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将语文课的预习落到实处

时间:2024-06-01

摘 要:“预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的有明确目标的、独立的阅读实践活动。预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包含的意义远胜于学生了解知识本身,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

关键词:预习 方法 好处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不例外。所谓“预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的有明确目标的、独立的阅读实践活动。它是实践教学法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传统教育认为,预习就在于熟悉教材内容,认读几个生字新词,进而程式化地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等等。殊不知,预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包含的意义远胜于学生了解知识本身。

其一,预习过程既是认知过程,也是肯定学习方法(经验)的过程。

预习的直接参与者──学生,面对的是陌生的知识内容和体系。学生在其学习方法(经验)的指导下,进行认知活动,获得新知。“新知”既包含老师指定的任务,也包含任务之外其他的相关知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果我们只注重结果而不分析来源就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经验”,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受挫。同时,个别学生也会因为某一环节没有跟上而导致认为“整个思路(方法)错误”,把自己可能完全正确的思路(方法)给否定了,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极为不利。因此,老师在指正问题结论时要帮助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途径,使其形成正确经验,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获益。

其二,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老师下一环节的教学效果。

预习是直接为教师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服务的。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一环节的教学效果。预习好比下屋基,上课就像做房子;屋基没有下好,房子恐怕也很难高质量地建造起来。当然,预习效果的好坏有多方面的原因:

1. 教师的调子定得过高。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他们往往都半途而废,直接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例如,某老师在教读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一文时,出具的预习思考题如下:

(1)给课前“预习提示”中的生字注音、生词释义。

(2)概括孔乙己的性格特点。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的文章内涵极其深刻。而《孔乙己》这篇小说更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仅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要求其分析孔乙己的性格,恐怕是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

2. 教师对预习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认识,调子定得过低。这样,学生解决问题如探囊取物,容易使他们麻痹大意,对课文的学习产生轻视心理。这不仅不利于老师下一环节的课堂教学,而且会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疑难时,束手无策。还是《孔乙己》的预习题,一些老师只要求学生了解生字、新词,浏览作品。这样的预习并没有让学生真正进入作品,动脑思考,其效果也是不会理想的。

3. 更有甚者为假效果。即学生不通过动脑思考,而直接从某资料上获得答案。这样,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表面上效果良好,实则什么也没学到。预习效果不好,往往既费力,又费时。而老师指导预习和课堂教学课文的时间都非常有限,这样往往容易打破既定的教学计划,使老师的教学陷入被动尴尬的局面。反之,科学地组织起有效的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也便于老师精讲要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同样是《孔乙己》的教学预习,我曾出了一些难易适中的思考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预习题如下:

(1)查字典熟悉生字、新词。

(2)阅读课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课文描写了孔乙己在哪些处所活动?

②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如何?

③你认为孔乙己的遭遇哪一次最惨?为什么?

④你同情孔乙己吗?你觉得孔乙己有哪些缺点?

其三,预习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场所。

面对陌生的课文和问题,学生独立地(也可小组讨论)不断思维,极有利于开发其智力。同时,学生在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获得感性的或理性的认识,为积累知识,增长见识,提高其语文素养大开方便之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学生只有认真预习,带着问题上课,才能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已懂点、疑难点和知识的盲点,那么方法是很重要的。叶圣陶老师说:“预习原是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通常,预新课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浏览教材;

(2)找出本节应掌握的预备知识,并复习、巩固和补习这些知识;

(3)编写本节的内容提要;

(4)确定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5)找出上课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可用彩筆勾出。

一篇课文,老师只上一两个课时就要结束,如果不能切实地组织起有效的预习,恐怕是很难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我们只有设立难易适度的预习目标,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地组织学生全身心投入,才能“教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江苏教育出版社

[2]叶圣陶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刘奇(1963.11-)男,本科,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参与过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和课堂教学研究探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