新的教育境界。
参考文献
[1]侯娟.谈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教肓学院学报,2007(4)
[2]张坤霞主编.家校合作教育研究[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3]莫玲.关注留守儿童家庭教肓问题[J].广西师范学院报,2010年6月第27卷专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