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的高校学生学习及教改状况研究

时间:2024-06-01

赵玉欣+关蕾+段伟怡

摘 要:本文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面向大连地区10余所高校,基于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改革、“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情况三方面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改进建议,对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自主學习 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5年,“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使得各行各业纷纷加入到“互联网+”时代改革大潮,希望能够以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组织效率、组织创新力和生产力。对于中国教育领域,“互联网+”意味着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形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

“互联网+教育”模式有效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通过在线教育,提高教育效能,使传统教育模式发生革命性改变。如果说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而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选、老师任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模式在国外高校的应用程度较高,在美国,“互联网+教育”加速了教育方式的革新与办学理念的升级。美国高校开展MOOC,Renaissance Learning等平台加强就业服务的同时高效对接学生和雇主,升级学习体验,推出专项课程认证项目,注重回归教育本真。在英国,高校注重于教学模式层面和技术模式层面的应用,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和互动自主性,教师会进行因材施教,技术模式具有完备性,学生可以通过QICQ,MSN,E-Mail,BBA等进行“教”与“学”的反馈。而国内的“互联网+教学”模式仍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许多高校正在积极的尝试教育模式的改革,依靠信息技术,不断推进其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二、研究实施过程

本文以学生、教师、学校、互联网教育资源平台为切入点,从学生角度研究包括:认知情况、使用情况、主观感受;从教师角度研究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从高校角度研究包括信息化建设情况、教学管理支持情况;从互联网资源平台角度包括:教育资源形式、教育资源来源。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面向大连地区10余所高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进行调查研究。问卷通过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进行发放,为保证问卷数据能够集中反映研究主题,调研组先进行预调研并确定最终问卷。在样本的识别和选取时,充分考虑学校、性别、专业、年级等样本因素比例分布,注意样本的科学性和代表性。针对高校角度的调研主要采用访谈调查法,重点对授课教师和高校教育管理机构进行访谈。

三、研究结论及改进建议

1.高校学生学习模式情况研究

对于学生而言,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互联网+教育”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对“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方式并没有具体的、深入的了解,同时大学生的认识普遍存在偏差。在学生对“互联网+教育”资源使用情况方面,大学生群体表现出资源形式和内容偏好多样、网络课程学习方式集中、资源检索方式多样等特点。在学生对“互联网+教育”模式的认知方面,参与学习动因和资源功能需求具有多样性,但学生参与“互联网+教育”意愿强,对其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高校学生作为青年网民的主力军,各方利益团体应通过资源低价化、模式简易化等措施,努力培养学生使用互联网教育资源的习惯。提高对互联网资源的筛选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验证明开放式的“互联网+教育”资源,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分析资源内容和供给模式,了解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帮助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2.高校教师教学改革情况研究

对于高校而言,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授课形式,从“输送”到“代入”,高等教育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持续的学习服务,高校信息化资源已达到基本要求,但仍无法满足高校学生群体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其资源数量及质量仍需提高;高校信息资源建设资本投入相对较少,但随着“互联网+”上升至国家战略后,高校也充分认识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投入互联网教育资源平台,尊重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谨慎的发展“互联网+教育”,认为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专注于教学质量是基础,灵活使用互联网资源作为学生评价标准是推进“互联网+教育”模式发展的一种有效措施。

对于教师而言,大多数教师认为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部分教师意识到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待改变,但并未实施。现阶段高校教师授课形式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创新,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和抵触情绪。教师应从内容方面实现创新,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正确思维的建设。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当“+”点真实,从“输入”到“代入”,拉近师生距离。“+”点个性,注重“以人为本”而非“知识不败”。

3.“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情况

对于互联网资源信息平台,互联网教育平台信息资源形式有待转变,应该向资源形式多样化发展。通过视频的知识传输局限性较大,多尝试使用文字与图片作为传输媒介,知识的信息来源有限,获取效率低,尝试改变信息优化方式。对于信息来源单一,平台应进一步开放上传权限,以保证资源的数量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对于教育资源审查不严格,在开放上传权限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资源的审查,以保证互联网教育资源的高质量、高水平。

论坛式的网络学习平台,开放的用户权限,有助于提高网络教育平台的信息获取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及动力。权威的教师及业界专家也难以保证科学探究的系统误差及知识的准确性。可以相信,百度百科式的网络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新思路、新方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